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邮轮旅游市场,国际邮轮经济将进入中国时代。”这是中共上海宝山区委书记、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汪泓,日前在2016亚太邮轮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
汪泓告诉记者,近十年来,中国邮轮产业经历了产业萌芽、旅游井喷、延伸壮大等阶段的发展,如今,邮轮经济已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成为上海等港口城市文化交流、形象展示的窗口,成为产业与资本竞相角逐的目标,备受瞩目。
汪泓坦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中国邮轮市场、中国邮轮制造、本土邮轮企业、近海航线开发及通关便利化,都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思想和战略路径,中国邮轮经济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邮轮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一,中国成为世界邮轮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国邮轮市场迅猛发展,母港邮轮达到18艘,邮轮市场增速不低于40%,全年接待不低于800个航次,邮轮游客将突破390万人次;2015年,我国接待邮轮629艘次,同比增长35%,邮轮出入境游客248.05万人次,同比增长44%;上海接待邮轮344艘次,占全国54.7%,接待邮轮游客164.5万,占全国66.3%。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前五的邮轮母港。
其二,邮轮产品中国元素受到推崇。旗袍、戏曲等典型中国元素引入邮轮,如“海洋赞礼号”首航之际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蓝宝石公主号”推出海上音乐之旅、“天海新世纪号”将《中国好声音》带上邮轮。
其三,中国声音唱响世界邮轮经济舞台。 2016 年 3 月 ,中国宝山代表团 在“Seatrade 2016全球邮轮产业大会”做主题发言;2016年3月,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在迈阿密全球发布《2015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英文版);2012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亚洲国际邮轮港口协会;2012年9月起,国家旅游局先后批准上海、天津、深圳、青岛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为中国邮轮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
其四,邮轮制造开启本土化。2015年10月,中船、中投、嘉年华集团、芬坎蒂尼集团、英国劳氏船级社和上海市宝山区在上海联合发布邮轮产业六方合作宣言;2016年4月,中国交建、港中旅集团、中远集团签订协议,成立三亚邮轮发展公司,打造邮轮产业的民族品牌。
其五,邮轮入境签证政策更加宽松。自2016年1月30日起,在上海各开放口岸以及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对51个国家人员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在上海邮轮口岸试点外国邮轮团体15天入境免签政策。
汪泓表示,今后五年,是我国邮轮产业快速发展和建设、配套、经营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和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是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基本建成世界前三、亚太地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邮轮旅游枢纽港的决定性时刻;是上海邮轮产业链全面拓展,实现宝山“区港联动”的攻坚时刻!全区将着力打造宝山“国际邮轮城”,努力将宝山建设成为世界著名邮轮母港,跻身国际邮轮经济格局第一方阵;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邮轮经济集聚区;成为中国邮轮经济的综合示范区;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板块。
为此,宝山致力于打造“一核、一环、三带”的邮轮产业布局。其中,“一核”指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及周边区域,是客流、物流、商流集散中心、邮轮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集聚直接为邮轮和游客服务的邮轮服务功能集合,并优化布局邮轮旅游和商业休闲等核心产业功能。“一环”指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滨江和腹地地区,承接“一核”溢出效应,是邮轮旅游和商业休闲两大配套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并加强培育延伸产业。“三带”指北部滨江带、南部滨江带和西部滨江带(蕰藻浜),是邮轮延伸产业的集聚区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储备区。
我们将通过打造邮轮城核心区,深化“国际邮轮城”功能定位和战略规划;通过打造国际一流港口,全面提升邮轮港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水平;通过建设滨江公共空间,打造“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的滨江生态走廊。同时,将积极拓展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发展邮轮经济集聚区:在产业链中游,引进国际邮轮公司总部、开拓近海邮轮旅游业务;在产业链上游,推进本土邮轮制造业发展;在产业链下游,构建中国邮轮旅游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及电商平台、建立上海邮轮物资配送中心。此外,还将通过搭建政策创新平台、产业集聚平台、运营协作平台和合作共赢平台来进一步完善“国际邮轮城”建设的产业发展综合环境,让邮轮经济惠及百姓工作与生活。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