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房集团川北物业工人马家乐四十年如一载精修历史保护建筑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9/4/18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2

(记者 何娉 )

红瓦坡面、清水青砖、老虎窗、木头门,四川北社区内的每一栋花园洋房、每一片新式里弄,对虹房集团川北物业山阴管养站的一线工人马家乐来说,有如老朋友一般熟稔亲切。

自17岁入行,马家乐为辖区内的历史保护建筑小修小补已有40年。他独创的“马师傅修缮法”,使得这些百岁建筑外观上“修旧如旧”,又让身处其中的居民住得安全舒适。2015年,马家乐和团队组建了一支便民服务队,力所能及地解决居民的急难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马师傅”。

日前,这位57岁的“马师傅”入选"中国好人榜"四月点赞评议名单。

老洋房修缮有了定制模板

1979年,17岁的马家乐顶替父亲进入长春房管所,跟随师傅学做木工。从最基本的“锯、刨、凿”练起,到独立上门修房子,马家乐和师傅东奔西跑,一干就干到了退休年纪。

小马成了老马,技艺日渐纯熟,对老洋房的感情也日渐深厚。如今,马家乐所属的川北物业地块内,约有21万平方米的历史保护建筑,既有花园洋房、老式公寓,也有新式里弄和石库门房屋。这些老建筑曾经见证山河巨变,如今大多隐入市井,弥漫出72家房客的烟火气。如何既维护好历史风貌,又保证居民的居住体验?成了马家乐平时想得最多的问题。

外观样貌上,马家乐坚持“修旧如旧”。然而,以前的老洋房大多没有修缮模板,只能“看左窗修右窗,看楼下修楼上”。起初,马家乐只得靠着比对尚保存完好的部分,依样做出新的部分。后来,马家乐留了心眼,逐步将不同建筑风格的洋房物件的修缮模板留一件下来。慢慢的,他便有了一套针对各类洋房不同部位的修缮模板。老洋房再出“状况”,他总能第一时间拿出合适的修缮方案。

即使有了修缮模板,复刻工作依然不好做。老洋房的窗户,是马家乐修得最多的物件。然而,由于老洋房的门框门窗大多是欧式花纹,如具有拱形弧度的圆式纹,或者两层带凹槽的斜式纹等,普通木匠所配备的短刨、长刨工具,无法打造出这类纹饰。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家乐都在旧货市场淘宝,购买一些细刨工具。每次修缮,他都会在工作室里细心比对原有的纹饰,再用“细脚刨”复刻,才能做出相同的花纹效果。

房屋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同样重要。木头窗户常年日晒雨淋,如果只使用钉子和胶水固定,窗户很容易散架脱落。因此,马家乐坚持使用复杂一点的卯榫工艺,每次都要用木凿把木条精确量平,再将卯榫相接,确保整个框架平稳牢固。

这一套“马氏修缮法”虽然费工夫,却得到了居民的美誉。马家乐说:“虽然木工的基本功不外乎‘锯、刨、凿’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里学问不小,无论是哪一种,对我来说都是一件作品,需要用心去完成。”

“便民服务箱”情牵老邻居

马家乐对老房子的用心大家看在眼里,他对身处其中老邻居的关心,也感染了许多人。

四川北路街道溧阳路、山阴路一带的老洋房内,大多住的都是老年人。门窗一失灵关不上了,老人便很心焦,可是,他们又常常因为腿脚不便,无法第一时间去物业报修。考虑到这些,马家乐便在长春居委会和山一居委会活动室门口分别挂了“马师傅便民服务箱”,并写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方便老人和自己取得联系。

最近十万火急的一单,便是家住山阴路209弄一位老人打来的。3月份,上海连下了三周的雨。偏偏这个时候,这位老人家里屋顶上的撑窗坏了,让老人心烦意乱。居民报修后,马家乐忙不迭上门量尺寸,然后根据拆下来的旧窗框,在工作室复刻出一个新的,再赶到该居民家里,从老虎窗爬到屋顶上,花上一个半小时把新窗给装上,这才让老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过,由于屋顶坡面不好着力,马家乐修缮中靠着脚尖点地,几乎四肢并用。窗户装完后,年近六旬的马师傅腿酸了两天。

修了这么多年,马家乐也早已对这些老建筑了如指掌。一次,马家乐接到一张报修单,家住山阴路85弄的一对老夫妻称大门上的玻璃裂了。马家乐看着地址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并不出在玻璃身上。原来,山阴路85弄恒丰里1至31号皆为独立成套式公寓住宅,这片新式里弄建筑的房门款式,大多为上带拱圈、镶嵌多格玻璃的式样。玻璃无故碎裂,很可能是门框出了问题,马家乐便带上相关工具,跟同事一起上门查看。果然,这里的木质门框有倾斜变形的迹象,马师傅熟练地拿出工具,跟工人们一起将门框一点点还正,最后再安装玻璃,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期盼更多年轻人传承匠心

如今,马家乐还多了一批盟友,来自各管养站的水电工、泥瓦工组成了“马师傅便民服务队”,服务队不仅平时风雨无阻解决居民急难愁,还会定期上门,为困难家庭、孤老、独居老人提供免费物业服务,居民们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众志成城,老洋房的故事还在续写。不过,马家乐还有一丝担忧,那就是如今队里木工数量并不多。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到城市建设的队伍中来,让匠心和手艺代代相传,让老洋房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