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组织施工 方便市民出行 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有序推进

来源:宝山报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吴淞大桥,原名为蕰藻浜大桥。1992年重建后命名为吴淞大桥,是宝山进出市区的交通要道。

吴淞大桥南接逸仙路高架,北接同济路高架,桥梁总长577.25m,其中主桥为三跨(55m+90m+55m)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引桥为16跨预应力简支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南10跨、桥北6跨)。车道构成为双向8快2慢,全桥宽40m。全桥主桥及引桥均分东、西两幅,建设时先实施东幅,后实施西幅。

吴淞大桥是由东桥和西桥2座独立桥梁组成,2012年对吴淞大桥西幅主桥箱梁内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抢修,而此次主要是对东、西幅引桥部分存在的病害和隐患实施抢修。

确保质量:加强施工管理

重点工程,重点推进。由于吴淞大桥是连接逸仙路同济路主干道跨越蕰藻浜,是进出宝山的一条重要交通枢纽,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宝山乃至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大桥现状交通流量极大,因此不可能对桥梁进行全封闭施工,只能采取半封闭和局部封闭的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推进,给交通组织、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等带来了许多挑战,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2012年大桥加固的优秀经验,反复研究,精心设计,优化交通组织,施工方案,排除困难,落实各项措施。

吴淞大桥在市、区建交委领导的指导下,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市、区交警的大力配合下,从发现病害至工程开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桥梁的检测、抢修设计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的制订及评审,工可立项批复,工程、监理及附属工程的单位落实,公交绕道意见批复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为抢修工程的顺利开工创造了条件。

在设计方案制定完成之后,为保证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由市住建委(原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权威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意见。

自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开工以来,得到了市、区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宝山区委书记汪泓等领导在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的施工现场,慰问现场一线施工工人;市交警总队总队长陈志康、副区长赵荣根多次到吴淞大桥现场查看,了解实际情况,并对抢修工程的交通组织进行现场指导;副区长连正华到施工现场及项目部了解工程进展。

规范管理,全面控制。引桥抢修工程项目组把引桥抢修工程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建立质保体系、安保体系入手抓好工程现场管理。区建交委副主任许生多次至施工现场召开现场会议,细化每件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从源头上杜绝推诿扯皮,“慢作为”等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明确角色,找准站位,落实各自工作职责与工作重点,各司其职,用制度进行管理,严格管理、精细管理,注意每一个环节的同步推进,防止管理中的“漏洞”出现,促进了安全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工程项目组借鉴2012年大桥加固抢修的优秀经验,从质量监理、技术攻关、材料把关、过程监控等各个主要环节完善制度,强化检查、落实措施,力求360度无死角把控工程质量。在工程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抓好从建设单位到施工人员的纵向质量管理,抓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严格质量管理和质量验收、签证制度等;二是加强原材料的检查,强化对材料质量的验收,绝不让有瑕疵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三是与区交警联动,加强违禁车辆过桥的管理;四是采用24小时实时监控,对大桥箱梁内和大桥桥面的施工质量、安全等进行监控;五是从技术上把关,通过专家论证、技术指导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区市政中心成立了由副主任张贤忠作为总负责人,副主任龚伟中为具体负责,由参加过2012年吴淞大桥加固工程的江燕斌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管理小组。吴淞大桥连接逸仙路同济路主干道,并跨越蕰藻浜,涉及到宝山各行各业的经济命脉,交通流量极大,不能对桥梁进行全封闭施工,只能采取半封闭和局部封闭的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推进,在交通组织设计之初,区建交委就制定了“保畅通”的主基调。

与交通组织设计者,市、区两级交警进行多次沟通,反复推断论证,要求设计单位充分利用大桥现有车道资源,将非机动车道更改为机动车道,人行道实行人非共板,确定了3来4去的可变车道方案;在定制施工方案时,为了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将旧板梁拆除,新板梁安装的工序放在晚上进行,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文明的措施;7月3日桥面封交施工之前,中心领导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进行通宵指挥,直到封交顺利完成,才离开施工现场;为了推进工程顺利有序的进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副主任张贤忠牵头,在大桥现场会议室,组织各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和负责人召开每周例会,就大桥抢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并作为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的新闻发言人,对工程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针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实诚恳地回答媒体。

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出于交通因素考虑,采用的是半封闭施工和局部封闭施工的方法,这就使得安全方面的责任和压力增大。

