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时间飞逝特色渐浓,吴淞实验学校:无线电测向‘气象万千’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1

500多个前6名:闪亮素质教育

吴淞实验学校无线电测向队成立于1986年。23年来,在宝山区教育局的热情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无线电测向队艰苦创业,克服种种困难,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优异成绩。同时,无线电测向项目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学校的办学特色。

23年来,吴淞实验学校无线电测向队多次代表区、市代表队在上海市和全国比赛中累计已获得500多个前6名。其中参加全国比赛获冠军69人次。并先后培养出2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和8名国家二级裁判员。每次参赛,副校长顾建辉亲自带队,全程管理与服务,为无线电测向队夺冠作出了贡献。

无线电测向是在山区等郊外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上进行的一项体育项目。为了使学生们在赛场上表现出运动员应有的优良素质,平时训练老师经常向他们灌输“两强相遇勇者胜”的思想,讲述“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小,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的道理,鼓励他们在比赛中充满自信、奋力拼搏、夺取胜利,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

许多学生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的锻炼,丰富了知识,提高了体能,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取得了骄人的比赛成绩,也促进和提高了学习成绩,从而顺利进入了重点高中,如愿以偿地考进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外语大学等理想学府。

体能:在无线电测向中走向“健壮”

讲述人胡海燕:无线电测向令我的少年时代多了一段跟同龄人不一样的人生,因为这项运动需要充沛的体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基础,长期的体能锻炼令我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直到大学毕业,我的800米考试成绩始终保持全班第一。

当运动员的生涯虽然短暂,但她使我变得坚强而独立。这项特殊的户外运动,不仅令我开阔了视野,强健了体魄,更培养了我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浪,当我想起独自一人拿着测向机在山里无人依靠找不到方向时,必须要靠自己才能找到终点,与大部队会合,我就会抬起头坚强而自信地从容面对,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段日子对我的一生都是意义非凡的,也是我人生珍贵的历练和重大财富。

人生:在无线电测向中找到“方向”

讲述人周艳:跟随刘老师走南闯北已经是第二十二个年头了。若问我无线电测向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我想说,它将影响我一辈子:它不但增长我了的阅历、磨炼了我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使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生子女难以体会到的、队友间如同亲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一种像赛跑时接力棒一样的代代相传的拼搏精神,更感受到了从事老师、教练的苦中有乐、桃李天下的英雄气概。而后者也影响了我的从业方向——从事教育工作,当一位像刘老师一样敬业爱生的好老师!

讲述人邵佳斐:起初只是把训练当作出游的机会,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跑跑跳跳,比比谁的速度快,赛赛谁的准确率高。每次小小的胜利都让我很有成就感,渐渐的我体会到了这项活动的魅力,开始深深迷恋。我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珍惜每一次比赛,在这过程中,渐渐改掉了懒散怠慢的处事恶习,变得敏捷果断。

在无线电测向队的3年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得知了人生中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别人,也有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弱点,赢得自己才能胜过别人!

心理:在无线电测向培养“能耐”

讲述人洪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无线电测向结下了缘,一结就是三年。直到今日,仍回味无穷。无线电测向是个兼并体力,脑力和魄力的运动,所以经常的训练是免不了的。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高山丛林,都得慢慢地去克服去适应,每每在训练场上看到前辈们惊人的优异成绩,不禁为之肃然起敬,梦想自己将来也有一天成功。除了体力的训练,心理素质也非常关键。找不到电台时的慌乱、不知所措会增加心理负担,反而心平气和地对待比赛才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快乐:在无线电测向中觅得“滋味”

讲述人孙思韦:每次和同学说起测向队的事,脸上都神采奕奕的,特别来劲。多想回到过去,回到初中的那段时光!

测向队的训练是艰苦的,我们每个礼拜要到公园去训练,长假中,更是要到苏州等地进行集训。在山上来回奔跑,头上淌着汗,嘴里喊着累,心里却乐此不疲,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测向。因此,屡屡失败,我都不曾轻言放弃,同样,每每成功,我也不曾停止前进的步伐。有时候,我会问自己,测向队带给我些什么?是速度?是刺激?还是名利?我想应该是快乐和充实。这种滋味甜蜜而实在,可以令人回味许久!

