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开源节流两手抓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节能降耗可以说是宝钢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

宝钢自建设开工以来就极其重视节能降耗与能源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节能工艺和装备,坚持消化引进与开发创新相结合,采用集中一贯制的能源管理模式,即能源生产与节能管理合一的体制,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紧抓节能降耗和环保减排工作,形成了适合宝钢实际的、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节能效果。

2005年,宝钢钢铁生产总能耗1544万吨标煤,吨钢综合能耗749公斤标煤,万元产值能耗达到1.35吨标煤,比2001年下降53%。其中宝钢分公司以吨钢综合能耗687公斤标煤、吨钢耗新水3.7吨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上半年,宝钢节能降耗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宝钢吨钢综合能耗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22.1公斤,下降率为3%,节约标准煤21.59万吨,实现节能经济效益24625万元。1—5月,宝钢各分、子公司吨钢耗新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整个宝钢吨钢耗新水已达到6吨,其中宝钢分公司吨钢耗新水为3.49吨,韩国浦项制铁公司2005年吨钢耗新水指标为3.6吨。

“十一五”时期宝钢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继续大力推进节能工作,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相结合,把宝钢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生产企业。基于这种考虑,宝钢明确了今后的重点工作。

首先,进一步调整生产、能源结构,发展钢铁生产新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最佳利用。宝钢调整生产,整体搬迁浦钢公司。目前,搬迁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在宝山罗泾地区加紧建设,在工程中宝钢将率先采用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少的熔融还原Corex炼铁短流程前沿技术,建设我国第一套,也是世界最大的Corex3000装置,实现短流程炼铁生产。宝钢股份增发收购后,宝钢已经在宝山区形成了一个运营管理高度集中的生产基地。针对各生产单元现有能源系统配置差异,同一能源介质在不同单元出现富余或短缺的情况,宝钢在完成宝钢分公司与不锈钢分公司能源管道开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北部能源通廊系统”,实现煤气、氧气的资源共享,从而落实国家循环经济政策,避免煤气与氧气的多余放散,降低宝钢总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负荷,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宝钢将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改善环境。一直以来,宝钢极为重视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应用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专利技术49项,技术秘密200多项。“十一五”期间,宝钢将继续完善在引进基础上形成的、以能源中心为核心独有的系统节能技术,继续开发能源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对能源介质的集中管理、远程监控、动态平衡和实时调整,通过能源平衡预测实现系统优化运行,减少放散,确保安全、经济、顺行。同时,该技术将在宝钢内部公司进行推广和提高,也将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国内其他钢铁企业和行业,以提高中国工业能源利用整体水平。

在生产制造流程与工序中,宝钢将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对生产工艺和用能装置进行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降低能耗、电耗和水耗。“十一五”期间,宝钢将大力推进炼焦煤调湿技术(CMC)、高炉煤气干式TRT发电、梅钢干法熄焦技术、电炉节电技术、天然气高效燃烧技术、煤清洁利用技术、加热炉优化控制和燃烧技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余能回收技术、大型低耗制氧和副产气体技术、综合节水技术;并加强和装备CO2减排、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以及绿色环保节能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储备。

第三,宝钢将着重开展新能源和废弃物利用的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目前世界钢铁企业功能正在从钢铁生产向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和吸纳社会废弃物三大功能转变。宝钢以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积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如支持上海市氢能利用和氢能汽车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副产焦炉煤气提取氢气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开发;社会废塑料的工业利用研究;中水的处理和工业利用等。

第四,宝钢将把节能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相结合,不断完善宝钢能源管理方式。按照国家“十一五”要求,宝钢在加强技术、装备和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在实现了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废弃物综合利用管理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强化能源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更具有系统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实现能源管理方式在各分、子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推进能源中心工程;明确各级部门能源管理的责任、目标、任务,并强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技能;建立促进节能技术创新的制度与体系,提高职工积极性。

宝钢股份环资部部长周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宝钢还积极与上海宝山区环保局沟通共同完成“污染指数评价”及相关自评工作,并配合上海市环保局对特殊钢锅炉、不锈钢烧结排气烟囱在线仪表的安装。此外,组织了两次节电技术交流、一次环保技术交流等节能技术交流活动,在更大空间和领域实现了节能技术的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