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护航“救”在身边——长海路街道开展夏季应急救护培训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0/09/01 发布时间:2020-09-28 浏览量:13

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增大,气压低,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期,同时也是中暑、溺水、烫伤、电击等突发状况的多发季节。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技能,提高群众面对突发灾害、意外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长海路街道红十字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海报、展板、宣传折页发放等形式在线上、线下进行广泛宣传及报名。为了方便在职人员和企业一线员工,街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特别开设救护员培训“周末班”,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进商区,让更多的市民学习掌握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7-8月份共计开展群众普及型培训和救护员培训5期,每期两天,共120人参加了培训。

1、救护培训进企业

在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新生院济人学堂副院长、区红十字会应急教研组组长苏娜老师,以现场模拟的方式教授了心肺复苏术(CPR+AED),演示了从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患者病情、紧急呼救、实施CPR心肺复苏、清理患者口腔异物、打开气道到口对口人工呼吸、配合120急救医生完成转运救治的全过程,使参训员工真切体会到帮助他人保住生命,留住健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高了一线员工在紧急状态下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2、救护培训进工地

建筑工地是安全风险较高的场所,高空作业、强体力作业等情况较易造成突发事故,在建筑工地开展救护员培训,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救助能力,意义重大,街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进中建八局建筑工地,将急救课堂送到一线。来自市东医院急诊科医生、上海市红十字会注册师资吴焱老师为大家生动讲解了救护的基本知识,包括判断意识、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内容,还特别教授了创伤的止血与包扎方法,包扎考验的是救护者的耐心与动手能力,不同的部位也需要不同的包扎技巧,在老师的示范和亲手实践中大家掌握了创伤止血与包扎的基本方法。

3、救护培训进社区

在政府路街道红十字服务总站,救护师资通过理论讲授、情景模拟与实操练习相结合,向学员们教授了心肺复苏(CPR+AED即心肺复苏术及体外除颤仪)、气道异物梗阻(海氏急救法)、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例如,当食物意外进入气道,可能导致严重的气道异物梗阻,如果阻塞物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窒息、昏迷乃至死亡。老师现场演示了救助方法:让伤者低下头,拍伤者的肩胛骨中间的背部,“拍五次没有效果,就要用到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通过现场模拟练习,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准急救部位、摆对姿势,感受气流冲出气管的感觉。 

4、救护培训进商区

在上海各大商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将极大提高现场急救的成功率。在街道红十字会的沟通协调下,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国华广场一楼大厅安装了“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同时救护师资还对商场的管理人员、保安和商户进行了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让员工了解AED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冲上去,为有需要的人把握好宝贵的黄金4分钟。

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课堂上,学员们认真学习,积极互动,相互实操练习,老师对学员们操作不到位的地方逐一进行指正,让大家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培训最后,经过统一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学员们取得了良好的的成绩并获得证书。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红十字运动和应急救护工作有了更深刻认识,懂得了作为“第一反应人”,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为生命争取时间,面对突发灾害事件如何为伤病者的应急救护提供有力保障,增强了防灾避险意识,提高了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传播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红十字人道救护理念。

长海路街道辖区内“AED”分布表

单位           地址

街道红十字服务总站    政府路82号

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翔殷路505弄3号

国华广场         闸殷路1555号

上海市基督教沪东堂    国和路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