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与20位“游客”一道,在宝山区月浦镇乘上一艘小艇,同游阳盛河。透过河面清波,隐约可见鱼虾,两岸满目新绿,不少人悠闲地在柳下垂钓。艇上“游客”,其实都是月浦镇居民;这艘小艇,每周一、三、五都会载着22位居民游河,观赏宝山区“科学治水”后的水岸新景。
几年前,河道还是宝山区百姓心中的一种“痛”。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宝山的河道环境却迅速恶化。黑臭的河水,令夏天经过的路人以手捂鼻。有村民这样描述:“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浇水灌溉,90年代鱼虾绝代,千年之交垃圾成灾。”为此群众怨声载道,上访投诉不断,河道问题一度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
从2002年开始,宝山区委、区政府痛下“还清水河道于民”的决心,持续投资16.27亿元,对辖区内998条河道进行全方位治理,采用了生物、化学等多种科学新手段。转眼7年过去,河还是这些河,但污水变回了清流。现在,区委、区政府仍经常接到关于河道的群众来信,不过批评投诉变成了表扬感谢。
美人蕉、空心菜“移栽”水上
在上海大学旁的汇丰河上,记者看到的景致颇为特别:微风中,一排排陆生植物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摇摆。宝山区水务局的专业人员解释,这是运用生态浮床植物技术治理水环境的一项措施:陆生植物“移栽”水上,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为河道治污。
全长1710米的汇丰河,过去因为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和菜地污染源直接排入,又黑又臭,鱼虾全部绝迹。2005年,宝山区水利局请来市农科院环科所专家会诊,决定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治水。当年5月,工程人员以泡沫、海绵为基质,拼成两条1700米长、1米宽的生态浮床,然后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将美人蕉、香根草、空心菜和水竹苗栽到浮床上。这些植物的根系,可以把水中的氮、磷等吸收或吸附,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经过五六个月的生长期后,将植物收割,也就把它们吸收的污染物给移除了。短短几个月,汇丰河水质明显改善,水中高锰酸盐等化学物质含量和生化耗氧指数都达到了本市地表水质标准。
很多污染严重的河流,单靠河泥疏浚、边坡修整、清除水障等常规的工程方法,并不能有效改善水质。在2004年启动的中小河道整治中,宝山区引进了科技治水新方法,先后在汇丰河、向阳河等十多条中小河道设置生物浮床,效果显著。
微生物菌种直接消灭污染物
宝山区科学治水的又一新招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河水中的苯、甲苯、油脂、粪便等,直接“消灭”污染物。他们虚心求教专家,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并与一些企业合作,向河中投放微生物菌种、生化制剂。在一些村河宅沟中投放的微生物菌种,在污水中快速繁殖,将污染物大量吞食,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因为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河道治理部门还在一些河中投入底泥污化剂、固化剂等,对底泥做矿质化处理,限制或减少其中的污染物向水体释放。
宝山的段浦河,整治前河道淤泥深度超过30厘米,藻类大量繁殖,属于重度富营养水质,被测定为劣V类水。投放微生物菌种和食藻虫、水生植物后,如今段浦河全线河水透明度达1.2米至1.5米,为三类水质,部分河段甚至达到了二类标准。
修复生态链强化自净能力
家住月浦镇沈家桥村的金红娟前不久给宝山区政府寄去一封信,感谢政府“又做了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在信中,她这样描述了自己村子里现在的河:“河道宽阔顺畅,河面波光粼粼,河坡整洁有序,河岸绿树成荫,已成为广大群众生活和休闲的好去处。”
治理容易护理难,7年多的治理固然取得了好效果,但要保持河流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恢复河道中的生态链条,强化河道的自净能力。宝山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说,金红娟写到的河面、河坡、河岸,正是河道生态链中彼此依赖的环节,需要不同的“绿色护卫”。
他们将部分河流的水泥护岸桩改成木桩,因为木桩有利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在0到1.5米的浅水处,种植了荷花等“挺水植物”,还在河道护坡上覆盖草皮,在岸上种植乔木和灌木———水生、沼生、陆生植物结合,形成层次丰富又浑然一体的“绿色长廊”。对居民们来说,这是清新宜人的休闲场所,对河流本身,更具有生态意义,“绿色长廊”不仅保证了水系的畅通,还能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形成对河道水体的第一层保护。从长远看,地表的水质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宝山人在科学治理998条河道的同时,还完成了对全区75座深井井水的切换,使129平方公里内的23.5万村民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