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的一年。在新年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记录他们过往的经历和感慨,倾听他们对未来的梦想和期待。
“希望物价不要涨了”
家住上海虹口区洛阳新村的陈丰梅对柴米油盐的涨价很是敏感:“昨天在菜场买菜油,10斤装的‘金龙鱼’要42元钱,记得9月份只要30多元。还有青菜,也涨到1元5角1斤了。”陈丰梅7年前和丈夫双双从上海一家国营钟表企业下岗,后在社区居委会担任“就业援助员”,丈夫则在小区做保安,夫妻俩目前每月收入总共不到2000元。
记者点评:食品油涨价了,菜肴里的油只好少放一点;地铁涨价了,宁愿换坐公交绕一些远路;公交车改成空调车后票价增加,不如多等候10分钟,看看是不是下一班车不带空调……物价上涨对高收入人群来说无关痛痒,但对这个城市里数十万生活困难人群而言,则可能牵动生活的全部。
展望我的2007年:“希望新年里物价不要涨了,政府更多地关心生活困难群体。”
“希望能‘拼’到一套两居室住房的首付”
来自湖北潜江农村的刘晓强大学毕业后已在上海工作了4年。虽然在很多老乡看来,能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找到体面的工作并取得户籍,无疑令人称羡。但过了4年租房生活后,对自有住房的渴望让这位“新上海人”在2006年焦虑重重。
记者点评: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20.6%的“新上海人”认为“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需要1-5年,32.6%的人认为需要6-10年,有33.3%的人认为需要10年以上。居高不下的房价是许多城市“移民”心中的痛。
展望我的2007年:“相信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平抑城市房价一定会有成效!再拼一年,争取赚够一套两居室新房的首付!”
“希望空巢老人不再孤单”
“昨天女儿还发来‘伊妹儿’,问我镶牙的事。”75岁的许耀广已经学会了上网。在上海闵行区春意苑小区的家中,他和老伴每周都会和远在美国的女儿、女婿互发电子邮件。“以前和老伴两个人呆在家里很寂寞,和女儿打国际长途又舍不得花钱。”11月,许耀广参加了上海某网站为老人举办的上网培训班。一个多月后,他在网上收发邮件、浏览新闻已经驾轻就熟。他说:“上网让我的晚年生活充实了许多!”
记者点评:据统计,目前上海260多万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73万是和子女分开居住的“空巢老人”。迄今已有10万余名老人通过“扶老上网”工程走进了网络世界。
展望我的2007年:“希望新年里能再学些处理数码照片的技术,比如Photoshop软件,也希望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生活不孤单!”
“希望老百姓知道‘养命钱’是怎么花的”
家住浦东新区崂山东路的老会计师张铁彪今年63岁,退休已两年的他自称“百姓位卑,未忘忧国”。2006年,他对媒体披露的社保基金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截留等问题,“几乎天天都在关注”;对政府查处贪腐的有力措施,他“举双手赞成”。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关注、监督国家公共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社保基金、医保基金等,事关13亿人的权益呢。”
记者点评:2006年,一桩桩“社保案”接连曝光,一个个贪官牵连而出,事关广大百姓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养命钱”,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关注。
展望我的2007年:“我希望医保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等公共事业资金的账目能够向社会公开,只有公开透明才有利于社会监督。”
“我希望是‘居住’而不是‘暂住’在上海”
来自安徽肥东的秦良来上海近1年,已在3个工地打过工,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是为城市建设作出过贡献”。但手中拿的“暂住证”似乎总在提醒他:他并不属于这个城市。“暂住证”的背后,是对外来人口相关权益保护的缺失。
记者点评:实际上,“在上海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境内人员”都可以申领“居住证”。在许多城市,居住证保障了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享有相同的基本权利,这在城乡樊篱依然存在的中国社会,是个值得称道的进步。2006年底,容量达1000万人信息存储的上海居住证信息系统项目全面启动,居住证制度将成为上海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的核心手段。
展望我的2007年:“我希望能不受歧视地居住在城市,我希望城市欢迎并保护我们外来工!”
“希望新年礼物是一份理想的工作”
“7场招聘会,50多份简历,3次面试,0个机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许黎樱在年底有些郁闷。她说,自己是学生会干部,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要么是拒绝别人,要么是被别人拒绝,“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
记者点评: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在年底,无数个许黎樱们无暇留恋即将告别的大学生活的美妙,而是在一次次“网申”、一场场招聘会、一个个实习单位之间奔忙不已。
展望我的2007年:“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渴望一份新年礼物,我希望我的礼物是一份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