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灌口镇百花村一栋新盖的白墙灰瓦两层小楼,最近在当地出了名,有人专门翻山越岭跑来,就想亲眼看一看;来的时候带着疑问:“用拆下来的板房材料盖楼,真能行?”回的时候心里有了底,开始盘算是不是也这么盖自家的新楼。
“5·12”大地震后,都江堰建了9500套板房,共计180万平方米。板房,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大标志,让受灾群众得以暂时栖身安心。如今,随着一批批安居房建成和交付使用,占着大量农田的板房正陆续拆除。于是问题来了:这么多造价不低、质量很好的板房,才使用一年多,就这么一拆了之?拆下的板房材料如果当成废品卖,结果不难想见:买家会将外层的彩钢板拆走,而将中间的泡沫夹芯层扔掉。这不仅浪费,更将给山清水秀的都江堰带来白色污染。
怎么办?都江堰人和上海宝钢集团想出了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钢结构”,再地震也不怕
从百花村村口顺着小道往里走,记者看到了101号芮晓红家的新楼。小楼有着川西民居的风格,又透着清新雅致。进到屋里一看墙面,与传统的砖混结构没啥两样。芮晓红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房子好得不得了,开心。”
不过,当初得知自家新房子被定为试点、要用拆下的板房材料建造时,芮晓红觉得难以接受:“用那些彩钢夹芯板建房,能结实吗?全家人都犹豫。后来知道有宝钢这个大品牌做保障,我老爸才勉强同意。”
宝钢都江堰钢结构小区项目部主管工程师魏勇介绍说,这栋新房子180平方米,共使用约180平方米彩钢夹芯板做墙板、120平方米做屋面板。先砌好砖墙,外侧留出5厘米的空气夹心层,放一层厚度为7厘米的从板房拆下的彩钢夹芯板,再铺上钢丝网、抹上石灰。“小楼的寿命可达50年。”魏勇说。
由于墙体中间夹进了彩钢板,而彩钢板中间填充着泡沫夹芯,因此能很好地保温、隔热、隔音,房屋冬暖夏凉。去年7月新楼盖好,宝钢技术人员专门做了现场测温,结果芮晓红家的室温比村里其他村民传统结构房子的室温低了整整4℃,这下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新房子是‘钢结构’的,特别结实。上个月这里发生余震,虽然震感明显,不过我们心里很踏实,不怕。”芮晓红的母亲在一旁插话:“而且因为是‘废物’利用,我们家省了好大一笔钱呢。”
既节约,又避免白色污染
最早关注板房拆除问题的是当地政府。根据规划,大部分受灾群众将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陆续搬进新居,告别让他们终身难忘的板房生活。但9500套板房怎么处置好?去年年初,前来考察工作的成都市领导特地找到就在都江堰搞援建的宝钢集团技术人员,建议他们把板房建材的再利用,作为科学援建、造福都江堰人民的新课题。
宝钢都江堰钢结构小区项目部接到任务,马上展开调研。经过半年多测试和技术攻关,引进复合外围护系统的设计理念,实现了震区板房拆而不毁、“融入”乡村民居的目标,不仅防止了浪费和白色污染,新房子还全部达到了8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都江堰建设局副局长寇举安告诉记者,宝钢的这一创举还使施工更加方便快捷,造一栋小楼只需一个月,比传统房屋的建造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期待:从都江堰走向全四川
宝钢和都江堰人携手完成的这项创新,在全球范围都别无他例,很快得到了国际钢铁协会和国际锌业协会的关注。宝钢项目技术负责人杨涛介绍,在宝钢牵头组织下,两个协会先后派人到都江堰实地考察,给予高度肯定。而且,国际钢协和锌协分别出资10万欧元和3万欧元表示支持。都江堰市拨款120万元人民币,宝钢则义务提供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使当地农民只需出资三分之一便可住进环保坚固的新房子。
记者采访了虹口乡农民王贤如,他的孙女是当年大地震后都江堰出生的第一个宝宝――王震生。沾小孙女的光,虹口乡政府将试点房给了王贤如。得到国际钢协和当地政府资助,他家出的钱仅为每平方米500元。王贤如说起这事笑得合不拢嘴。
而芮晓红家三上三下的小楼,总造价21万元。如今已有人叫价60万要买,她当然不会动心:“这么好的房子,还是自己住吧。”
杨涛说,如果都江堰板房拆下的材料都拿来建新楼,可让6000多户农家受益。据不完全统计,全四川震区板房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如都能变“废”为宝,可造福多少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