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宝山的烈士陵园,前来祭奠的人开始多了。
刻着一个个烈士名字的墓碑或者无名烈士的碑前,都被摆上了黄色的小花。无论有名、无名,他们的英名与事迹,都刻在这座城市的生命里。
回望,是六十年留给我们的财富;精神,是六十载赠予我们的信心。打开城市记忆,看见城市变化,照亮城市未来。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正面向更广阔的航程。
他一个人,寻访了亲历解放上海战役的100多位军以上老首长,包括李耀文、华楠等8位开国将军;他一个人,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史料文物,所征集的数量占到整个上海解放纪念馆馆藏的80%。
但他却说,他不是一个人在寻访。
他就是宝山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朱晓明。2004年9月上海解放纪念馆筹建时,他任筹备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今年2月,他因筹建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中央党史研究室授予“2007―2008年度全国党史部门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此称号的上海仅两人。
在上海解放60周年的今天,朱晓明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5年来第一次讲述上海解放纪念馆背后的故事。
“欢迎您!上海来的客人”
解放特刊:为什么您一直坚持说,自己并非一个人在寻访?
朱晓明:我们筹建团队的每一位同志都做了大量工作,应该说这实际上是集体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寻访过程中,我代表的远不只是我自己。在那些当年亲历解放上海战役的老首长、老战士眼中,我代表的就是上海,是上海人民要建一座纪念馆来永远铭记那段红色记忆的决心。
解放特刊:激励您坚持寻访了这么多老首长、老战士的动力,就是这种希望铭记那段红色记忆的决心?
朱晓明:是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一组组史料,都是无声的语言,它们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前辈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历史。这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一个党史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都在驱使我、鼓励我,要把这段历史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展示出来,告诉更多的人。我自己已经记不清,在征集这些史料文物的过程中,有多少老将军流了眼泪。我也一次次地受到感染,不知多少次泪湿眼眶。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3月13日下午3点,迟浩田同志约我到他家里,听取筹建上海解放纪念场所的情况汇报。出乎意料的是,那天他竟在门口迎候我,握住我的手说:“欢迎您!上海来的客人。”
解放特刊:要采访迟浩田上将,应该是费了很大劲吧?
朱晓明:的确。我通过热忱支持上海筹建纪念馆的一位老战士,又辗转了几人才联系上他。但采访那天,他非常亲切,原本工作人员说一般采访不超过半小时,可我们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
迟浩田将军说,解放上海战役是解放战争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每当想起那场战役,他就深深怀念与上海人民并肩战斗的日日夜夜,特别怀念那些为解放上海英勇牺牲的战友。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上海;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上海的今天!之后,他欣然写下了“上海解放纪念馆”的题名。
最难忘的,是一封平凡夫妻信
解放特刊:寻访中哪段经历最让您铭心刻骨?
朱晓明:你可能想不到,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对平凡夫妻的书信故事。解放上海战役打响时,两人同在中国人民***第29军87师,但彼此难以联系,只能偶尔通信。丈夫渡江参加战役前,给不知道是否还安然活着的妻子写了一封信,说已经准备好要贡献他的“一切给这一战斗,为了永久的和平与幸福”。他确实这样做了,写信后的第五天壮烈牺牲于月浦阵地。噩耗传到妻子耳中的两天后,信刚刚寄到,此时,已是阴阳永隔。
这封信现存于上海解放纪念馆中,丈夫叫张勇,妻子叫胡兴野。捐赠者是胡兴野的女儿沈鸽兵。信的内容我反复读过,到现在都能背诵。
解放特刊:那这封信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朱晓明:这封信被发现的过程也很打动人心。胡兴野后与张勇的战友成婚,沈鸽兵就是他们的孩子。捐赠时,沈鸽兵告诉我,母亲一直有个珍藏的小盒子,平日里谁也不能碰,大家都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直至母亲过世,清理遗物时才发现里头就是这封信以及张勇的战地日记和立功奖状。沈鸽兵说,母亲并不避讳和张勇叔叔的这段感情,相反,两家人还常来常往,逢年过节联络问候,情谊已延续几十年。
解放特刊:听得出来,这一件件解放上海战役的见证物对您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晓明:每征集到一件见证物,对我都是一次震撼,一次教育,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再举个普通的例子。为上海解放纪念馆捐赠史料文物最多的,叫吴文桂,当时是中国人民***第33军政治部民运队队长。我六上北京采访她,她则“倾其所有”,全家所有珍贵的史料文物统统捐赠,而且还努力为我要采访的一个个对象牵线搭桥。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民运队在当时是做什么的。他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做战勤工作,比如要征集战斗器材、粮食等,还比如要掩埋战地上的尸体。吴老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民运队的一位女同志要执行掩埋尸体的任务,那是5月底的上海,天气开始热了,尸体烂得快而且量大埋不过来,可这位女同志却咬牙坚持住了,一天两天三天……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最后昏倒在现场。这样的巾帼英雄,怎能不让我深深为之动容!
他们帮我叩响,通向历史的大门
解放特刊:要寻访这么多解放上海战役的亲历者,对您来说是不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朱晓明:可以这样说。参加筹建纪念馆的担子很重,但领导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又给了许多帮助。筹建上海解放纪念馆的近两年中,我每天都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先理清思路,想想要怎样尽可能地完善史料文物的征集。而且,每次寻访,每次征集,我都认真做笔记,半年来笔记就达50万字。
不怕你笑话,每天晚上休息前,我都在床头备张小纸片和一支笔,有时半夜梦醒想到些什么,就赶紧开了台灯记下,生怕第二天睡醒时就忘了。不知不觉,这样备忘用的小纸片,我足足积累了1000多张。
解放特刊: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最近编辑出版的《记忆1949》一书中,您参与整理的稿件就近20篇,应该与这些丰富积累大有关联吧?
朱晓明:没错。纪念馆建成后,我的寻访仍未结束,至今还在继续。四年多来,我先后联系、拜访了当年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100多位军以上老首长,包括李耀文、欧阳平、华楠、朱耀华、肖选进8位开国将军,还有许多亲历解放上海战役的老战士及其家人。他们对党的真诚、对事业的忠诚,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要用自己的满腔热忱来记录、还原解放上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帮我打开的,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他们帮我叩响的,是一扇通向历史的大门。
2006年5月,上海解放纪念馆开馆,填补了解放上海战争纪念场馆的空白。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近30万人次,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历史深处、感悟人生真谛、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筹建工作的参与者,我感到很欣慰。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理应珍惜!60年前的红色记忆,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