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区的居民终于盼来了决定性的时刻。一早,彭三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第二轮集中签约,仅半天时间,项目签约率就达到了96%的高签约率,标志着该项目当日即生效。此后的三年时间,彭三小区这最后一批878户“原住民”将见证家园的一次“华丽变身”。
非成套老宅苦煞居民
彭三小区是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层老公房,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房龄。从外观看,很多房屋的外墙已经剥离脱落,露出了内里的红砖,而楼道和居民的窗户很多用的还是老旧的木料,有的窗户洞甚至已经全然敞开。而更让人揪心的是,每一栋低矮的多层房,都挤满了与之不相称的居住户数,最小的住户居住面积不到10平方米。
这些房屋面积狭小、阴暗潮湿、破损老化,2至3户居民需要合用厨卫,有些甚至1层10户居民共用一个厕所。部分房间常年晒不到太阳,每逢大雨天,住在5层顶楼的居民屋顶经常渗水,住在底楼的居民则因小区地势低洼、下水道堵塞而经常家里水漫金山。由于管道漏水,有的居民平时上个卫生间都要打伞,邻里之间煤卫合用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
在过去的十余年,彭三小区先后完成了四期旧住房成套改造,为不少居民实现了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今年3月,彭三四期居民正式回搬后,剩余的最后一批彭三居民对改造的呼声更加强烈。
居民将住上成套电梯房
彭浦新村街道旧改办主任须炳荣介绍,这最后一批居民的“拆落地”实属不易。项目中,需要拆除11幢非成套旧住房,建筑面积27560平方米,涉及居民878户,是上海迄今最大的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这个数字比第四期改造时的居民户数翻了约一倍。”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每家每户的居住面积千差万别,统计下来的房型有几十种。既要让每一户的“新房”面积与改造前相称,实现基本的公平,又要凑成一个建筑结构合理、配套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社区,还要让每一户“原住民”都获得全新的居住感受,这是摆在街道和项目实施方面前的一道“综合题”。
其实,彭三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其实两年前就开始了。街道旧改办先通过走家串户对每户居民的房型、面积、承租人、户口和家庭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排摸。随后根据数据对居民一对一进行安置方案的设计。在此过程中,相关委办局和街道站在居民的角度上反复修改设计稿十余次,这才设计出令老百姓满意的方案。
相比早期,第五期的设计更有“经验值”。根据改造方案,拆除旧楼后,将新建7幢楼,最低的5层,最高的18层,全部带有电梯,涉及23种房型。每户将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新增2平方米左右,共用的厨卫将变成每户独用,新房将增加阳台、配备电梯和地下停车库,原先的菜场也将同步改造成一个约3300平方米的两层室内菜场。此外,居民们还可以按照公有房屋出售政策将租赁公房买下转为售后产权房。
巧用智慧安置居民
除了小区的重新规划和楼房的设计分配,如何巧妙地对接居民的居住需求,灵活调配住房也是一个难题。由于是小区最后一个“拆落地”项目,楼层不宜过高,最终设计出的住房套数并不能满足所有居民,因此,需要在前期完成的项目和存量房中解决其中192户居民的居住问题。须炳荣举了个例子,前期完成的改造项目中,有一种六层复七层房型,由于在顶楼且没有电梯,不是很受欢迎。在此次调配中,他把这样的房型推荐给了一位准备结婚的小青年,谁知,对方却很满意,马上就同意了。
须炳荣说,此次改造涉及的居民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150位,残疾和困难户约有200户,所以,如何在三年过渡期内妥善地安置这些居民也有难度。“我们准备把顾村、月浦等地的中介一起找来开会,依托大家的力量集中为居民们张罗租赁房源。”
不过,能在原居住地改善居住条件,大多数居民都心存感激,也十分配合。居民陈奇浩家中有着91岁、95岁的两个高龄老人,由于担心借不到房子,外出过渡有困难,他曾想要直接安置。但在得知并无对应的房型可套入后,他依然积极配合旧改办工作,早早就签了约。“政府已经为了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即使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不能拖签约的后腿。”
今年是彭浦新村建村60周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彦平表示,彭三五期项目的生效实施对彭浦新村和彭浦居民也有特殊的意义。自2005年3月启动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以来,彭浦新村街道已改造完成51幢公房,建筑面积65847平方米,受益居民1919户。其中,彭五小区完成了改扩建,彭七小区实现了加层扩建。目前,除彭三小区五期签约生效进入改造外,街道将继续推进彭一小区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