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辖区治理资源多元,党建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五角场街道在市委、区委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主旨,服务保障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推动区域化党建、“两新”党建、睦邻党建“三建融合”,搭建起“街道牵头、党委协商、社区联动、楼道延伸”的四级联动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把基层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坚持当好社区治理“掌舵人”,把好基层建设“风向标”,建立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居民区党组织—楼道党小组”为四级网络的党建主体。街道用好针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等“五项权力”,推进城管、房办、绿化市容3支下沉队伍执法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区街协同、部门联动、系统施策、综合治理的新局面。
发挥社区党委议事功能。街道党工委以实效制度、实转平台、实在项目、实干队伍建设为抓手,层层压实责任。我们通过构建“两委三会四议”社区民主协商机制,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依托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两委”平台,召开街道党员代表会议、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党建工作暨区域化党建联盟街道分会扩大会议“三会”,构建起提议、商议、审议、评议“四议”民主决策闭环。
建立居民区“大总支”组织架构。着眼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领导居民区党组织建强“大总支”,发挥兼职委员作用,通过创建红色业委会、建立特色功能型党支部等措施,推动行政执法和区域多元力量下沉社区,将更多优质资源为我所用。
五角场街道机关干部参与小区封闭式管理测温工作。
夯实睦邻楼组党建基础。以“睦邻楼组”为撬点突破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探索楼组建设“党建+项目+自治金”组合管理模式。街道从制定楼组建设规范着手,楼组党员牵头带动居民楼组建设热情,形成“立规范,建队伍,促建设”的楼组微治理新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治理转型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起了“机制共商、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工作模式。
整合区域力量,共绘发展蓝图。街道党工委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我们在社区委员会下设立创新创业、文化、宜居、公益、商圈发展等五个专业委员会,由区域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担任主任,定期召开专委会,聚焦专业议题精准议事协商,陆续出台创新创业、睦邻家园、文化社区等7项专项规划。
深化睦邻党建,共建睦邻家园。在社区,我们精心打造睦邻家园体系,坚持党建带群建促社建,辖区内7个睦邻中心均建成党建服务站,在32个居民区全面覆盖“红色港湾”功能室,在睦邻楼组、社区花园、河道长廊等公共空间引导社会组织与社区群团成立社区规划在地共创小组,共商共议公共空间微更新、社区生态微活化、居民自治微改造,孵化自己心中的“美丽家园”。
坚持抱团发展,共创睦邻街区。在街区,街道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主导成立大学路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职能部门、小区业主、商户代表、街区物业等不同利益共同体组成,共同商议制定街区管理制度规范,形成“政府—管理方—商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协商中凝结共识,助力“网红”街区焕发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近年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城区更新改造等挑战,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发挥政治功能,推动行政执法和区域多元力量下沉一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街道党工委着力加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建设工作,成立党建联盟街道分会物业和业委会专委会,探索建立“工作指导站”等平台,推动业委会“七步管理闭环”,实现“三驾马车”同频共振。
街道党工委将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民生实事的重点工程,发布全市首张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地图,便于小区业主“按图索骥”;培育全区首家电梯加装社会组织,和居民区一同找好楼道“带头人”,通过自治协商努力解决“最底一层楼”难题。
街道党工委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发挥“百脑汇”议事堂民主协商作用,破除高档小区创智坊与老旧小区国定路580弄两个社区之间的围墙,及时响应两个小区及周边群众因上班、就医等需求产生的互通互联呼声,打开居民“心墙”,建成“睦邻门”。“睦邻门”案例入选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近期,“睦邻门”实现破墙透绿等升级改造,推动街区间更好地开放融合。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牢牢抓住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更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为建设“魅力五角场 创智新家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