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周周谈|从弄堂大学走向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潮人潮事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6/14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身在弄堂,心在天下。

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国共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因在危机中创立,前后办学六年,条件简陋,还被称为“弄堂大学”。正是这所身在闹市的学校,聚集了邓中夏、瞿秋白等名师贤达,激荡起五卅运动风云。

6月13日,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众说周知——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第二期开讲,当天的主题为“惊雷·潮头——中共创办的第一所高校上海大学的澎湃往事”,此次直播得到了上海大学的大力支持。

静安周周谈|从弄堂大学走向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潮人潮事

左起,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宣传主管谢瑾、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吴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讲师孙逊。 本文图片均来自静安图书馆

弄堂学府掀起革命风云

主讲作家吴越著有《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大学(1922-1927)》,在她看来,老上大的创办堪称传奇。

在邵力子、邓中夏、瞿秋白、张太雷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领导下,学校声名大振、开门办学,成为进步思想的传播地和改造社会的实践地,也成为全国高等学府的精神高地,因此吸引了诸多进步学生前来求学。

短短数年中,老上大成为一所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红色学府”,期间涌现了不少潮人潮事。

吴越提到,当时有两杆横幅常备校中,一杆是白色的“上海大学”,是上海高校运动的排头标志,一杆是红色的“欢迎出狱同学”,用来接那些被警局讯问、捉捕的进步学生回校。

此外,党员之间互称“大学同学”,团员互称“中学同学”,党的通知为“讲义”,称一个人是共产党员,则说他是商务印书馆的,因为两者的英文简称都是CP。

这所身在闹市的学校,发展夜校、识字班,走到苏州河边的外资工厂去和工人打成一片。“它的意义已经不止是一所大学,而是一个战斗堡垒。”吴越说,上大的学生白天是学生,晚上则是识字班的老师。

当时还有一句口号,“北有五四运动的北大,南有五卅运动的上大”,一句话道出上大与五卅运动渊源。

五卅时,上大出动了四百多人组成了三十八个演讲队,上大师生因领导全市民众与帝国主义搏斗而致死伤者近百人,被拘捕者达五百七十余人之多。

彼时,英文报纸一直跟进报道上海大学领导组织的五卅运动,上大校名People/'s College Of Shanghai声震中外,频繁出现在伦敦报端。

静安周周谈|从弄堂大学走向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潮人潮事

孙逊

上大的教授们

吴越谈到,身处弄堂是这所大学的一个特点,但最特别的还是上大的教授们。

在别的大学上课时,教授们点名、讲课,讲完后,皮包一夹就跑,“像是挣工分”,而在上大则完全不同。

比如萧朴生先生讲课,上课之前,他先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谈一阵子。打铃后,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下阶级与非阶级、唯物与唯心、功利与非功利这三个题目。讲完一个题目,即归纳成几个重点再重复讲一遍,并问同学们懂不懂,请同学提问,并一一解答。讲完后,他又复述当天讲授内容的基本精神,最后还要指出要看哪些参考书,并让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问题。

谈到上大的教授,不能绕开邓中夏。

1923年4月,邓中夏化名邓安石,出任上海大学总务长,在于右任挂名校长的情况下,实际主持工作,把老上大变成了造就革命人才的大本营。

吴越介绍,邓中夏特别强调“读活的书”,让学生走上社会,走入工厂,走到民众中,把学到的书本理论与现实现状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普遍进步很快。

说起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经常提到的是“红色学府”“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学校”等,而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宣传主管谢瑾则关注于这所学校的“教育风范”。

谢瑾介绍,学术演讲名流汇聚、博采众长、思想交融,是其教育风范的一大亮点。很多名人都来做过演讲,比如李大钊、廖仲恺、刘仁静、胡适、郭沫若、朱光潜、章太炎等。

而上大因地域限制等原因,没有办法建成文理兼收的大学,当时的学科设置注重于构建文科体系。

李大钊受于右任之邀来建校时表示,学校一定要建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可以说是开了大学讲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理论之风气,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独树一帜。”谢瑾说。

静安周周谈|从弄堂大学走向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潮人潮事

谢瑾

将历史搬上舞台

“100年前是当时的80后、90后老师带着00后干革命,而现在我们这代80后90后的老师带着00后的学生回望历史、致敬先贤。”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系讲师孙逊分享了自己与学生排演历史剧的故事。

2019年这一年,孙逊出演了《破晓之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中的陈独秀,之后不久又接手了上海大学原创校史剧《红色学府》的导演工作。

“我要演他,我就必须唤起我所有的身体机能,想他之所想,做他之所做,明白并体悟到这些老上大的缔造者是怀着什么样的信念而来的,初心是什么。”孙逊表示,经过这两个戏排演,他和学生乃至整个剧组成员,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整个排戏的过程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初心的叩问和信仰的洗礼,“此刻,我真正在思考如何把表演系的专业课和课程思政相结合了。”

百年岁月历经变迁,老上大最初校址——青岛路(现青云路)青云里,如今已是上海市第六十中学所在地,这里也有一部《红色学府—上海大学》。

第六十中学师资处主任黄雅娟介绍,在该校“肇英剧社”,先有教师剧社充分挖掘学校为老上海大学遗址这一红色资源,创编了微剧《红色学府—上海大学》,后有学生剧社再次生动演绎。

静安周周谈|从弄堂大学走向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潮人潮事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师资处主任黄雅娟(左一)

黄雅娟说,红色基因选择了这块土地,而我们又恰好在这块土地上办学,这种“得天独厚”是幸运,更是机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对师生最自然的教育资源。

其实,漫步静安,不经意间就会与烽火岁月中留下的革命旧址邂逅:幽静的弄堂深处,藏着曾经的秘密会议地点;繁华现代的闹市商区,环抱着众多历史名人旧居。

在深入“四史” 学习教育下,如何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成为静安红色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