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上海宝山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品牌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1

近年来,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幅度成倍增长。2003年至今,区政府先后分别投入1.5亿元和1.3亿元用于市一宝山分院改扩建和区公共卫生中心工程建设,显著改善了医院的院容院貌和医疗条件,使区医疗中心的卫生服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建的区公共卫生中心集区CDC、卫生监督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等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了全区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区16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相继竣工,先后新建了高境、罗店、罗泾、大场、庙行镇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急救分站。宝山中心医院总体改造也准备就绪。而今年该区、镇将投入1000万元继续用于乡村卫生室的改造。

77万份健康活档案让居民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为全市33个市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高境、友谊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团队式、户籍制医生为服务模式,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内容,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的内涵,积极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有效利用,逐步建立了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创建了“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的宝山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03年至今,全区共评估验收8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立家庭健康档案77余万份,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完整性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了保证。通过实施门诊诊查费减免、检验项目结果互认等措施,全区社区门急诊服务下沉率上升至53%,门(急)诊均次费用降低8~10元,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真正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贴近百姓,卫生改革成果惠及于民”的改革宗旨。

率先实现“应保尽保”,让农民看得起病

区卫生局从宝山农村的实际出发,立足地区差异,不断巩固和完善合作医疗筹资、运作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应保尽保”,从而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增强农民抵御疾病的风险能力,去年开始实行的《宝山区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的实施意见》,不仅全额减免了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诊查费,60岁以上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政府补贴50%,而且住院、门诊大病医药费用平均补偿水平提高至70%,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

通过多年的努力,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面不断扩大,报支水平、补偿比例以及保障程度逐年提升,人均筹资水平位列全市第二。合作医疗制度己真正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此外,针对区边远乡镇农民的卫生需求现状,区卫生局精心组织实施“巡回医疗进农家”活动,以流动医院的形式为全区农民免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今年,又进一步扩大健康普查范围,免费检查年龄前移至60岁以上老人,服务范围覆盖到每个镇的每一个村。据统计,2005年至今,流动医院共诊治农民4.73万人次,受惠群众近10万人,免费送药检查价值约259万元,建立了“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困难”的送医下乡长效管理机制和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切实解决了边远群众就医“急、难、愁”问题,让边远地区充分享受到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果,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每个农民手中。

引进市级大医院品牌,让居民看病“不出宝山”

积极探索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市一宝山分院、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托管后,聘请总院专家担任重点科室学科带头人,拓宽临床医务人员的外出学习进修渠道,在保持医院原有强势科室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发展三级医院优势科室,门急诊人次、住院手术人次等业务指标明显上升,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广大宝山人民“不出宝山”便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著名专家的医疗服务和二级医院收费的实惠,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通过引进市三级医院品牌,谋求资源整合共享,发挥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综合性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增强了卫生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