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将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下午召开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活动媒体通气会上得知,上海市文旅局结合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组织开展全市活动,着力凸显“网络消费新时尚”“在线文旅新体验”“健康生活新热点”等活动特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为人民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78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全市78处文物建筑于6月13日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科学会堂和商船会馆两处文物建筑均是首次对外开放,也是今年“遗产日”开放的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目前还处在疫情期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此次免费开放增加了预约环节。“确保做到有序、错峰、限流,既满足市民群众参观需要,同时又满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表示。
今年“遗产日”采取了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加强数字化展示和网络化传播。围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两个主题,依托“文化上海云”和“抖音”两个平台,重点聚焦云展览、云展演、云课堂、云集市和云旅游等五个“云”,引导公众参与,凝聚社会共识,组织开展全市系列活动。
在“上海文化云”上推出的“专家带你赏文物”专题版块,将邀请包括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在内的七位业内知名文博专家录制文物鉴赏相关视频,向市民普及文物收藏基本知识,讲授文物鉴赏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竹刻鉴赏入门第一课》、《元青花赏析》等。
上海市文旅局将联合六个中心城区,共推出9条城市微旅行线上直播线路,遗产日当天将在抖音平台全程直播。微旅行线路包括黄浦老剧场群、杨浦滨江工业遗产、虹口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徐汇西岸艺术园区、静安苏河湾沿线以及长宁新华路风貌区等,涵盖了革命史迹、名人故居、工业遗产等不同类别。届时,建筑和历史领域知名专家将实地讲解,带市民从专业的角度云游文物建筑,感受历史建筑带来的经典与震撼。
借助抖音平台,今年也发起了“建筑可阅读”话题。此外,“考古上海”和“建筑故事”两大版块,汇集了上海历年来考古发掘的视频影像以及各区经典文物建筑的宣传视频资料,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了解上海城市历史,领略建筑遗产魅力。
“遗产日”当天下午,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将在虹口区多伦路145号举办“上海市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鉴定咨询的项目包括书画、陶瓷器、玉器杂项、钱币、古籍和名人信札等8个传统收藏门类。从2020年7月份起,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将作为全市第五家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机构,每周五下午面向社会开展常态化的公益鉴定咨询服务。
首届上海非遗购物节来了
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发挥好非遗保护在推动复工复产,促进社会消费,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催生新文旅新经济模式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总体部署,市文旅局于今年“遗产日”期间,正式推出“2020年首届上海非遗购物节”。
上海非遗购物节将于6月13日正式启动,一直延续到6月25日,它既是今年“遗产日”的重点活动,也是上海“五五购物节”、 上海文旅行业“五个一百”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届时,“文化上海云”线上活动平台首栏设“2020上海非遗购物节”专版,推出统一的活动标识,对参与活动的非遗店铺进行集中展示推介。这些店铺来自16个区、百余家项目保护单位、30多家中华老字号、上海老字号,多所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多家文创企业,以及部分结对帮扶地区的企业和传承人,近300家网店涵盖传统工艺、非遗美食、非遗文创等门类,汇集非遗主题产品上万款。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关注活动,市文旅局邀请了广受青年观众喜爱的京剧演员王珮瑜为“上海非遗购物节”作专题推广。
市文旅局与“抖音”合作,通过组织培训,支持和指导传承人建立账号、拍摄视频、开设直播、介绍技艺、销售产品;携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东家、东方网(海上文创)以及抖音等多家电商和平台,支持上海非遗店铺参与各平台专项活动,开展优惠销售。同时,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线下特色活动。6月13日,市非遗保护协会将举办2020上海非遗购物节线下活动开幕式暨“非遗宝藏”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启动仪式,美团平台将推出“非遗购物节”美食节直播活动(上海分会场),功德林素食、王宝和蟹宴、南京东路沿街各类美食等将非遗项目亮相活动,天猫平台将举办天猫家居趋势发布会。
