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申惠芳是天平村绝对的“囡囡”。用她的话说:我的根和魂深深地扎在天平村温暖的土地里。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2800多亩可耕地,13个村民小组,530户农户,1900多名村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村民们一度过着守土过日,靠天吃饭的日子。1995年,40岁的申惠芳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就任当晚,申惠芳睡不着,走到屋外,眼前,是寂寥的田野村落,耳边,是乡亲们亲切的嘱咐,“囡囡,看你的了!”申惠芳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这一干就是13个春秋。
致富路上:不待扬鞭自奋蹄
家里一口一田就是富,申惠芳坚信,有人有地,尽心尽力,天平村能富!她亲自带着村民数次往返山西,引进树种和酸枣苗,自己动手搞嫁接,聘请有技术的种植能手指导,终于开发出了甜度高、水分多、口感脆的冬枣新品种。1000亩的果园里生意盎然,累累果实在风中摇曳,成为那一年天平村最美的风景。这么多年来,村民们想富,盼富,积聚了太多太久的渴望,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收获的喜悦。现在天平村的冬枣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果园,每年旺季时客商络绎不绝,最高的时候,一斤冬枣卖16元,成了村里来钱的“拳头产品”。“
自此,天平村的经济结构实现了从单一的农作物向农牧副业多种经营转移。在镇农业公司的支持下,天平村投入了50多万元种上了300多亩冬枣、果桑、红心猕猴挑等,经过精心培育,以丰产进入市场,供不应求,增加了村里的经济效益和村民的收入。2006年引种的20亩金橘盆景基地,全部挂果上市,市场反响热烈。在现有土地中规划出500亩,先后开辟出以“特色”打头的精品水果、南方花卉、出口金鱼、无公害蔬菜以及供港猪场、奶牛场等种植养殖基地,形成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一时间,天平村成为人们竞相热议的“上海近郊经济”。
“村子,就是村支书的事业。”来不及咀嚼创业之初的欣慰,申惠芳日日夜读,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审视天平村的现在和未来。这位习惯于展望前路的村支书敏锐地体悟到:农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依靠各种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的聚合作用,加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调整。
申惠芳在村党支部会上提出新的工作方案,以石太路以南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战场”,争取政策扶持,争取邻村兄弟单位的合作,利用本村“超大农业集团”的企业优势,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光是食用菌种厂,几十个菌菇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等国,仅2007年就有800至1000万美元出口订单。
同时抓住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乘势而上,采取多渠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服务业、工业,把一、二、三产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村里先后引入了热处理厂、制冷设备厂、菜菌菇加工出口企业等8家私营企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放大资源积聚效应。建成一个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集老年娱乐活动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和合作农场管理中心于一体,形成一条产供销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村子的功能升级。
积累,反哺,拓展。天平村的经济发展呈现良性循环,通过两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从不到400万元发展到今天超过3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1995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08年的11400元。
去镇里开会的申惠芳很愉快,天平村的排名已逐步攀升到了全镇三甲之列。她寻思着:富了,还要让村民们的日子再多点福呦。
惠民路上:不为彼岸只为海
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集体经济的壮大为村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奠定了经济基础。村“两委”班子统一了思想:共同致富,还要共同享福。照着城里的样子,建设新天平村!申惠芳的目标是“壮有所为,老有所依,弱有所慰,残有所靠”。
