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社区精细化管理开辟新途径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18/08/21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科技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手机媒介为创新社区治理、建设新型社区提供了机遇,为社区治理“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四平路街道及23个居民区通过互联网+、手机媒介建立“创全指挥群”“大调研群众”“居民区党建群”“网格巡视群”“市政管理群”“啄木鸟群”“楼组长群”等各类“微信群”约110个,以“微信群”为平台,通过“指尖上的互联网”形成了社区多元化治理新格局,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拓宽社区服务管理、社区事项公开和居民互动渠道,有效发挥社区居民的参与,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

社区治理“快速化”

“微信群”的建立使社区管理更加注重工作节奏和工作细节,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精细化管理,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创建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比如,“创全指挥群”和“市政管理群”,群内的人如发现社区环境治理死角、安全隐患等“短板”问题,即可通过“随手拍”,以照片形式发至群里,群里的相关职能部门就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快速组织处置。“网格巡视群”网格员每天在街面小区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拍照上传至平台,平台就会立即生成派遣单派遣给职能部门处置,同样在居民区建筑装潢垃圾“日产日清”中,居委干部在小区巡视发现有建筑装潢垃圾、大件垃圾后,拍照发至群里,环卫作业会立即派遣车辆到点清运,通过在群里互动回应方式,实现了社区“短板”问题处置的“快速化”。

参与更加“多元化”

以往社区工作采用多是垂直化的管理方式,如今通过“微信群”这一平台,吸纳了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楼组长、社区单位等多元力量,社区治理大家参与。

比如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面对小区零散型的志愿者,缺少凝聚力,且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需要每家每户上门通知,费时又费力,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建立了“我爱吾村微信群”,目前群员达到100多人,由居委干部任“群主”,每周四开展“环境整治日”活动,在群里发个微信,大家准时到指定地点集中,听从号令,参加“环境整治日”行动。在“睦邻家园,精品四平”、“睦邻楼组”建设中,各居民区通过“楼组长群”宣传发动,开展楼道整治,“睦邻楼组”创建,把典型示范楼组通过照片上传群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居民区已创建了130多个“睦邻楼组”、“睦邻党建楼组”,在居民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文明创建再出发”中,四平路街道通过“创全指挥群”平台快速发布信息,让所队办中心、社区单位、各居民区、居委干部直观快速地了解创全信息,并积极参与到创全中来。同时,各居民区还通过自己的“创全微信群”迅速传递街道信息,通过在线互动,鼓励多方参与,协商共治,引导居民从“需求者”转变成“志愿者”,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创全工作和社区治理。

工作更加“常态化”

大调研大走访以来,四平路街道建立了“大调研微信群”,及时将市区信息、调研工作提示、问题清单、问题处置情况等在平台发布,使大调研工作持续深入有效开展。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中,街道通过“居民区党建群”及时将党和市区委的声音、党建工作提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项目征集、活动安排及时推送到微信平台。各居民区党总支再将相关信息推送到自己建立的“党员群”,形成了线上学习的良好氛围,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化为生动实践,把学习教育落实到日常化。

比如:居民区换届选举宣传、应对台风、文明创全、微心愿认领、党员志愿者活动等社区服务方面,微信平台逐渐成为基层党建日常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了党组织、党员与群众三者之间能够点对点互动交流,做到了沟通交流“零距离、零时差”。

随着“微信群”的普及,如何进一步发挥微信平台正能量的作用成为常议的话题。以互联网+社区治理为突破口,把街道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宣传途径转移到微信群上来,着力打造线上宣传阵地,提高办事服务速度,让微信成为政府和群众有效沟通的“传话筒”,促使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由单向运行转变为双向互动,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系的“桥梁”。

四平路街道已对各类“微信群”进行梳理,明确了居民区各类“微信群”群主由党总支委员、居委干部,以及党员骨干担任,加强统一管理,把舆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组织中,畅通民情民意渠道,及时解决居民诉求,传递正面声音,拉近党群距离,提高居民的满意度,把微信平台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社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