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党建 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17/10/19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2

近年来,特别在2015年上海市委出台“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推行机构改革以来,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精心打造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睦邻中心——百姓家门口的会所,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开展社区共治自治,牢固树立“党建惠民”理念,统筹资源逐步探索形成“4234”睦邻党建体系,精准对接百姓需求,营造“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多姿多彩、其乐融融”的睦邻家园。

构建党组织联动协作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优化街道党建联盟分会党建资源配置,街道以睦邻中心为圆心,按照地域就近原则,建立了4个睦邻党建片区,每个片区下辖4-5个居民区党组织,吸收10个左右驻区单位党组织、3-4个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与此同时,在睦邻片区内部优化睦邻片区党建促进会、睦邻片区党建服务分中心两个载体,促进片区实体运转。

睦邻片区党建促进会负责协调睦邻党建片区内居民区、区域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之间的党建联建、协作交流、服务群众等工作,由街道处级干部担任会长,吸收公安、城管等职能单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以及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共同担任会员。依托睦邻中心建立的四个片区睦邻党建服务分中心,统一设有党建服务接待室、党员谈心室等功能区域,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建活动场地、红色电影展映等服务,构建便捷的睦邻党建服务圈。

多种载体的共同联动,使一些原本因找不到驻区单位而“单打独斗”的居民区党组织有了更多的党建帮手,有效提升了睦邻片区党建服务能级,化解了“停车难”等一批困扰居民区的难题。

舒兰居民区是商品房和老公房结合小区,据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王绍兰介绍,居民区特点是人员居住分散,881户居民分别居住在7个小区,小区面积都不大,其中一个小区有176户居民,但只能停16部车子,“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经常有居民为争夺一个车位与物业、业委会、居民产生纠纷,成为小区不和谐的因素。

2015年,第四睦邻片区党建促进会成立,围绕共建共享睦邻家园,定期共商共议。居民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停车难问题提上了片区议事平台,没多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竟然”得到了圆满解决。在第四睦邻片区成员单位杨浦体育活动中心和杨浦卫校的帮助下,居民区和这两家单位建立了错峰停车机制,小区一下多出了100多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2016年下半年,北横通道工程延吉区域段正式启动,在延吉新村街道和工程指挥部牵线搭桥下,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北横通道新建工程Ⅳ标段与延吉新村街道开展“党建联建”工作,并加入到街道第四睦邻片区党建促进会成为一名新的成员。

工程前期,由于需要进行道路侵占,压缩了友谊新村部分住户的门前空地,使得其中一楼的部分住户晾晒衣物成了问题。片区党建促进会主动搭建平台,组织项目部与群众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终通过提供使用便携式可移动晾衣架,解决了实际问题。作为片区党建成员单位,项目部主动为区域内居民多做实事,友谊新村是一个老旧小区,多处下水管道堵塞造成污水外溢,项目部党组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赶在汛期来临前帮助居民疏通管道,解决燃眉之急。

多渠道找准群众所需

睦邻中心是“百姓家门口的会所”,服务项目要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第四睦邻中心运营方——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通过挖掘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组建形成睦邻家园居民自治理事会,听取居民意见,根据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社区议题来设计开展项目。同时,通过参与延吉新村街道睦邻党建片区促进会,建立与居民区、驻区单位等基层党组织的联席会议机制,了解各基层党组织及其服务对象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内容。

“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这些年来街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议事协商机制。在居民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中,通过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组团式联系服务、睦邻延吉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渠道采集民意诉求,将共性需求转化为协商议题,将议题提交睦邻家园居民自治理事会、片区党建促进会、区域化党建联盟分会等议事协商平台共同商定,再经由街道审定项目,最后由街道党工委统筹资金、组织施工,并对项目实施效果开展满意度征询,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据645弄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刘月芬介绍, 居民区2015年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于“老年人防跌倒俱乐部”项目,为独居老人家中卫生间安装扶手,方便他们起身、防止跌倒。2016年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于在小区广场中设立睦邻议事亭和睦邻议事长廊,为社区百姓提供一个遮阳避雨的场所,同时也为百姓提供一个能共商共议家庭事、社区事的地方。

通过片区党建了解居民需求,实施项目也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和拥护。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有关负责人举例说道:“原来开展健康讲座、医疗义诊,需要自己跑医院、拉居民,现在通过党建促进会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居民区党总支了解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然后通过与周边社区医院、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系,将二者对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很多居民感叹有专业医疗背景的党员进社区提供服务,在家门口享受实惠,这样的党建项目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项目。”

营造居民区睦邻文化

睦邻文化不能只局限于睦邻中心,更要走进居民区,街道通过推进楼组党建,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帮困救助等系列公益活动,推广睦邻自治公约、睦邻文明公约,引领和弘扬“公益、善治、温暖、开放”睦邻文化新风尚,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据介绍,延吉新村社区开展楼组党建已十多年,围绕“思想引领、行动示范、服务凝聚”的目标,从开展党建示范楼创建、居民自治楼组创建等途径入手,将党的触角深入楼组、深入家庭,切实发挥党组织聚人气、暖民心的作用,引领推动睦邻文化、睦邻精神从睦邻中心向楼组、向居民区延伸。

控江路645弄居民区26号楼住着一对盲人夫妻,生活本就较艰难,后来丈夫被查出得了肺癌,更是雪上加霜。楼组党员骨干知情后,主动发动楼组内住户,发动睦邻中心工作人员和活动人员为盲人夫妻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开展楼组党建的同时,街道还做实驻区单位党建项目认领,于2013年成立街道党建联盟分会,实现便民实事项目认领和资源双向需求对接。2016年,社区39家驻区单位党组织、15家社会组织共认领并落实了6大类94项服务项目。

控江路645弄居民区党总支通过片区党建促进会平台,与驻区单位、学校实现对接:与延吉个体协会建立共建联建机制,将服务送到居民家中,党员志愿者每季度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入户理发,每月在睦邻议事亭开展磨剪刀、量血压、配钥匙、修小家电等为民服务;小区板报达人和片区党建共建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共同策划小区黑板报,营造“睦邻家园”建设的宣传和文化氛围。

目前,街道正按照区委“睦邻家园”建设思路,从“党建引领、文化再造、自治治理、平安宜居”四个方面全面推进“睦邻家园”建设,重点打造延吉四村、延吉七村、控江路645弄3个示范小区,形成有特色、有亮点的睦邻景观和睦邻文化,并逐步向其他小区推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