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是上海市重要的产业基地,烟尘、粉尘占全市排放的2/3,面对沉重的环境压力,宝山区为迎接世博会是如何确保环境达标的?为此,记者采访了宝山区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
依据区域环境状况
开展网格色标管理
“宝山既是上海市重产业区,又是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区域,环境差异性大是其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宝山区全面实施网格色标环境管理,这是宝山区环境管理的首创。”上海市宝山区环保局党组书记朱卫国自豪地说。
网格色标环境管理是指根据区域环境状况不同,进行网格化划分。按照各网格内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环境功能和谐度等指标进行网格污染指数评定,分别用黑、红、橙、黄、绿色表示,实行五色管理。
“根据宝山区环境状况将全区划分为150个网格,用五色进行表示,分别代表环境污染轻重程度。”宝山区环保局副局长韩婷介绍说,网格色标环境管理为宝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宏观决策和有针对性开展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依据。其中,对黑、红色等污染较重网格,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限制项目准入等措施,对黄、绿色环境质量较好的网格实施优先发展政策。
据了解,网格色标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环境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了镇、街、工业园区环保行政主体作用,全面整合市容、水务、建设、绿化等行政管理资源。网格色标成为环保系统工程的有力支点。
在实施过程中,河道整治、绿化建设、截污纳管工程、道路扬尘防治全面展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环境面貌取得根本改观,环境质量加速上升。
网格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6909.3下降至2009年的5825.4。全区共计150个网格中有83个网格120.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环境等级得到改善,其中消除7个黑色网格,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增加绿色面积4.79平方公里。
“现在,老百姓买房子一看网格色标就知道哪儿好。”韩婷说,网格色标图直观反映了宝山区的环境状况,成为群众评判环境质量和购房置业的重要参考指标。
评定企业污染指数
实行企业分类管理
针对区域污染企业面广量大、类别复杂的现状,宝山区环保局实施了基于企业污染指数的分类管理,以不同管理模式激励企业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对全区权重超过90%以上的330家企业进行污染指数评定,评定通过14个指标和4张表来综合体现。”韩婷介绍说,通过污染指数评定,规范企业环境管理,强化了企业环境管理的自主行为。同时通过总指数的变化,及时掌握区域环境保护的趋势,为决策提供服务。
据介绍,对企业实施污染指数评定的内容包括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和完善、污染物排放量、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等14项指标,以及“给排污企业一张对照表、给环保部门一张检查表、给地方政府一张决策表、给公众一张信息表”4张表,可全面客观反映企业的环保状况。
从2005年起,宝山区对占污染物排放总量95%以上的330家企业进行污染指数评定,通过定量评定给企业定性,把企业分成黑、红、橙、黄、绿5类,实施分类管理。对污染严重的“黑色企业”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施项目督办,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同时实施限批、限电、限信贷等限制性措施,强化企业环境意识,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环保整改积极性。对环境管理好,污染控制有效的“绿色企业”采取自主管理为主的管理形式,实施鼓励政策,给予优先发展的空间。
宝山区对企业污染指数坚持实行公开,以便接受社会监督。企业污染指数评定和分类管理以来,86家污染指数高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37家企业污染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区级财政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区域污染指数从2006年的4680点下降到2009年的3983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反向趋势。同时,通过污染指数评定和分类管理,一批环境管理水平高、环境责任意识强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实施契约环境管理
政企共担环保责任
从2005年起,宝山区政府先后与宝钢集团、上港集团等国有特大型企业签订了环境契约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契约式环境管理”新模式。通过契约形式使政府和企业“共推环保计划、共建环保能力、共担环保责任、共享环保信息、共营环保文化”,建立了政府与企业间环保合作伙伴关系。
“宝钢集团在契约式环境管理框架下,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和地区环境和谐,相继完成了宝钢分公司烧结机尾除尘改造、不锈钢分公司中水回用、原料堆场防尘网、厂界声屏障等33个治理项目,投入资金达10多亿元。同时,在契约模式下,宝钢集团严格了对上、下游企业的环境要求,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为宝山整体环境质量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宝钢集团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韩婷表示,契约式环境管理,一方面可以完善与钢铁生产相配套的钢渣处置规划,做大做强钢渣处置资质企业,确保钢渣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钢渣的无序流转,加强对下属有资质企业的监管,防止层层转包,流转失控;此外,加强管理和技防措施,采用GPS、跟踪拍照等手段,确保钢渣在宝山不落地。
据悉,2009年宝山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8%。2010年上半年优良率达到91.2%。2009年区域河流功能达标率比2004年上升了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