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海市委办公厅收到一封“外来娃娃”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信。这个名叫黄茜的小朋友在信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是宝山区通河四小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的爸爸妈妈都被称为农民工,所以我以前都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今年暑假,爸爸告诉我说,开学就可以到上海公办学校读书啦!我当时半信半疑,因为我跟爸爸来到上海这么多年,根本没想过有这等好事。……终于盼来了9月1日,我发现许多和我一样的孩子都走进了这所美丽的校园。新学校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我就像一只小鸟欢快地飞进丛林。……我永远不会忘记上海给了我们这个同样绚丽的舞台,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昨天,本报记者去了黄茜小朋友的新学校。
开学已三个月,宝山区通河第四小学从暑假开始的校舍翻新还在继续。“这个周末,一定得用铝合金窗把阳台封起来!”校长王新伟手指一幢四层楼高的教学楼,“要不然,新来的孩子一跑到阳台上,就激动地蹦跳着往下看,看得我们老师心惊胆战。”
王新伟说的“新来的孩子”,是本学期开学新进校的400名农民工子女,他们如今在通河四小接受着和上海本地学生一样的教育。当然,招收“外来娃娃”的学校,要面对的显然不只是“给阳台安装铝合金窗”。
“最爱新学校的理由”
通河八村的居民楼中,有几幢白色的小楼,高高的校门上,刻着一行大字“通河路第四小学”。好几次,7岁的刘思敏跟着从工地上下班的爸爸走过这里,总要盯着那些字专心地看。今年9月,她如愿进了这所上海的公办小学。
为帮助农民工子女就近进公办学校就读,从今年暑假开始,庙行镇政府就四处筹款,最终投入1400万元支持通河四小改建、增员。学校新建了一幢教学楼,购置了一批多媒体设备和教具,还新聘了20名教师。为了不影响本地学生的教学经费,镇政府额外拨给每个“外来娃娃”每年1500元的“生均费”。
庙行镇政府分管通河四小的申玉芳,至今对今年4月开始的招生工作记忆犹新。小小的庙行镇,镇域面积5.89平方公里,但因为地处城郊结合地区,有近3万流动人口,其中不少是“外来娃娃”。为了让这些家庭知晓学校的招生通知,庙行镇干部和通河四小的老师们挨家挨户发“传单”。
“传单”一出,咨询电话马上成了“热线”,“我们大概接到了1000多个”。不少家长反复来电,要确认“是不是真的”。
两荤一素的午饭、操场、花坛、绿色黑板,问起最爱新学校的理由,新走进通河四小的400位“外来娃娃”欣喜不已的细节,全是城市孩子早已习惯了的,这让上海的老师们感慨。孩子们的开心自有充分理由:几条马路之外的“场北民工学校”,是他们原先就读的地方,一层楼的砖瓦房粗糙地涂着白油漆,水泥砌出的长方条涂上黑油漆就成了黑板;教室外的水泥地是操场,唯一的体育设施就是砖块砌出的两座乒乓台。而这样的学校,却是“收费不菲”,除了上课的学费,课本、校服、春游都收钱,每年总要近千元。
[背景]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而解决他们同住子女的入学问题,是上海教育发展中一道新的课题。上海将切实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权益,作为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自2008年以来,市教委连续颁发5个文件推进这项工作,并于2008年启动了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民工同住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近年来显著提升,从2007年的57.1%,提高到2008年的74.36%,2009年秋季开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92.7%。
老师上课“一校两制”
当“外来娃娃”们“如小鸟般飞入”有绿色塑胶跑道、篮球架、足球场的操场,通河四小老师们的压力大了。
“他们的基础实在不好,开学摸底考,很多学生都只得了很低的分数,英语更加不谈了。”王新伟校长说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今年新转入的五年级“外来娃娃”计算“69减68”,竟是在草稿纸上画出69根棒子,然后划去68根。
由于外来务工者打工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功课,加上很多人文化水平有限,没法辅导,于是担子全落到了老师们身上。另外,这些孩子以前在老家或者民工学校上的都是“人教版”的全国教材,普遍不能适应“沪版教材”;而他们的家长普遍要求让孩子继续上“人教版”,学校只好“一校两制”分班教学,对上海学生教“沪版教材”,给“外来娃娃”上“人教版”教材。
开学之际,副校长、英语老师杨志琴犯了难――订不到足够的教材。“很多‘外来娃娃’临开学才决定来读书,而‘人教版’教材上海基本不用。”于是杨志琴到处托人,还自己动手给学生们“拷贝”英语磁带。
一节课的进度调整、一本教材的改变,放大到400名学生和8个班级,对于一所小学来说好比一次“巨变”。但镇里仍然坚持让王新伟搞一些“额外”的活动。成立于1995年的通河四小一贯以科技教学为特色,刚来校没多久的黄茜、王柯柯、师梦杨等“外来娃娃”都加入了“科技社团”,在实验室里制作承重模型。“做模型的材料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得再买,但对学生分文不收。”王校长说科技模型是个“烧钱”的活动,但她坚持这笔经费不能省。
[背景]上海采取了多项措施满足“外来娃娃”的入学需求。例如,鼓励公办学校放宽班额,采取整校招生、独立设点、独立编班、插班就读等多种形式,吸纳“外来娃娃”;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基本办学条件举办以招收“外来娃娃”为主的民办小学,同时为达到基本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搞设施改造,每校一次性拨款50万元,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委托这些民办小学招收“外来娃娃”,政府给予学校基本成本补贴,学校招收的“外来娃娃”享受免收学杂费、教科书费的待遇。2009年市教委按每生1500元标准予以补贴,比2008年的1000元/人增加500元/人,共拨付基本办学成本补贴经费1.5亿余元。
“外来娃娃”拿了全国奖
让王新伟欣喜的是,“烧钱”有回报。今年11月,王柯柯、师梦杨等在成都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学生科技模型大赛上分获二、三等奖。
“几个月前,他们还从来没听说过科技模型,几个月后,他们学会了用几张纸片拼搭出可以承重45克的‘桥梁’。”王新伟说,发现这些娃娃的特殊才能是学校的使命,而给他们参赛的机会,则是学校的理念――“尊重教育”:“给‘外来娃娃’尊重,将他们与上海孩子一视同仁,谁有能力,谁去参赛。”
这是“尊重教育”开出的第一朵花。
在通河四小,要不是记者去采访,没有人会讲“农民工子女”之类,老师们说,在这里没有“他们”、“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学校举办体育比赛、科技社团活动,让所有学生融合在一起。“通过融合,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接触不同人群、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宽容的性格。”在老师们看来,这些“外来娃娃”不仅是个体,还是城市新移民群体,从小的教育将对他们的未来、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过,学校的教育理想还是遭遇了不小的烦恼:今年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学生中,“外来娃娃”占80%,一些上海家长因此不愿把孩子送来。
“未来几年,估计还会是这个情况,将来的生源……”王新伟有点犯愁:“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源对学校的发展是决定性的。”
[背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上海多管齐下,增加城郊结合部和郊区集镇公办学校资源,2009年更启动了新一轮郊区学校建设工程。据预测,2009年至2012年,上海计划投入资金约88.7亿元,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项目272个。2010年是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市教委将继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收非上海户籍人口子女的比例,基本完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全市农民工同住子女将全部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