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罗店曾以其繁华的商业而享有“金罗店”美誉。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大幅增加,老镇中心区域交通出现许多矛盾:道路狭窄不规则,而经过的公交车有淞嘉、淞罗、963等多条线路;沿路有好几所学校和医院,上下学等高峰时段道路经常被堵塞;商家面广量多,不少旅游景点每逢节假日人流集中;中心区域土地稀缺,无法开辟停车场;“黑车”集中,数量多达150辆左右。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老镇交通拥堵、秩序十分混乱。
罗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多年来想方设法开展交通整治,逐步摸索出加强排摸、明确禁区、区域联防等“三段式”递进管理方法,取得一定成效。
镇社保交通管理分队应运而生
攻坚克难唯有创新思路,面对这一课题,镇党委、镇政府征求多方意见,镇综治办也联合各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讨论,力求集中智慧,提出一个新思路。“城管在整治流动无证摊贩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一模式运用到交通管理上来呢?”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全区第一支交通整治“别动队”由此诞生。
2012年底,罗店镇社保交通管理分队成立,最初只有6名队员,现在发展到12人。他们均是从现有的社保队中挑选出来的骨干。经镇有关部门批准,镇派出所分管副所长宗毓担任队长。队员们在镇区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并加强检查维护;在公交枢纽、长途车站及“五类车”聚集点散发《告知书》,加强对违法行为教育;对各类停车场点标线不清晰、标牌不统一以及破损、缺失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摸和整改;在塘西街市一路口、罗店医院门口等地段设置单向通行标志和非机隔离设施,规范车辆通行、停靠。罗阳小学校门两侧上街沿原先为自行车停放处,但上街沿与路面有几十公分高度,队员们便用水泥、黄沙、砖块,筑起8个斜坡,便于电瓶车推行……
这些工作以前往往靠“突击行动”完成,缺乏持久性,而社保交通管理分队“化突击为长期”,改变了“抓一抓好转,过不久还原”顽疾,打响了改善交通状况“第一炮”。
以点带面展开交通整治攻坚战
在加强宣传力量、完善交通设施设置基础上,小分队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整治范围的策略,从罗阳小学开始,再到罗店医院、老车站,展开了交通整治攻坚战。
在这一过程中,全体队员坚持合情合理相交融、打击说服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小分队成立初期,队员曾多次遭到谩骂、殴打,但始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名队员在市一路、塘西街疏导车辆过程中,遭到一名黑车女司机的恶毒谩骂,该司机甚至连续4天到现场进行骚扰。队员在说理无效情况下,向民警汇报。民警到现场后,该司机仍然气焰嚣张,当场被民警强制带到派出所处理。这时该司机方才觉察到事态严重性,后经民警教育,承认错误并写下悔过保证书。
罗店医院门前“黑车”成群,其中有个车主最为活跃,管理人员进行查处时,该车主总喜欢带头争吵。一次,当小分队员与另一位“黑车”车主发生冲突时,该车主又鼓动同伙起哄,导致事态陷入僵局。队长杨建雄意识到该车主在同伙中具有不小的号召力,就将他悄悄拉到一边:“小兄弟,我发现你挺能干的。不过,能干要用在合理合法的地方,你鼓动大家起哄甚至动手打架,把事情闹大了,能解决问题吗?”见对方一时语塞,杨队长继续说:“实话告诉你,我就住在你家附近,我好几次在路上看到你,一直想找个机会和你打个招呼,今天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我想让你帮助我们一起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不开黑车,不要对抗执法,你说好吗?”听了这番话,这位车主收敛许多,医院门口的“黑车”在被整治中少了许多火药味。
“三大区域战”顺利推进,全镇交通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维护地区治安和社会公共秩序
在加强交通整治的同时,社保交通管理小分队还不断扩展自身功能,为维护地区治安和社会公共秩序作出贡献。
一天黄昏,队员徐建军在市一路、塘西街口执勤时发现一名走失的小孩正在路边哭泣,当即把他拉到自己身边。经过耐心询问,小孩说出自家所在的大致方位。徐建军马上把小孩带到自己车上,边开边问,经多次转折,最终赶在天黑时把小孩送回了家,令焦急中的家长喜出望外。
为了保证小分队正常运转,队员们付出了许多。队员老沈已经58岁,平时话不多,但工作踏实认真。那次逢国庆长假,老沈感冒发烧仍坚持上岗。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说:“没事,我已经配好药,感觉好多了。节日里人手特别紧,多一个人值勤总是好的。”就这样,整个国庆长假期间,他没有请过一天假。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别动队”传递出的正能量感染了更多市民,他们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维护交通秩序和治安工作的生力军。如今,仅罗阳小学附近的向阳、古镇两个居委就有60来名市民当起了志愿者,每到上学放学时段,他们都会穿上“黄马甲”,和民警、小分队员们一起维护交通秩序。罗店医院特意腾出一间房子,供小分队队员放置路障等物品,医院门卫也经常自觉配合队员们维护交通秩序。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