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主办的环太平洋港口第二届清洁空气协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将在世博会后继续改造开发黄浦江沿岸,中游世博园的滨江景观带、休闲旅游带将向下游吴淞口、上游徐浦大桥延伸,让整条黄浦江成为充满都市特征的“市民之江”。
“市民之江”水绿结合
会上,上海市环保局和上海港分别向美欧亚港口当局、企业介绍了上海港继续进行重要转型的前景。黄浦江两岸的功能将力争转换成以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生态居住为主,改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建造活跃的公共活动绿色岸线,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形成水与绿的南北滨江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带,让黄浦江成为“市民之江”。
上海港港口管理中心主任肖风解释,将以大块的绿地、连续的亲水平台、错落有致的商贸用途建筑体现“市民之江”的理念。
黄浦江的上中下游都将由一定规模的沿江绿地和引向江边的楔形绿地组成开放空间,绿地宽度一般为50米至100米,最宽处为150米至200米,具备生物多样性。
沿岸将由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水上巴士组成便捷的公共交通网,并连接绿地的步行系统,通往各滨水活动中心和城市的其他特色地区,以提高滨水区的可达性。还将结合滨江用地的特征,使防汛设施上具备多样景观和亲水。
沿江、临水建筑今后将顺应黄浦江的蜿蜒走势,设计创造能够反映上海城市风貌特征的、具有强烈视觉效应的外观。
各段开发逐渐推进
黄浦江沿岸现有的建设项目大多是为了举办和配合世博会,但上海多年前就提出了黄浦江整体开发改造的方向,因此在世博会后,中游世博园的滨江景观带、休闲旅游带将向下游吴淞口、上游徐浦大桥延伸,其规划和分段任务相继明确,纳入了上海市重大工程范围,由市政府全面领导,由专职的黄浦江开发企业负责推进。
“全线不是同步开工,而是根据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由城市的核心、中心地带先行启动,其他区域逐渐推进。有些项目其实已经建成,比如浦东的陆家嘴(600663,股吧)绿地、长江口1000米长的滨江湿地公园。”
据悉,除黄浦区、浦东新区正在建设世博园区,虹口区、徐汇区也积极开发黄浦江沿岸地区。虹口区主要是围绕着新建国际客运中心改造北外滩,徐汇区则提出了“南外滩”或“新外滩”的概念,该区还抢先改造紧邻世博园区的日晖港,启动徐汇滨江绿地一期工程。
徐汇区自日晖港到徐浦大桥全长8.4公里的沿江区域已被分成几个单元,都将建成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徐汇区和上海申江集团各出资5000万元设立了徐汇滨江开发投资建设公司,负责搬迁现有工业企业,打造休闲文化、文化艺术、自然休闲等3个区域。
航运功能适当保留
黄浦江上游、下游的开发改造涉及许多上港集团(600018,股吧)的公用码头和沿岸企业的货主码头。根据杨浦区、宝山区、浦东新区的规划,将保留一部分岸线的生产、装卸功能,其中,中石化高桥公司的码头需要频繁进出原料和产品,中石化高桥公司比较重要,生产不宜受到影响;上港集团的张华浜码头、军工路码头都是该集团集装箱经营的主力,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较好的铁路配套条件,集输运优势明显。这些大型码头基于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不可能一下子废除。
黄浦江上游河段与江浙两省的河网相连,上游码头需要为江浙两省提供服务,而且上海建筑业所需的黄沙、石料,几乎100%依靠黄浦江输入。预计黄浦江沿岸今后连绵的绿地、亲水平台将不可避免地穿插着一些码头。
上海港港口管理中心主任肖风强调,上海“城以港兴”,能够从早期的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城市,黄浦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港是典型的河口港,黄浦江直至20世纪末还承担着大量的航运功能。历史是具有延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