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产业转移和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有利时机,上海市宝山区朝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城区的"排头兵"目标奋进。
宝山,地处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北与江苏省苏州市接壤,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作为上海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的行政区域,宝山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惟一具有水运、轨道、公路、铁路、空运等"联运"优势的城区。宝山还是上海重要的能源基地,装机发电容量约占全市的1/4,区内拥有全市最大的原水水库——陈行水库、宝钢水库和世界500强企业、钢铁巨头——宝钢。区内精品钢制造及延伸产业高度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物流业发达,产业特色鲜明。前不久,宝山区政府被评为全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绩显著地方政府"。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中共十七大代表、上海市宝山区区委书记吕民元。
转变发展方式:"重、硬、短"变"轻、软、长"
"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对于这一点,吕民元深有体会。
这几年,宝山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把"重"的变"轻"、把"硬"的变"软"、把"短"的变"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更加注重促进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盘活存量,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以2007年为例,宝山通过调整仓储企业和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腾出的土地达850亩;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750余亩。与此同时,上海宝山钢铁物流商务区、宝莲中央商务区、上海宝山宝钢不锈钢加工配送中心、上海宝山宝钢船板配送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商业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200亿元,在全市名列前茅。
吕民元说,目前,宝山的经济发展结构比较清晰,就是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下一步,我们要在科学分析经济增长结构的基础上,以争创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以项目为载体,有保有压、有促有控,推动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上海智力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促进上海国际钢铁物流商务区、宝莲中央商务区功能完善及企业集聚。
让生活更美好:"民生指数"考核干部
吕民元说,让全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去年,宝山对低保、特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指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杂费、免课本费和补助生活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20多所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改造;建成2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新征地农民全部落实社会保障;向无医疗保障且生活困难的慢性疾病人员发放医疗帮困卡;为"老养残"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向重残无业人员发放实物帮困卡、医疗救助金,为农村残疾人办理医疗、养老保险补贴,为城镇残疾人缴纳养老金、失业金和医疗保险金等等,这些政府实事工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共享到了发展成果。
吕民元说,宝山在部署今年全区的民生工作时特别强调,各级干部要树立"民生好,民心稳;民心稳,基础实"的责任意识,具体推进"八个不难",内容涉及上学、看病、就业、办事、出行、养老、居住等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切实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民生工作事关重大,区委、区政府已经与各街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民生指数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直面环境污染:"整治"与"建绿"并重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对宝山人民负责,更是对宝山历史负责。"吕民元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宝山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局部地区更加突出。为改变这一现状,区委、区政府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绿,努力使宝山早日实现"天蓝、水清、地绿"。
吴淞工业园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整治资金达28亿元。共开展污染就地治理项目23个,关停17家企业和40条生产线。通过集中供热、能源替代和清洁生产,工业区内150台燃煤锅炉得到全面治理;相关170多家企业全部完成污水纳管排放工作;完成6条主干道建设和10公里河道整治;建成400多公顷的绿地;工业区环境监控系统也已基本建成。如今,吴淞工业区企业烟粉尘、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有了大幅削减;工业区降尘量减少了三成;绿地率已从整治前的2.8%上升到了20%;河道水质明显改观,黑臭不再,鲤鱼跃浪的生态景观随处可见。单位内部绿化更是增绿无数。前不久,炮台湾湿地公园光荣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宝山区的绿化建设,坚持一盘棋的观念,立足于总体布局。2005年底,宝山完成了"十一五"绿化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各类建设、改造绿地面积近700公顷,相当于32座中山公园的总量,先后完成"一环":长约90公里,宽约20米的环区绿色生态步道;"五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顾村公园、庙行公园、白鹭公园、西城区绿龙公园。同时完成6条道路绿化和4个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基本实现一镇一园的规划。通过六脉和三纵三横等绿色干道,形成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彼此呼应的绿色框架,一个和谐的生态大花园将宝山城区全覆盖,初步形成具有宝山地方特点的"以水系路网、农田林带为主体骨架,蓝绿相依、绿环相扣、绿廊导风、绿链相衔"的绿色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盘活农地致富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宝山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盘活现有6.2万亩的农业用地,让8.8万的农村人口走向致富之路?谈及这一难题,吕民元说:宝山区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然而,还有部分农村比较贫困。区里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建起农业生产合作社,政府给予补贴。这样,原本比较贫困的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了。
无论经济发展多好多快,只有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是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近4年,宝山共投入40亿元,用于对农村教育卫生及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着力于农民收入增长,今年第一次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超出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缩小了城乡差距。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的一大重要目标,是要使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不断得到改善,同时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吕民元表示。作为上海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的行政区域,该区一直在探索着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不久前,宝山区与宝钢集团举行了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宝钢集团将利用其产业优势,重点对罗店镇光明村、罗泾镇新陆村和月浦镇聚源桥村在信息、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探索国有大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建新农村,这就是一次新的尝试。总的来说,宝山的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面上提升、点上突破"的思路来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新农村发展放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构建宝山特色的城镇体系;始终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始终坚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力争在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上海前列。"吕民元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