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丨“穿上这身制服肩上就扛起了责任”,上海地铁人全力保障五一出行安全

来源:劳动观察 2020/05/02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1

0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不少“闷”了个把月的市民,终于可以出门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然而,对于肩负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重任的地铁职工来说,他们心里的这根弦仍不能有半点松懈。“疫情不退,我们不休”,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记者跟随这些一线劳动者走进轨行区、走进车站,感受他们身上那份深沉的责任与担当。

维保“老法师”:我们不干谁干?

5月1日晚上12点,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道岔转辙设备工作室负责人徐建军拿起枕边的手机,点开QQ里的故障抢修群,拇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太好了,转辙机又过了平安的一天。”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响,插上充电器,放回枕边,这才安心入睡。

0

这个让徐建军如此牵挂的转辙机到底是什么?据了解,转辙机是控制道岔位置,改变道岔开通方向的一种机器,通俗来讲,就是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一种核心设备。

每天,上海15条地铁线路中在运行的转辙机多达1783台,每天动作47000多次,一年下来可以多达1700多万次,一旦出现故障,轻者造成列车延误,重者甚至会出现脱轨和倾覆。

作为机械设备,使用久了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对此,徐建军和他的团队不仅要带着各条线路上的班组人员,对每一台转辙机进行维护保养,同时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疑难杂症,他们就像是一群在轨道上随时待命的维保“特种兵”。

为了不影响白天的线路运营,徐建军常常要等到晚上12点后,当最后一辆列车缓缓驶入车库他才开始一天的工作,或深入地下,或登上高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可靠的身影。

农历大年初一晚,徐建军正和家人一起在看电视,享受着难得的清闲,突然,他的手机响了,原来是1号线富锦路站的转辙机出现故障,但现场的维保人员怎么也找不到故障点。

0

接到指令,徐建军顾不上疫情的凶险,匆匆告别家人后,便火速向现场赶去。那天晚上,又是刮风下雨又是寒潮来袭,在富锦路站的高架线路上,徐建军带着抢修人员一头扎进轨行区,连续几个小时,对设备进行反复测试和排查。

凭借徐建军30来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故障点最终被顺利找到,原来是锁闭杆和锁钩出现了机械磨损。经过众人连夜抢修,故障被成功排除。尽管穿着雨衣,但徐建军的衣服和鞋子还是湿透了,脸上流淌着的,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凌晨五点多,他刚进家门,却看到妻子坐在客厅里,面前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她心疼地说,“你都一把年纪了还那么拼,身体拼坏了可怎么办。”徐建军却严肃地说,“我们肩负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责任,不拼怎么对得起这身制服。”

5月2日上午10点,在地铁梅陇基地附近,当记者见到一身蓝色工装的徐建军时,他正带着徒弟,对沿途的转辙机进行维护保养。当记者问起,难得的小长假,想不想和家人出去玩玩?徐建军朴实地笑了,“谁不想啊,但我们就是搞这个的,我们不干谁干?”

0

90后站长助理:制服就是责任

5月2日中午,在地铁7号线静安寺站,记者见到了王玉琪,一米八五的高个儿,英俊潇洒的脸庞,如果不是身上这件粉色的制服衬衫,很难让人想象眼前这位90后的阳光大男孩竟然是一名站长助理,肩负着静安寺、常熟路、肇嘉浜路和龙华中路这4个换乘站点的客运服务工作。

在很多人眼里,做管理可能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但在地铁里却完全不同,尤其是节假日,王玉琪虽然身为管理人员,但他一有时间就在站内来回巡视,日行近万步。遇到大客流时,他还会拿起“电喇叭”,和兄弟姐妹们顶在一线,维持车站秩序。

王玉琪笑着说,“其实我很享受这种同甘共苦的感觉,每次运营结束,看着空空荡荡的车站,心里想着又度过了平安的一天,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恰逢五一小长假,乘地铁出来玩的市民也多了,但疫情未散,王玉琪脑袋里的这根弦依然紧紧地绷着。每天,车站公共区域都要进行两次全面消毒,除了保洁人员外,总少不了王玉琪的身影,虽然不是亲自上阵,但他却全程把控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一处遗漏。

0

人们都说,做业务考验的是智商,做管理考验的是情商,那对王玉琪来说,则需要智商和情商都兼顾。过年期间,也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一些年轻员工心里有恐惧、有顾虑,甚至还有来自家里人的阻力。

善于观察的王玉琪在看到这一点后,主动与他们交流,打开心扉,他还找来很多专家的话,用科学合理的解释,缓解员工的担忧。不仅如此,王玉琪还加大巡站频率,有意无意地和大家拉拉家常。有站务员开玩笑地说,“疫情期间,看到王玉琪的频率比看到乘客还要多。”

或许,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逢年过节正是举家出游的好时机,但对王玉琪来说,别人最放松的时候,就一定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虽然对家人有愧疚,但在保障城市运行面前,只要穿上了这身制服,就意味着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