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宝山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5年。在“十二五”成绩单中,围绕“两区一体化”总目标和“五个好”总要求,宝山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宝山着力创新、勇于突破的担当和魄力。
创新发展,宝山三产贡献率首超六成
“十二五”时期,宝山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质量效益和总量规模同步提升,增长动力转换显现成效。至“十二五”末,区增加值达1000.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可比增长8.1%。第三产业比例为0.1:35.4:64.5,第三产业贡献率首次超过60%,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新型产业增长快于传统产业。
这些数字说明,五年来,宝山积极融入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大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成效明显。这五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宝山实现从“钢花”到“樱花”再到“浪花”的转变。2011年10月,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港,当时建设者们曾预测,三五年后会达到每年200艘次的规模,航线从日韩逐步向东南亚延伸……4年过去了,邮轮经济的发展速度已超出人们的预想。2015年达到279艘次,152万人次,开通环游世界的航线,并超越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亚洲第一母港,也是国内唯一盈利的专业邮轮母港。
对于宝山这个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场硬仗,必须走出发展“唯资源论”的路径依赖,敢于和善于推动“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转变,从而实现“脱胎换骨”的凤凰涅槃。
如果说发展邮轮产业是“无中生有”,那么依托科技创新,根植于传统产业催生出的一批新兴产业则是“有中生新”。依托宝钢,集聚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欧冶云商等重大项目,宝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集聚地。沿三条轨交线,打造611万平方米产业载体,集聚2万家新兴企业、近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0余个新兴产业园,形成以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产业特色。
协调发展,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十二五”时期,宝山积极面对人口导入集聚、利益诉求多元化等压力,围绕市委一号课题的贯彻落实,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完成街道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职能重心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转移,细化形成11条街道职责,梳理确定47项行政权力清单、375项事权清单和404项服务清单。对街道实行全额预算保障,投入各类保障经费超过4.5亿元,新增街道“三公”经费1.3亿元。
促进村居自治共治,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居委会电子台账3.0版本全覆盖,台账数量精简84%,建设“村务自治云”系统,开通“宝山社区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等。设立2000万元转型资金扶持四类组织发展,全区社会组织总数达到558家。
围绕机关“瘦身”基层“强身”,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区信访总量、生产安全死亡事故、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火灾事故均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列全市各区县第六位。
绿色发展,各类绿地面积达5182.5公顷
宝山有宝,这里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荫如盖,秋天色彩斑斓,冬天姿态万千……“十二五”期间,宝山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形成生态生产生活和谐相融新格局,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区域平均降尘量、PM2.5等主要污染指标持续下降。
实施“123生态绿化工程”,打造炮***家级湿地公园、顾村公园二期等重点绿化工程,新建各类绿地740公顷,全区各类绿地面积达到5182.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0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森林覆盖率达到1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强化水环境治理,骨干河道整治率78%、城镇污水纳管率90%,空气优良率(API)达97%,区域降尘量大幅下降34%,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污染物减排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城乡河道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
共享发展,百姓获得感更强了
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十二五”时期,宝山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增进人民福祉,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成功创建上海市首批创业型城区,2个镇入选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年均控制在3万人以内,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按期安置率均达100%。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保月基础养老金、征地养老人员月生活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不断完善,实现街镇公办养老院全覆盖,建成“银龄居家宝”信息平台。自2012年以来妥善安置在外过渡动迁居民约1万户,基本解决多年来遗留的民生难点问题。建成上师大附属经纬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学校,成立“宝山职业教育集团”,打造“陶行知教育发展创新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宝山体育中心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深受市民欢迎。
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2.6岁,三大健康指标持续优于市平均水平。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华山医院北院等新建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新增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0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宝山百姓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