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地处上海北部,长江、黄浦江在此交汇入海。北与江苏省太仓市接壤,是上海具有水运、轨道、公路、铁路、空运等联运优势的城区。区内集装箱年吞吐量450万标箱以上,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还是上海重要的能源基地,火电装机容量达480万千瓦小时,约占全市的1/4。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宝钢,耸立在长江沿岸。区内产业特色鲜明,是上海乃至国家的重要产业基地。
为迎接世博会在上海召开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步伐,几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力度,特别是通过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创新举措。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发展之路,为上海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打下了重要基础。
评定企业污染指数实施企业分类管理
作为上海市钢铁工业基地,宝山区曾是全市乃至长江三角地区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为此,宝山区环保局在过去数年中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做出了巨大努力。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主要平台,以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为重要契机,以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宝山区环保局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在环境管理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与创新。
针对区域污染企业面广量大、类别复杂的现状,宝山区环保局创设了基于企业污染指数的分类管理。在实现对企业环境行为综合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在高效利用有限环保行政资源的同时,以不同管理模式有效激励企业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为此,从2005年起,宝山区对占污染物排放总量95%以上的330家企业进行污染指数评定,通过定量评定给企业定性,把企业分成黑、红、橙、黄、绿五类,实施分类管理。对污染严重的“黑色企业”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施项目督办,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同时实施限批、限电、限信贷等限制性措施,强化企业环保意识,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环保整改积极性。对环境管理好、污染控制有效的“绿色企业”采取自主管理为主的管理形式,实施鼓励政策,给予优先发展的空间。
对企业实施污染指数评定,内容包括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和完善、污染物排放量、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等14项指标,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在评定的过程中,就政府管理和执法而言,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终端排放,而是要溯源企业环境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生产过程实施环保措施的全程跟踪,涉及企业与环保相关的组织、生产、污染物处理、排放的各个关节点,是对企业环保的一个全面评判。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要对终端排放负责,更要对生产过程中环境管理环节进行制度性强化,还要对排放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负责,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宝山区坚持对企业污染指数实行公开,以便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企业自我对照,有利于执法检查,有利于政府决策,也有利于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了解。促使企业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企业污染指数评定和分类管理以来,86家污染指数高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37家企业污染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区级财政连续多年保持二位数增长的同时,区域污染指数从2006年的4680点下降到2009年的3983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反向趋势。同时,通过污染指数评定和分类管理,一批环境管理水平高、环境责任意识强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网格色标环境管理强化环境保护协力作用发挥
宝山作为上海市重产业区,同时又是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区域,环境差异性大是其最大特点。根据其特点,宝山全面实施网格色标环境管理。
网格色标环境管理,就是根据区域环境状况不同,进行网格化划分,按照各网格内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环境功能和谐度等指标进行网格污染指数评定,并根据网格污染指数确定网格环境质量的优劣,分别用绿、黄、橙、红、黑色进行图表,实行“五色”管理。
网格色标图直观反映了宝山各网格环境状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时成为群众评判环境质量和购房置业的重要参考指标。也为宝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宏观决策和有针对性开展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依据。对黑、红色等污染较重网格,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限制项目准入等措施,对黄、绿色环境质量较好的网格实施优先发展政策。网格色标环境管理实施以来,宝山区大场、罗店两个传统化工产业区黑色网格被列入区政府重点任务加以综合整治,成功消黑。上海申佳铁合金厂、幸福摩托车厂、上棉八厂等一批对网格颜色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华丽转身成为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创邑·幸福湾、半岛1919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亮点项目;昔日的钢渣堆场变成湿地森林公园,成为吴淞口一景。基层乡镇在环境网格色标管理中,为网格“摘黑”痛下决心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工作成为压力大、投资多、任务重的工作之一。通过“网格变色”环保行动,极大提升了网格土地产业经济潜力,一大批长期困扰的环境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网格色标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环境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了镇、街、工业园区环保行政主体作用,全面整合市容、水务、建设、绿化等行政管理资源。“网格变色”成为环境保护系统工程的有力支点。在实施过程中,河道整治、绿化建设、截污纳管工程、道路扬尘防治全面展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环境面貌取得根本改观,环境质量加速上升。网格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6909.3下降至2009年的5825.4。全区共计150个网格中有83个网格120.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环境等级得到改善,其中消除七个黑色网格,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增加绿色面积4.79平方公里。区域环境网格迷彩般的版图颜色正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契约式环境管理实现区域环境根本性改变
宝钢坐落于宝山,宝钢的环境保护工作对宝山环境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宝钢集团把环境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宝山、宝钢如何实现环境目标下的双赢,双方在环境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从2005年起宝山区政府先后与宝钢集团、上港集团签订了环境契约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契约式环境管理”新模式。
契约式环境管理,使政府和企业间建立起环保合作伙伴关系,达成相互信任,实现共同目标,共同承担环保责任和诺言。成为环境管理中法制、行政手段的有效补充,双方坚持环境规划相互渗透,工作计划共同制定,围绕地方、企业环境和谐目标,对环境管理、项目建设、监测监控等工作实施菜单目录式管理,并实施效果跟踪。
契约式环境管理,充分发挥了特大型企业技术、资金优势,强化了企业环境自主管理行为,实现了大型企业环境目标处于可控范围,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宝钢集团在契约式环境管理框架下,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和地区环境和谐,相继完成了宝钢分公司烧结机尾除尘改造、不锈钢分公司中水回用、原料堆场防尘网、厂界声屏障等33个治理项目,投入资金达10多亿元。同时,在契约模式下,宝钢集团加大了对上、下游企业的环境要求,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为宝山整体环境质量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山区在环境管理上的不懈探索和实践,使区域环境面貌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提高,截至2009年10月份,区域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5.7%,比2005年高出10个百分点;2009年区域河流功能达标率比2004年上升了51.6%。COD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各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和上海市下达的“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宝山区环保局因创新出成效,一举摘得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环境管理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