智能:在无线电测向中培育“开发”

讲述人宋妍:我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进测向队的。从此与测向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测向队锻炼出我的自信自立和自理能力,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也让我悟出了很多道理和好的学习方法。

无线电测向的时候,先要接收不同电台的电波声,记住所布电台的大致方向,然后按照找台顺序逐个寻找。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找到的有效电台数和用时多少来决定成绩。所以,只顾找台数多而超时和只求用时少而找台数少,都会影响个人和集体的成绩。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采取了测向学来的方法,先初步了解后制定方案再逐个突破,并时时告诫自己不贪多务得、不因小失大。

回味:在无线电测向中珍藏“财富”

讲述人周琪: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测向这个项目,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是一次机缘巧合,让我的“梦想”得以成真——我终于成为了这个大集体中的一员。从此以后,每个周末去公园进行训练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烈日下挥洒汗水,在密林中来回穿梭,经过一天的训练,虽然会感觉累,但是也十分开心,可能是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更或许我真的是喜欢上这项运动了吧。

或许在外人看来,测向运动仅仅是个非常普通的运动,但是对于我来讲,它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我人生的里程碑。我以测向为傲,我的人生也因它平添了一分浓彩。

三论无线电测向对运动员的影响

吴淞实验学校指导教师刘锦林

智能训练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智能训练是提高测向运动技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无线电测向技术包含的内容较多,它既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求运动员具备优良的智力能力,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在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掌握好无线电测向的理论知识,具备高超的测向技术。

心理素质培养结果表明:无线电测向运动要求运动员聪慧性高、精明能干、有自信心、独立性特别强,在比赛和训练中判定目标后能迅速接近,同时又能巧妙迷惑对手,遇到复杂情况能面对现实,冷静思考分析问题,情绪稳定,保持心理平衡。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运动员不光是要掌握良好的技术,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意志锻炼良好的、正确的比赛动机是指驱使运动员去参加比赛的最佳内部动力。而赛前训练顽强的斗志可着重抓好以下三点:一是“不愿练的时候去练”,当你累得不能练的时候反倒要练,这时是练意志的最好的时机。其次是“难受的时候还要上”。第三点是害怕的对手要去打。

不凡一刻: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传捷报

2008年8月16日,2008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赛区)在长春鸣金收兵。经过6天激烈奋战,吴淞实验学校无线电测向队获得成年组80米波段团体第一名、成年组2米波段团体第一名、少年女子全能第一名、少年女子80米波段个人第一名、少年女子2米波段个人第一名、成年男子全能第三名、成年男子全能第四名、成年女子全能第四名、成年女子80米波段个人第五名、成年女子80米波段个人第六名。

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徐婷、徐晓倩,在这次历年来难度级别最高的成人组比赛中,战胜众多强劲的成人选手,为夺得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13岁的徐佳一人包揽少年女子3项冠军。

这样的佳绩实属鲜见。

心语

让“测向”成为“方向”

吴淞实验学校校长徐敏

无线电测向在校园经久不衰,主要得助于宝山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依靠辅导教师刘锦林的坚持不懈,得益于参加这项运动的学生的茁壮成长。

现在,许多久经沙场的老队员都已成为测向队的优秀教练员,他们至今钟爱无线电测向运动,放弃双休日及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对吴淞实验学校这一运动的开展无私地予以协助,他们的“添砖加瓦”除了显示出难得的境界外,足以证明这一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由老带新,吴淞实验学校无线电测向由此成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无线电测向,既是体力运动,也是心智运动,更是德育运动。因此,学校多年来坚持把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从长计义,立足发展。今天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不过更让人耐人寻味的是,“测向”让学校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向”,让学生找到了人生发展和快乐幸福的“方向”,这是比运动项目本身价值更有意义的,也是活动寿命本身更能持续延续的。

任重道远,我们将在未来的跋涉中,用“无线”串起“有形”,用“测向”换来“方向”,再创佳绩,谱写新篇。

小知识: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是指用专用的测向仪(机)去测定电波方向的过程。即猎狐运动员手持测向仪(机)去寻找隐蔽电台(“狐狸”电台)的过程。

无线电测向竞作为一项科技体育竞技运动,有它独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