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上海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的一片稻田里,几名身穿“罗泾合作农场”的蓝色工作服的人在田间忙碌,为明天开镰收割作准备。他们原本是农民,现在都有了新的身份——上海市首批“农业工人”。
身着统一工作服
每天早晨,他们骑着农场发的自行车,身着统一工作服、套鞋在田间上班,傍晚时分,一起下班回家。有的农场有班车,可接送外村农民来上班,田边设有食堂、浴室,农忙时提供“工作午餐”。工资每月按时进银行卡,除了社会保障,每人年末还有一笔年终奖,跟企业职工没啥两样。
宝山区现有这样的“农业工人”1527名。这是上海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的一大创举。2006年下半年,根据中央和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宝山区委、政府部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加快土地流转入手,创造性地组建了44个集体合作农场,规模经营面积达3.1万亩,占全区农业耕地面积50%以上,就业农民去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预计今年还将增收4000元。
每亩补贴数百元
由于种粮不赚钱,沪郊很多农民已有好些年不种地了,他们都把地转包外来人员耕种。一些四五十岁的农民因缺乏技能,就业困难。而每户人家三五亩地,大型农业机械无法使用,先进农业技术也难以推广。
宝山区干部党员认为,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土地集约使用,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改善农民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弱势地位,保证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区里为此出台《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对农民土地流转给予每亩500-800元的补贴,对加入合作农场工作的农民给予每月500元的工资补贴。另外,给予每个农场开办费补贴30-50万元。区里拨款1400万元,成立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购置各类先进农业机械设备380台(套)。在政策鼓励下,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田能手、园艺师、公务员来到农场当场长、副场长。
五旬农民重上岗
54岁的陈雪芳是罗泾洋桥村农民,原来是田里一把好手。可近年来,家里3亩多责任田转包给外地人,自己闲在家里。2006年11月,陈雪芳重操旧业,成了洋桥集体合作农场粮食作业组职工。她告诉记者,农场机械化程度很高,播种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定时开进来,劳动强度比以前小了,农闲时间还比以前多。
年初,15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发到了陈雪芳手里,她的工资卡上月收入一般为960元,农忙时可达1500元,年终还有一笔分红。今年8月,农场组织职工到浙江旅游,陈雪芳也去了。今年丰收,她种的优质水稻“宝农34”亩产可望达到550公斤,收入也将随之增长。她说:“现在我是越做越有劲了!”
洋桥村党支部书记金月明说,集中全村790亩农田建农场,解决了50名本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农场有七个“统一”:
■统一承担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进行茬口布局;
■统一机械化耕作;
■统一提供良种、农药、化肥等;
■统一推广农业科技;
■统一生产管理;
■统一经营销售。
农机耕作队和每个作业组的生产成本及收益独立核算,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现象。
上海新农场的规模经营,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在较早开展农场规模经营的罗店镇四方村,500亩土地只需要20人种,职工平均月收入2200多元。在月浦镇聚源村建立的镇级农场——月浦现代园艺场,管理着300亩蔬菜和水果大棚,员工只有40个,还包括10名后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