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前,最担心的是幼儿园;搬来后,最满意的是幼儿园!”早上8点,家住宝山顾村“好日子大家园”小区的张女士步行10分钟,笃悠悠把女儿送进扬波幼儿园,再乘地铁7号线去上班,“以前四代同堂,住在虹镇老街20多平方米的小房,如今两居室的新房宽敞明亮,幼儿园和医院等也逐步到位了!”
近年来,本市城市人口与产业布局不断调整,郊区学生数量已超过中心城区,占到全市学生总量的67%。本市通过加大投入、优质名校托管等举措,积极满足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在新家隔壁配套建起好学校。
配套学校应需而上
随着中心城区重大工程和旧区改造的不断推进,来自虹口、杨浦、闸北等区的动迁居民陆续入住宝山顾村商品房配套基地。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楼伟俊表示,按人口规模配置的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随着居民的陆续入住已经同步或提前交付。目前,扬波幼儿园、彩虹幼儿园、宝虹小学、新华刘行中学等新建学校都已招生,而且还为今后的招生名额预留了存量。
近几年来,本市在郊区新建的多个大型配套商品房基地中,有些基地的规模相当于半个卢湾或者静安,容纳居民数以万计。同时,根据城乡规划,市郊各区县都在进行新城和新市镇建设,如临港新城、嘉定新城、奉贤南桥新城、松江新城等,随着人口的集聚,就读学生数量激增。
配套学校,应需而上。为应对人口分布由内向外、由密向疏的移动趋势,本市大力推进城郊结合街镇学校建设。2009年至2012年,10个郊区县计划建设学校近300所。2010年新开办的89所中小幼学校中,浦东、闵行、宝山、嘉定4区共有75所,占全市新开办中小幼学校数的84.27%,且大部分处在三林、高桥、川沙、曹路、浦江、颛桥、梅陇、杨行、大场、江桥等城郊结合的街镇,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名校资源跨区嫁接
新建学校和幼儿园拔地而起,师资怎么样?管理水平如何?家长们既关心硬件配置,更关注软件质量。
郊区新建学校的硬件都是按最新标准配置,塑胶跑道、信息教室……现代化程度甚至超过不少中心城区学校。为满足入住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教育部门选派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小学校,到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新学校开展对口办学。
2010年秋季开学,黄浦区蓬莱路二小、华师大一附中附属新华初级中学、浦东模范中学等优质学校,分赴浦江、曹路、顾村等大型居住社区对口办学。
打虎山路一小受杨浦区教育局的委派,抽调精兵强将赴浦东曹路对口办学。据校长卞松泉介绍,曹路打一小学占地30亩,计划招生30个班级,师资队伍、课程由打虎山路一小统一安排。听说杨浦的名校来办学,虽然离今年招生尚早,但周边动迁户的咨询电话已经络绎不绝。
通过输入管理团队、优质师资与教改经验,实现了郊区新校的高水平起步。2009年,向明中学浦江校区开学,和其他动迁配套学校——荷花池世博幼儿园、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向明世博初中仅一墙之隔。世博家园的居民说,孩子们只需走几步路,就能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条龙”教育。几所学校的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在课堂感染力和授课质量等指标上,一些老师还获得满分。
多管齐下呼应热点
从2007年开始,本市进入人口生育高峰。与中心城区一样,郊区中心城镇和大型居住区内,最急需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园。
2008年,在郊区新增幼儿园,被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各区县提早落实全市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标准新建、改造了一批幼儿园,共实施幼儿园基建项目192个,占郊区实施教育基建项目的一半以上。仅2010年秋季开学之际,本市就新增57所幼儿园,解决了约3万名幼儿的入园难。
顺势而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配套服务郊区建设,为附近居民提供高品质、适销对路的职业教育,成为郊区教育需求的新热点。面对临港新城发展的机遇,市教委支持原南汇区征地5.2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将位于惠南镇的临港科技学校迁至临港新城易地新建。对接崇明县长兴岛造船基地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江南集团技工学校整体搬迁至长兴岛,就地培养大批焊工、数控操作专业的学生,成为服务于船舶制造业的高级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