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川北的居委为何要亮灯到晚上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9/9/6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晚上8点,中州居委会灯还亮着。

“小刘,我来借轮椅了,之前电话预约过的。明天想带老母亲去一次医院。”居民王先生行色匆匆地走进居委。“实在不好意思,那么晚来拿。最近单位太忙,我这也是刚下班。”王先生又不好意思地补充道。“没事,阿婆身体最重要。明天你陪医,更要辛苦了。”居委干部刘晓佟一边说,一边让王先生做了借用登记。随后,王先生顺利借到了轮椅。

在大多数居民的印象中,居委干部的上班时间应该是早九晚五。一旦下班后,准备去居民区开个证明,此时居委干部已下班;吃完晚饭,想去活动,却发现小区活动室已经关灯;需要办理一些事务,居委却已无人可以咨询……如今,这些事儿在咱们四川北路街道都不是问题,因为四川北路社区内所有的居委会都上起了“夜班”——为老百姓亮灯到晚上8点半。根据《虹口区居委会“全岗通”服务规范》,居委会应确保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都有工作人员接待,为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有办事需求的居民群众提供规范的服务和咨询,使居委会真正成为全年无休的为民服务窗口。

为此,川北街道将所有居委会工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延长为:周一到周五:8:30-20:30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 8:30-16:30

一个居委会只有7名居委干部,他们在白天就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晚上再延长3个半小时工作时间,会不会负荷太大?从居委会的夜间值班记录来看,由于晚间的特殊性,值班干部主要面临三种求助情况:

第一种是电话咨询求助

这种情况最为常见。来访电话往往是帮困政策咨询、小区事务咨询。值班人员一般答疑解惑,告知来电者申请条件、流程等。

第二种是现场服务求助

晚上时值上班族下班,正好方便来居委办理一些受理类事务。比如,办理居住证前有一个环节,就是需要先到居委做半年居住登记。下沉到居委的人口协管员往往每周三晚上居委值班,很多需要办理居住证的上班族会在这个时间来居委办理。有时候,通过预约申请,人口协管员还能提供上门办理的服务。

除此之外,在这个时间段中,上班族还会来办理孕妇联系单、儿童打疫苗注册等事项。由于值班人员往往只有1-2名。这就意味着,值班人员必须做到“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一人在岗、事项通办”, 将计生、综治、养老等多个条线业务都能受理,这样,前来办事的居民就可以不再跑一趟。

第三种是应急突发求助

这是最考验居委干部应变能力、处置能力的挑战。应急突发的情况往往五花八门、各种惊险。有房屋报修的情况,比如公房漏水等。理论上其实应该由居民自行向物业报修。但很多居民仍然习惯向居委报修,由居委请物业上门。即便在晚上,接到报修电话后,值班居委干部也会和物业一起上门查看情况。在极端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可不是一两名居委干部值班了,而是要全员扑上,危棚简屋、老弱病残是他们特别重点关注对象。 在中州,居委干部刘晓佟还遇到过78岁独居老人晚间因为胆结石突发疼痛求助的情况。小刘二话不说,就打了120急救电话,随着救护车将老人送到医院,并在医院陪护了好几天,直到老人转危为安。小刘说,中州由于是老小区,老年居民数量较多,很多独居老人发生不适,第一反应就是寻找居委干部。晚上值班遇到的救助,往往可能拯救了一个生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居民习惯这个时间段来居委办事。下一步,街道还将探索“1+1+X”模式,加强居委夜班的值守力量。其中,第一个“1”,指1名居委会工作人员,由居委会统一安排,轮流上班;第二个“1”,指1名社区党员,包括居民区党组织党员、社区在职党员、居民区驻区单位的党员等,以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等形式参与;“X”则是依据居民需求,向社区或驻区单位招募的专业化志愿者,如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由居委会根据居民预约,协调安排服务时间。 

在四川北路社区,由于老旧房屋比较多、困难群众比较多、老龄化程度又高,居委干部的工作难度可能要比在一些成熟的大型商品房小区要难做。正因为如此,咱们的居委干部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服务。

居委夜晚的一盏亮灯,对于居民来说,更是一盏“心灯”,照亮生活,心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