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领导参与《市民与社会——对话区县委书记》节目,谈“十三五”规划,答市民提问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5/11/19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记者 曲姗姗)


“我们住的小区什么时候能旧改?”“四川北路商业街会变成什么样?”……11月17日,在上海广播大厦多媒体制作中心,区委书记吴清和虹口市民直接面对面,畅谈虹口未来发展。这是由SMG东方广播中心和上海发布联合主办的《市民与社会——对话区县委书记》节目,旨在共话虹口“十三五”规划,解答居民提问。

节目现场气氛活跃,一开始,主持人秦畅就快速提出十个问题,提问内容从鲁迅公园、下海庙、1933老场坊、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文化,到甜爱路、犹太难民纪念馆、虹口足球场等虹口著名的旅游景点,甚至连人气最旺的七浦路、霍山路大饼油条夜排档等地也都一一问及。吴清对虹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虹口经过过去几个五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的发展,城区环境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未来五年,虹口还要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增强发展动力,力争挖掘和建设更多宜游的景点。

在与现场观众互动环节中,虹口市民提问踊跃,围绕虹口经济发展、城区建设、旧区改造、交通优化、四川北路商业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看法,吴清都一一进行了回应。吴清说,“十三五”期间,虹口还要在旧区改造、文化虹口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将虹口打造成为上海一个有创新活力、文化魅力、绿色低碳、和谐安全的中心城区。

对话摘要

旧区改造:要推进也要保留文脉

市民:请问嘉兴、提篮桥和川北地区的老房子什么时候可以拆迁?

吴清:旧区改造是一件大事、难事。大家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尽快搬到新居去,住上现代化的房子,或者是有现代化设施的房子。而城市发展一定要有城市的记忆、历史的沿革,最好每个年代的印记都能够留下来。这两者怎么平衡,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

对于一些社区的危棚简屋,一定要拆除;对于二级以下的旧式里弄,条件比较差的,将来也在旧改范围之内。但是对于条件较好的新式里弄,包括一部分有价值的旧式里弄,因为处于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可能还需要保留,比如多伦路和提篮桥的一部分建筑。

风貌区的旧改是难题,但并非无解,需要和专家、企业、市民、上级政府一起研究,争取找到一个共赢的路径。对于有保留价值的石库门,能留的还是要留下来,因为这是上海的记忆,但同时也要改造、修缮,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提出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实行拆、改、留、修并举的办法。同时探索不同的方式:房子留下来、人可以迁出去,或者是房子留下来、人留一部分迁一部分的模式。

旧区改造是有步骤、有计划的。虹口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重要的居住大区,过去是中心城区里面旧区改造任务比较重的地方,现在依然如此。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就拆了大量的旧里和危棚简屋,“十二五”到现在完成了约六十万平方米左右的旧区拆迁。“十三五”期间,我们争取完成五六十万平方米的二级以下旧里改造。

四川北路:从条状商业街变商业街区

市民:我住在四川北路,在下一个五年,区委、区政府对四川北路有什么规划?

吴清:四川北路是很多虹口人感情的寄托,因为它曾是上海三大商业街之一。今天四川北路还是一个市级的商业街,只不过传统的模式受到冲击。此外,近年由于旧改、新的城市副中心、电商的冲击,四川北路的人气没有以前那么旺。“十三五”期间,一方面将通过旧改复兴四川北路的商业和商务气氛,现在正在建设一些商务楼宇。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现在年轻人的新需求,争取把这里从条状的商业街打造成一个商业街区,利用好支马路资源,从过去的商业街变成商、旅、文、体多功能融合的街区。

四川北路的独特优势是它的文化含量,这里将来不仅仅是买东西的地方,也不仅仅是走走逛逛的地方,而是综合性的消费和文化体验的地方。

沿河慢行系统:枕水的文艺浪漫

市民:虹口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有三条水系,而且相互交叉的区域。水系旁边是各种各样的特色建筑,能否打造沿河步行的旅游线路?

吴清:虹口水系发达,8个街道都有水,都是黄浦江的支流,这些丰富的水系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也是将来的旅游和休闲资源。

但是眼下这条水系不能完全走通。我们已经在打造一个慢行系统:以四川北路横浜桥为起点,可以沿着俞泾浦走到音乐谷,俞泾港、虹口港、沙泾港三条河流交汇在这里。这条路大部分已经通了。

后面一段就是从音乐谷到黄浦江,也修了一部分的步道,到明年就可以从黄浦江边沿着虹口港、俞泾浦再走回到四川北路。这样的慢行系统体验非常好,希望各位市民朋友将来都有机会这么走一走。

另外我们也考虑在北外滩滨江地区打造步行系统,可以在北外滩商务区中间步行走通。

金融服务业:集聚效应推动创新创业

市民:虹口目前金融资源集聚,怎样利用优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做出成绩?

吴清:虹口“十二五”期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产业也在升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金融服务业在发展。我们现在聚集了一千两百家的金融服务机构,其中有不少也是金融机构出来的创业者。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为科技创新、创业培育非常好的土壤。这些年的发展中,虹口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资本,所以我们在下一步上海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希望能够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我们即将推出更多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一是聚财气;二是聚人气;三是孵化器、加速器。特别是聚集人才方面,在上海出台了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之后,我们也第一时间推出二十七条人才政策,其中有详细的支持人才在虹口创新创业的政策。

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盘活各类资源,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把资源最大限度地配置好,做出自己的特色。希望把园区、校区、街区、社区都利用起来,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虹口有自己的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