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生活好了,我才感到踏实———记罗店镇毛家弄村党支部书记谭祥弟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0

谭祥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目前家还住在农村。

23岁开始做生产队队长,到2006年担任毛家弄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一路走来,老父亲在他竞选生产队队长时的一句提醒,始终在他的耳畔萦绕:“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毛家弄村地理偏僻,又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经济上并不富裕,谭祥弟上任后感到肩头担子很重,可他没有退缩。

他带领班子直面困难,认真贯彻富农、惠农、助农政策,增强班子凝聚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此外,作为村里一肩挑的负责人,他还积极完善村民民主制度,结合村实际,细化、完善各项村务工作规章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行为……

当问到“觉得自己村支书做得怎么样”时,谭祥弟笑了笑说:肯定离老百姓的要求还很远,但是我会尽力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我才感到踏实。

上门讨租为了全村人的利益

由于毛家弄村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除了早些年就已经出租一些厂房的租金外,再没有闲置土地可以用来发展经济,单靠农业方面的收入提升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村民需求,怎么办?

经过班子仔细分析研究,在早前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土地使用费上动脑筋。这些外租的土地,很多合约都是前几届村两委班子手上签订的,由于合同期限太长,目前租金跟社会发展相比偏低。谭祥弟合计着是否能和企业谈一谈,把土地使用费往上提一提,这样村里可支配收入就能宽裕些,提高农民待遇也就有了保障。

只是,要在合同期内提高租金并不容易。有人说合约未到期,企业不会同意提高租金;有人说有些单位是在前面领导引进的,这样一来难免得罪人。可谭祥弟说,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得失,而是为了全村老百姓的利益,再大的压力也要干。班子成员思想统一后,大家又一起商量着制定了一套办法,针对不同用地单位制定了“标准一致、各有区别”的提租方案。

宝钢下属的二十冶是村里最大的用地单位,使用土地达到100亩之多,原来的年租金只有56万元,他从这块最硬的“骨头”下手,屡次带人上门去商量提租,一次不成就二次,二次不成就三次,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一轮轮谈判下来,年租金提高到了114万元,仅这一个项目就增收了50余万元。

在提租的过程中,有的企业托人找谭祥弟打招呼,甚至有的企业在谭祥弟带村干部上门提租时恐吓他们,叫他们“当心点”……面对这些困难,谭祥弟都一一克服了。他说:“这些提高的收入可以解决村里的很多实际困难,实事项目启动的资金也不愁了,村民才能得到实惠,我的心理也踏实多了。”

民生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谭祥弟常说:“民生问题关系到每户人家,必须要特别重视。村里资金有限,但是一定要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知道村里是想着他们的。”

今年4月22日中午,有位村民闯进他的办公室,情绪激动,一脚跨上窗户扬言要跳下三楼。谭祥弟保持镇定,在危急情形下竭力劝说来访者:“有什么问题下来好好沟通。”来人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情绪稳定下来。原来,这个小伙子前一天晚上上夜班,白天受到家附近企业噪音影响,无法睡眠从而情绪失控。他积极联系该企业情况,后经协调企业同意搬迁。企业搬迁后,谭祥弟又和班子积极协调引进新企业,一来一去,不仅噪音没有了,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有了提高,老百姓拍手叫好。

为了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谭祥弟还经常奔走于镇劳务所和社保中心,积极为他们争取就业岗位。而她的爱人却已经在家待业多年,儿子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沾到一点光。谭祥弟总是对他们说:“你们要靠自己,还有许多人比你们更需要我来安排工作。”

70岁以上老人生日表、90岁以上老人名单、夫妻平均年龄80岁名单……在谭祥弟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册子,上面有许多表格,记录着村里的各类情况。根据这些表格,总是在他们过生日、过节日的时候给予一份特殊的“惊喜”。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有105个,对于这些老人的生日,谭祥弟总是提前关照好村干部,或者有空的时候,谭祥弟也会主动上门,为老人送上慰问品,这让许多老人特别感动。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这些特殊的日子,谭祥弟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说:“也许我们做的只是一点点,可是老百姓看在眼里,就会觉得心里温暖。”谭祥弟的话得到了验证,老百姓说:“村里面想的真是周到,我们的子女有时都不一定记得我们的生日,可村里总忘不了我们。”

多看多听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谭祥弟在外面也买了房子,可是他坚持和爱人孩子都住在村里,他说这样就能经常走走看看听听,时刻了解村里面的情况。组织上把村子交给我,担子不轻,责任重大,一点也不能马虎。

谭祥弟有辆电瓶车,上下班、下村民小组、进入村民家里,都是骑这电瓶车。有人说:“这个书记一点派头都没有,连个车都没有。”可谭祥弟不在乎,他说:“四个轮子的车开不进农民家里,还是电瓶车好,又小又轻便,和老百姓也显得亲近。”

谭祥弟已经很久不种田了,可是23岁就开始做生产队长的他仍然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每年农忙时,他总是带着村两委同志一起帮忙。谭祥弟常跟班子成员说:“村干部要和老百姓一起干活,既是体验生活,也是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办法。”粮食一收割,马上就要烘干,否则容易发霉。村里为了节约成本,靠人力来干燥。每天下班后,大家就奔赴农场,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往往要夜里十点多才收班,而谭祥弟却总是那个最后走的人。

平时下班后,谭祥弟有时也去路边的“小菜场”买菜,和那些卖菜的老农民唠唠,听听他们的想法,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双休日,谭祥弟也不闲着,他常常在村里兜兜转转,而家里的家务基本都交给了爱人打理。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村里的情况,他还委托了几名退休的老同志,在村里走走,发现问题就记下来及时反馈给他。他有一本文件夹,里面夹着的信笺密密麻麻地记着每一个问题发现的时间、地点和反应渠道。谭祥弟说,这个方法很有效,村里那个厕所漏水了,哪家人家的出租屋乱扔垃圾,哪条道路上出了安全隐患,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他常说:“很多事情不能等老百姓来提意见,而是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在失与得、奉献与索取的天平上,谭祥弟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自己说的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谭祥弟说:“虽然距离老百姓的要求还很远,可是一定会遵守自己的承诺,继续多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多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