宏图的第一笔是改善硬件,提升生产、生活水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基本福利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让村民从中受益。建起了全区一流的村级敬老院;总投资400余万元,翻建“天平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铺设两条村级白色水泥路,修建“天平农贸市场”;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农田设施建设,为村民生产保驾护航。
第二笔,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改善民生。村民合作医疗费每人补贴150元,65岁以上的村民自负医疗费用村里全额报销。农业收入的50%作为村民共享收益分配到村民手里。农民退休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对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每年重阳节给退休老人发放慰问品。每年支出资金5万元走访困难家庭。福利企业每年投入10多万元资金,用于支付残疾人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想方设法帮助村民就业,把村双困家庭、下岗人员推上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目前,村民就业安置率达到98%。
只要有空,申惠芳最喜欢做的就是到村里的角角落落去走一走,看看各个热闹地儿,踩踩新马路,吹吹裹挟着麦浪和果香的清风,而一路上最动听的伴奏便是村民们亲亲热热的呼唤:“囡囡”、“妹妹”、“惠芳”、“阿芳”,似乎这个村支书就是他们家里的一份子。每每此时,申惠芳都是朗声答应,顺便问问情况。有一次去市里发言,申惠芳说起这段,用了一句话:民间有情况,民间有情意,抓住两者才是抓住了为官的真谛。
为官路上:不畏浮云遮望眼
天平村的天平,曾经摇摆过,但很快平衡了,而且历久弥坚。老人们都知道,是那13年的账本定了人心;年轻人则更习惯于说是“亮底”工程。2002年10月,一些村民堵在村委会办公室讨说法,村里这几年集体经济发展得那么快,调整土地收益共享标准的事却迟迟不动,是不是钱都被村干部花掉了?为了特色果品销售的事忙了好几天的申惠芳闻言心碎,自己这些年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连家也顾不上,结果却闹这么个“嫌疑犯”,真想撂下担子不干了。
第二天早上,申惠芳家的门缝里突然掉进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惠芳,我相信你不是那种乱花集体钱的人。”申惠芳的眼泪刷地落了下来。她和村干部把村里合作农场经营13年来的帐目张贴公布,并复印成小册子送到村民们手中。账目上详细列出了每年口粮田、承包田、果园等方面的收入,以及当年的收支情况。各个项目都清清楚楚,收到多少、用了多少、用在哪儿、还剩多少,把库存的集体资金的用途设想讲明白。
看过账本的村民们无不心悦诚服,打心眼里钦佩这位磊落大气的“当家人”。熟识她的老人们到现在还骄傲地说:“咱天平村的囡囡,经得起拷打。”
对申惠芳来说,这次风波确实是一次拷打。她仔细地反省,干群之间的信任裂痕到底症结何处?农民群众最为朴素,也最为务实,许多时候,他们衡量一个干部的标准,就看你是不是持之以恒地大公无私,是不是坚定不移地带领他们致富。要赢得群众的信任,首先要信任群众,要敢于“亮底”!
于是,村委会进一步提高了村务公开透明度,村里的建设项目、重大事情的开展,都要向党员大会通报,向户主代表大会通报,征求代表们意见,资金使用等都上墙公开。
亮底之初,有村干部提出:到底有没有必要把工作底和家底全都亮出来?对这个问题,申惠芳的态度非常坚决:不但要亮,而且要全面地“亮”、彻底地“亮”、真心地“亮”。村党支部向党员亮工作底,村委会向村民亮家底,党员向村党支部亮思想底,村民向村委会亮心底。党组织的工作底党员清楚了,党性意识更强了;村委会的家底村民清楚了,主人翁意识更强了;群众对村支部、村委会工作满意了,对村干部支持更多了。最重要的是,村民的诉求渠道畅通了,老百姓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凡是涉及到老百姓和村里发展的事情,一定要让村民参与”,成了天平村不成文的规矩。有一次,为了土地收益分享金,村民的想法很多,村“两委”班子一方面把天平村长期以来按整体产业布局和市场要求来安排种植,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情况向村民们说清楚,一方面广泛听取村民代表和各种植小组的意见,最后投票表决。不但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全村的民主管理机制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碰撞中,日渐成熟。申惠芳这条不成文的规定,给“建设和谐新农村”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13年来,申惠芳用执着和勤勉践行着“带村民们奔小康”的承诺,用担当和忠诚坚守着“用我一颗心拢起百颗心”的誓言。2007年,52岁的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临行前,她细心整理了30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体会,写了一篇发言稿,最后一句是:农村不仅是希望的田野,更是下一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