自6月26日抢修工程开工以来,安全方面总体受控。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每周在现场会议室召开的工程例会上,建设方多次强调要求施工及监理单位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加强安全意识。同时要求项目组及施工方加强各方面安全检查。

由于吴淞大桥车流量较大,在抢修期间,原人行道改为人非混行,为了确保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在两侧的人行道上安装了两档式钢管护栏;为了保证大桥抢修期间的安全受控,制定了箱梁进出登记制度,并要求施工方严格执行;在进行箱梁内施工作业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进行板梁吊装期间,要求施工单位在主要进出口及桥下安排专人进行监控。

11月20日,由市路政局组织对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申报市文明工地进行专项检查。施工单位针对市文明工地检查中指出的原吊梁过程中未使用新版的起吊令等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到位。

加强监督,队伍选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66条规定,应急抢修工程可以直接发包,但为确保工程质量,对设计单位、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比选,确定参加过2012年吴淞大桥加固工程的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具有市政行业、公路专业甲级资质)为本次抢修工程的设计单位,以保证设计的连续性、正确性。

4月16日,区建交委向24家具有一级以上施工资质的央企和市属骨干施工企业发出邀请招标函,对接受邀请的8家企业,5月14日通过邀标(比选)方式,最后确定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等一级资质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为本工程施工单位。确定具有监理甲级资质的上海久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抢修工程的监理单位。形成一个具有高资质、高技术、施工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检测、设计、施工、监理团队,为确保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达到安全、质量等要求奠定组织基础。

保障交通:优化和告知交通措施

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共分为四个阶段,从2015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工期11个月,计划于2016年5月底前竣工。通过建设、设计、交警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大桥管理方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对大桥检测、前期设计、招标、施工组织、交通组织等前期工作,工程按计划如期开工。现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交警等齐心协力,第一、第二阶段施工已按原计划顺利完成,现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施工。由于前期交通组织工作比较严密,前两个阶段施工期间的东桥交通保持了平稳畅通的良好状态。

据统计,通过第一、二阶段施工,已完成东幅桥南北引桥机动车道板梁更换,该区域原黑色铺装改为混凝土铺装,已完成东幅桥主桥箱梁内部分腹板段的加厚处理。

根据计划,目前正在推进第三阶段施工。将完成西幅桥引桥5跨板梁吊装,共拆除老板梁129片,安装新板梁86片;完成4跨板梁湿接缝浇筑,完成6跨桥面混凝土浇筑,12月底进入第四阶段施工。

吴淞大桥的断面布置为8快2慢,交通流量极大。在与交通组织设计方及市、区交警进行过多次沟通,确认了最终方案,并得到了市交警总队的批复。

为做好交通组织和现场交通管理,市、区两级交警为减少因工程施工对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同时兼顾大桥施工方、管理方施工与管理,多次至现场查看,多方听取意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交通组织方案,并做好周边运输企业等宣传疏导工作,为大桥的顺利封闭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大桥施工期间,交警增加警力加班加点,加强排堵保畅力度,加强管理执法力度,完善交通应急准备工作,在区交警部门的大力配合及支持下,确保了施工期间吴淞大桥及周边道路交通的基本顺畅。

为确保吴淞大桥交通顺畅,经交警审批同意,在施工期间吴淞大桥白天始终保持双向7车道(较之常态双向8车道减少1条车道)的交通组织措施,并在高峰期间实施可变车道,由施工单位派专人按照交警指挥定时搬移可变车道的隔离设备,并安装了可变车道指示牌,以确保潮汐交通主流向的交通畅通。目前的交通安排为:

早高峰:7:15~8:00东桥南向北5车道(东桥全向北行驶),西桥北向南2车道。

8:00~17:00东桥南向北4车道,北向南1车道;西桥北向南2车道。

晚高峰:17:00~17:45东桥南向北3车道,北向南2车道;西桥北向南2车道。

17:45~次日7:15东桥南向北4车道,北向南1车道;西桥北向南2车道。

在确保交通组织措施落实的前提下,为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减少至最小程度,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将作业面较大的吊梁、换梁工作放在夜间作业。同时还利用国庆长假期间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的时段进行箱梁内自流平砼的浇筑,以确保交通畅通和工程质量双管齐下。

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交警帮助下及时采取现场交通协调措施,以确保交通顺畅。在进行工程第一、二阶段施工时(东幅桥),南向北全天禁止8吨(含)以上货运车辆的通行。早、晚高峰时间段全禁货车通行,交通基本顺畅。但在进行第三阶段施工时(西幅桥南引桥),南向北交通拥堵,严重时影响到周边道路及高架(涉及内环线)的交通通行,引起市、区两级交警的高度重视。当天,市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左天福至现场进行查看。经多方协商,紧急研讨决定早、晚高峰将可变车道增加为2根,以缓解高峰时段交通压力。

