宝山“爱心献血屋”十年募集血液3.7吨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宝山区首座爱心献血屋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启用以来,共募集到12633人次18288人份鲜血,折合重量相当于3.7吨。另外,相继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11月在大场祁连山路、杨行北上海广场建立启用的两座移动式献血屋,至今年5月份,也接受了2230人次无偿献血,募集血液3760人份。6月20日,在第12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际,本区血液管理办公室举办“感谢一路相伴--宝山区爱心献血屋启用十周年”纪念活动。这是记者在活动表彰仪式上获得的一组充满爱心的沉甸甸的数字。 

大会对因年龄限制只剩下最后一次无偿献血机会的朱维华、杨绍东、曹秀洁3位爱心人士颁发荣誉奖;向徐耀辉、范惠忠、黄景森、韩何丽、王秀珍、易安智6位无偿献血爱心人士代表颁发贡献奖;向曾在宝山爱心献血屋工作过的“白衣天使”颁发纪念奖;向大场镇爱卫办、沃尔玛超市、杨行镇红十字会、北上海物业管理公司颁发协作奖。这些获奖者年龄不一,职业不同,其中既有土生土长的“老宝山”,也有来自外区县、外省市的务工人员,但是,他们的获奖感言都是一样的简短,寥寥数语。在被问及“已经参加过多少次献血”、“已经献血多少量”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几乎相同,“不记得了”,随后是,“献血并不妨碍身体健康,却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样的好事,我真想再做下去,我愿意继续做下去。” 

而事实上,在这些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背后,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 

今年60周岁的朱维华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后勤人员,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是在1976年。那一次,他正走在马路上,忽然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小男孩没有大人相伴,司机一时慌了神,朱维华见了,当即飞步上前,一把抱起小男孩,直往附近的第四人民医院冲。到了医院,医生在紧急抢救后说,这孩子急需输血,要求家属办理相关手续。这时,孩子的家长还没有赶来,朱维华眼看情况危急,当即挽起衣袖说:“医生,我是O型血,你就抽我的血吧!” 

从这一回开始,朱维华成了单位无偿献血积极分子。2006年,已经搬迁到宝山居住的朱维华在路过当时建立在友谊路宝山中心医院大门口的“爱心献血屋”时,就毫不犹豫地走进去报名献血,之后每年两次参加在宝山城区“爱心献血屋”献血,至今在“爱心屋”的献血总量近4000毫升。朱维华说:“我到今年12月14日就要正式退休了,按照献血条例规定,我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参加无偿献血。我很留恋这样的机会,我希望以后能够放宽无偿献血的法定年龄,让我再作贡献。” 

对于朱维华的希望,另一位“献血达人”徐耀辉深表赞同。年过半百的徐耀辉至今无偿献血总量已有7000毫升。他原来是上海化纤五厂的一名工人,后来下岗了,当过出租车司机,打过好几份工种。但无论遭遇过什么波折,包括在当出租车司机时落下腰椎盘突出等病症,这位肤色黝黑的男子汉,始终把从化纤五厂就开始的无偿献血当作一场“爱心马拉松”,保持到如今。谈起第一次参加宝山爱心献血屋献血时的情景,老徐说,那天正好是“七一”党的生日,我是在1987年入党的,就把这次无偿献血作为献给党的礼物。 

与这两位年长者相比,今年34岁的李召会和29岁的刘丽丽显然属于小字辈。这是一对阳光爽朗、英俊漂亮的小夫妻。李召会曾在武警部队服役三年,在部队里就参加了无偿献血。2009年,李召会退伍后在宝山一家公司工作,随即开始到宝山爱心献血屋献血。不久,他与同一个公司工作的刘丽丽相爱相恋,步入婚姻的殿堂。在这段时间里,刘丽丽也多次想与丈夫一起参加无偿献血,可因为体检指标不过关而未能如愿。“后来我怀孕了,这件事情也只好先搁起来。等到生下孩子,再到孩子断了奶,我又想起参加无偿献血,体检时各项指标居然都符合标准了,真是天遂人愿啊!”刘丽丽说着说着就兴奋起来,“不久,公司5个同事一起自发到爱心献血屋献血,我也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次献了400毫升血液。” 

在刘丽丽说这话时,她的丈夫一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脸上,同样是一片灿烂的笑容。 

十年,因为有了像朱维华、徐耀辉、李召会和刘丽丽这些无偿献血者的倾情奉献,许多病人才得以再次重生,许多家庭才能继续幸福;十年,正是这些无偿献血者的爱心奉献,让宝山的街头充盈暖流,四季如春。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