非遗购物节特别策划“非遗+扶贫”项目。市文旅局与云南、贵州遵义等对口帮扶地区加强合作,将上述地区的相关企业、传承人的店铺总体纳入上海非遗购物节,并通过发放电商平台入驻指导手册、空中云连线等手段进行集中推流、促进销售。据统计,目前参与上海非遗购物节的近300家店铺中,有70多家店铺来自云南、贵州遵义等上海对口帮扶地区。
打造线上线下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今年“遗产日”依托“文化上海云”“抖音”等平台,深化“互联网+非遗”,拓宽在线文旅融合的“新体验”。
“我与非遗面对面”“非遗讲坛”等活动将在“文化上海云”推出,“dou是文化守沪人”话题将在“抖音”平台发起。这些活动邀请“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国家级传承人严蔚冰、“京剧”市级传承人严庆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团队等名家围绕居家防疫、京剧行当、创意开发等主题进行8场直播,邀请茅善玉(沪剧)、钱惠丽(越剧)、钱程(滑稽戏)、蒋道银(古陶瓷修复技艺)、高博文(评弹)、王珮瑜(京剧)、张军(昆曲)等百余名国家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以短视频互动的形式,展示非遗技艺,讲述非遗故事,普及非遗知识。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平台特别开设“非遗发现之旅”活动,在全市组织了8个区,精选10条非遗旅游线路以短视频形式进行线上展示,共涉及全市近80个非遗项目,60余个非遗旅游景点。
其中,浦东从鸟哨、绒绣、高桥松饼等项目着眼,娓娓道来,沁入乡愁;黄浦将聚集在市中心的大世界、老字号、美食店铺、传习所、民俗节庆等一网打尽;虹口以寻找儿时回忆为主线,带观众走进精武体育总会所在地,感受精武武术魅力和精神,通过传统节日习俗串联游走线路;闵行选取七宝和华漕,以体验区、传承基地、传习所为载体重点推介,七宝皮影戏、华漕漆器制作技艺和微缩古建筑营造技艺等平时百姓熟悉和不熟悉非遗项目均有体现;宝山线路沿着主干道沪太路一路行走,体验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罗店彩灯、罗店划龙舟习俗、宝山鮰鱼烹饪技艺、宝山寺木结构营造、罗泾十字挑花等众多非遗展馆和项目;嘉定以探寻非遗“技艺”、“美食”为切入点,由主播一路探访、体验、品尝,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金山围绕农民画、枫泾丁蹄和上海黄酒酿造技艺,让观众看后念念不忘……
“非遗发现之旅”短视频形式设计不拘一格,既好看又好玩,每条线路都有主播向导,既有感染力又充满代入感。
在“文化上海云”平台,市文旅局还将集中推出一批市区非遗保护重要成果的精选视频集锦,供市民观赏,包括39部“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的成果展示短视频、60部璀璨非遗《海派百工》微电影、10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程宣传片、国乐雅韵特别系列节目《魔都撞上张尕怂》等将亮相云端,让广大市民在线上体验高品质的非遗影像。
营造全民健身“新热点”
今年“遗产日”主题紧扣“健康生活”。市文旅局重点在“文化上海云”平台设专栏,聚焦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类项目,普及非遗在增强国民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预防治疗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营造全社会“参与非遗实践、共享健康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非遗讲坛”版块,推出一批健康知识讲座,邀请“针灸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练功十八法”“海派膏方”“朱氏妇科疗法”“内功推拿疗法”等项目传承人坐堂主讲,围绕市民关心的健康问题,普及养生保健知识。此外,观众还能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导览过程中了解相关内容和知识。
在“武林大会”版块,集中展示本市传统体育、中医导引等项目的套路演示视频,包括“太极拳”“卢氏心意拳”“迷踪拳”“形意拳”“船拳”等,力求讲解清晰、简单易学,适合广大市民和爱好者参考学习,强健体魄。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非遗项目和非遗传人积极发挥作用,助力非遗战“疫”。本版块将集中展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沪剧、越剧、海派木偶戏、上海说唱等精彩非遗文艺演出节目,展现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遗产日”期间,本市各区、各保护单位将推出演出、讲座、展览等精彩线下活动50余项。市文旅局将在“文化上海云”平台设“域精彩”版块,对上述线下活动进行信息发布和活动导览。
其中,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是每年“遗产日”前夕本市的品牌活动。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这两项活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6月11日上午,第十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将在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开幕,对公众免费开放,并持续到7月12日。同日下午,第八届国际(上海)非遗保护论坛将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这两项活动也将在“文化上海云”线上平台通过VR展示和视频点播形式,供市民免费体验和观看。由上海体育学院6月13日上午组织召开全国体育非遗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旨在探讨非遗体育与健康中国、学校教育和体育产业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