淞滨路上匝道上口施工时,原计划单车道连续三个周末完成三条车道铺装的计划,但由于交通压力,经多方讨论决定拟更改为利用2016年元旦实施上匝道上口的第二条车道施工,并在交警部门许可的条件下实施第三条车道。

引桥抢修:提高大桥承载力

发现病害,及时抢修。吴淞大桥是宝山进出市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其连接着逸仙路同济路主干道跨越蕰藻浜,交通流量极大。吴淞大桥1992年建成时是按照1985年的相关标准来对吴淞大桥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之初的交通流量与现在的交通流量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现状为:设计之初为4万辆/天的交通流量,实测交通流量近11万辆/天,将近原设计流量的3倍,大流量交通将导致缩短大桥设计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宝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集装箱卡车超重超限现象一直比较严重,根据实测每月有近10辆超100吨重车,及超60吨以上重车近800辆通过大桥,违规超限车过桥将直接对大桥结构安全产生危害。这样,势必造成吴淞大桥的提前“衰老”。 

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起因是:2015年4月初,养护单位巡查员在吴淞大桥进行日常巡视时,发现东幅桥由南向北引桥出现了一个孔洞。发现情况后,区建交委和区市政管理中心领导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查看,并立即通知区交警支队,落实养护单位对板梁所在车道进行封闭,安放安全警示标志。4月7日至4月20日,经具有公路工程、桥梁隧道专项检测资质的上海同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吴淞大桥东半幅引桥、西半幅引桥和东、西主桥三个部分的全面检测,总体技术状况为D级桥。具体技术状况评估结果如下:1、东幅引桥技术状况评定为D级桥;2、西幅引桥技术状况总体评定为C级桥;3、东幅桥主桥技术状况总体均评定为C级桥;4、西幅桥主桥技术状况总体均评定为C级桥(2012年抢修部位为西幅桥主桥,当时检测结果为D级桥)。

经检测,确认吴淞大桥为“不合格桥”。根据沪建交[2009]1048号文件《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道路和公路设计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5.1桥梁结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专用重车线路上的大、中桥应采用行车舒适、耐久性好、养护方便的结构形式,优先选用连续结构体系,一般不得采用预制装配式空心板结构。吴淞大桥原设计标准存在局限性,原设计标准低,与现有设计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结合上述原因,对吴淞大桥引桥需立即进行施工加固,以确保桥梁安全运行。

二次抢修,去除病害。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开始施工,这是“22岁”的吴淞大桥继2012年首次抢修以后的第二次抢修,但两次均为抢修工程,而不是大修工程。2012年曾对吴淞大桥西幅主桥进行抢修,对箱内腹板实施加固,有效阻止了病害的发展,提高承载能力,加固后运行效果良好。

本次抢修主要是调换东、西幅引桥近300片空心板梁,约占全桥梁板的70%左右。原旧板梁为小接缝板梁,现新换板梁为钢接缝板梁,可以大大提高板梁的整体强度;鉴于东幅主桥存在西幅桥加固前的类似病害,因此本次抢修中对东幅主桥箱梁内也进行腹板加厚。

信息公开:让市民了解抢修进展

吴淞大桥是宝山市民及企业进出宝山的重要通道,抢修工程自开工以来势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区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牵头,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微信新闻媒体提早发布施工信息,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并及时跟踪进度,将工程的最新信息及时告知社会各界,以期在施工期间对周边居民及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工程开工前,大桥项目组与宣传小组通过有关部门掌握大桥周边运输单位、重点企业的信息,制作了宣传单,将交通组织及施工情况告知这些单位,采取大型货运车辆限行和绕行等措施,缓解了大桥施工期间的交通压力。与此同时,交通管理部门增加警力,施工单位增加人员配合协助完善交通设施等引导标识,对及时疏导车流起到了较好作用。实践证明,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充分有力,同时采取因时制宜的交通管理措施,施工期间的大桥正常交通得到了保证。

吴淞大桥引桥抢修工程正按计划有序进行,第四阶段工程将于2015年12月25日开始施工,第四阶段南引桥预计2016年1月25日完成。预计2016年5月份完成第四阶段北引桥施工(春节后施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将一如既往地严把质量关,狠抓安全文明生产,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