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间面积和办学规模,在全区中小学中,淞滨路小学只能算“小弟弟”,但说到艺术特色、教学成果,却绝对可圈可点。凭借书法艺术,学校培育出许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沈悦啸、刘睿赟、许丹萍、张邵立、马颖星等学生毕业后,考入上海市老牌名校育才中学,其中,刘睿赟是外省户口,原本不符合在上海就读中学的条件,只是因为一手好书法,被破格录取,而沈悦啸同学则是当年宝山区唯一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
这是淞滨路小学成功推进“翰墨修身,书道育人”之道的一个缩影。
校园内外处处墨香流溢
在淞滨路小学,校园内外构成了墙体、走廊、教室相融合的立体型“书法艺术苑”,处处墨香流溢。
学校围墙铸铁栏外侧,镶嵌着以师生们为主体的书画作品。教学大楼外所开设的涂鸦台、花岗岩专用地面,则是学生信手涂鸦的好地方,“会写字的拖把”,也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笔耕墙”通过“小荷才露尖尖角”、“隐约花红点点连”、“映日荷花别样红”三个层面,展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作品;“石书坛”、“墨香阁”则渲染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
学校教学大楼内,以“文房四宝”为主线,设置了“妙笔绘书廊”、“墨韵书香廊”、“竹书雅趣廊”和“砚宝书韵廊”四个专题廊,其中陈列的作品全部出自学生之手。
另外,学校教室内还设立了“书法文化专栏”,办公室、专用室、会议室等处都有书画书法作品,处处书香墨韵,学生耳濡目染,“悟而化之”,渐渐走进书法园林的深处。
书法课程环环呈现特色
多年来,淞滨路小学将书法纳入课程教学,每周上好两节软笔书法课、一节硬笔书法课,每周另开两个提高班,培养书法特长生;学校在书法课程中倡导“三”字要求:读帖要求“三读”,即读懂书法内容,读熟笔画笔顺,读清间架结构;悟理要求“三悟”,即悟字品涵义,悟思想感情,悟做人道理;临摹要求“三要”,即要细观察、动脑想,动手写;严过“三关”,即过好笔姿坐姿写姿关,基本笔画技巧关,良好行为习惯关。
为促进书法课程教学,学校邀请专家,组织教师,编写书法校本教材《墨韵淞滨》,建立人手一册《书馨墨韵成长手册》和学生书法学习电子档案。通过师生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四评价”,将书法课程教学讲细、讲深、讲透。
对此,不少专家感慨:这样的课程教学可谓匠心独运,难能可贵!
渗透各类课程润物无声
与其他各类课程相整合,达到“书教双赢”的效果,是淞滨路小学书法教学的又一个成功做法。
“书法与语文相结合容易理解,”校长顾蓉说,“而事实上,书法与英语、数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相结合,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和提高欣赏能力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了化学作用。”
学校的“书法教学”还与学校社团活动融合一体,建立了以书法软笔硬笔社团为第一梯队的社团活动体系,带动了古筝、象棋、武术、中国画等社团活动;同时还组建起“墨韵书香”教师书法社团,老师们在书法学习中静心养气,形成一支淡泊宁静、德才兼备、志同道合的教师团队。
老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整体素质持续得到提高。
持之以恒培育累累硕果
从1997年开始,通过将近20年努力,淞滨路小学在书法教学上收获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上海市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宝山区民族文化传习特色培训基地和首批新优质学校等称号。仅在2015年,学校师生在市、区级书画比赛中获得软硬笔一、二、三等奖共31项。
最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是,书法特色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在培养学生领悟做人道理等方面也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王琦就读于淞滨路小学,在学习书法中培养起浓厚的兴趣,后来就读其他学校,继续研修书法,现已加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并实现了“华丽转身”,被母校聘为书法教师。学生梁嘉乐刚入小学时,各项基础较差。加入学校书法组学习后,他通过4年练习,毛笔字越写越出色,但凡参加比赛总能获奖。去年春节,他随父母回老家,为乡亲们写起春联,获得一片赞叹,他父母那个高兴劲啊,全在话里流露出来,“就像家里出了一个状元一样!”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