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啦!又获奖啦!上周五,从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好消息,在所有272项(人)授奖名单里,咱闵行共有61个项目获奖,比上年度又增加了21个项目!其中自然科学奖有2个项目获奖,技术发明奖有13个项目获奖,科技进步奖46个项目获奖。
17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科创闵行又创佳绩!
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单位分别斩获17个一等奖。
7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件发明专利,科创闵行,基础雄厚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03家。2017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1476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813件,占专利总量46.1%;专利授权量达83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152件,占授权总量37.8%。
2017年1月,位于零号湾的上海联合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正式启用;
2017年4月,位于莘庄工业区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
2017年10月,闵行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目前,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闵行分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均已正式运营。2017年,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共有401宗项目挂牌,总交易额3600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于2017年运营至今,已累计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9561件,作品类著作权登记560件。另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咱闵行的科技活动人员已有38749人,201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459.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7。
“1+2+3+4+5”,东西南北中,科创闵行,共赢未来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闵行将建设形成“1+2+3+4+5”系统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功能集聚区构架。
“1”是形成一个核心。即形成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基本框架。
“2”是聚焦两个着力点。一是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标志的科技支撑力显著增强;二是以优势产业集聚和新兴产业崛起为标志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3”是实现三区融合发展。一是大学校区技术支撑和科技成果本地化应用功能明显增强;二是紫竹高新区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三是社区商务配套和生活服务承载和功能明显增强,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4”是提升四大功能集聚。一是研发机构集聚功能。吸引和促进国内外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高端研发机构在“大紫竹”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的功能性平台;二是产业创新引领功能。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特色领域,依托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产业创新集群;三是成果转化承载功能。大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专业服务市场,着力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寻求体制机制突破,积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四是科技创业示范功能。引进和培育形态丰富、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优质创业机构和服务平台,吸引大批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资本在闵行集聚,打造上海最有活力、最优资源的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
“5”是聚焦五大重点区域。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推动“大紫竹”、莘庄工业区、南虹桥、漕河泾西区、临港浦江园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的功能定位更加明晰、产业基础更加雄厚、创新资源更加集聚,创新创业承载功能更加强健。
2017年12月,闵行牵手交大,未来三年,预计投入2.5亿元,共同打造医疗机器人产业硅谷!
2018年3月,闵行对接牛津大学,未来三年,闵行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将有大动作!
南部“大紫竹”地区,北部“南虹桥”地区,中部莘庄工业区、莘庄商务区,中东部漕河泾西区和东部临港浦江园区,闵行将根据本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立足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区块的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和科技资源分布现状,聚焦五大重点区域建设创新创业功能性承载区。
着力加快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加大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推进政、产、学、研、资协同创新,促进优质科技资源集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动创新要素支撑产业发展,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相信明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一定能看到更多闵行人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