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药箱走在故乡土地上 ——记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美乡村医生”严静谊

来源:宝山报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3

2010年初夏,严静谊以一名党员学生的身份从上海健康医学院毕业,来到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后,她又主动提出“带岗读本”的愿望,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经过3年学习获得本科学位证书后,在“娘家”挑起了重担。这是即将跨入“而立之年”的严静谊的一段成长经历,她始终记住自己担负的责任,她说:“罗泾是我的故乡,如今我在这里当一名医生,就应该更好地为父老乡亲服务。”

勤奋敬业 仁心仁术获得肯定

2010年,严静谊刚来到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就拜“上海市十佳乡村医生”马志芳为师,逐步熟悉社区居民情况,尽心尽职服务病人,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学毕业后,严静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输液、褥疮护理、中医理疗等技能,竭尽全力地为病人服务。

马老伯长期卧床,生了褥疮。正值夏天,创面大,异味重,严静谊一次次上门服务。见整个创面都在渗血水,严静谊不顾阵阵恶臭,俯下身子清疮敷药,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家属几次感动掉泪。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吵着闹着要从肿瘤医院回家。回家后怎么办呢,家属无奈之下向严静谊求助。当时严静谊正怀孕,看到病人家属无措的神情,二话没说就跟着上门服务,连续半个月一天也不间断。病人严重水肿,手上静脉根本找不到,严静谊就挺着大肚子跪在地上,仔细查找可以进针的地方。  

2017年春节刚过,严静谊在门诊时因搀扶病人时不慎受伤,右髋关节一度积液肿胀无法动弹,但她不想耽误工作,就借来轮椅坚持上班。此时恰逢旭辉小区一位老人骨折手术两周后需要拆线,为了减少往返大医院的麻烦,找到严静谊帮助。严静谊一口答应,马上坐上轮椅,让病人家属推着自己上门。这件事发生后,严静谊的“轮椅医生”美名就在病家传开了。

坚持创新 推行“四多”工作法

2014年9月,严静谊被派到金石社区卫生服务站当站长,组建了以她为首的家庭医生团队。

金石社区是一个新建的商品房住宅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海外居民,小区中病人之繁多,病情之复杂,对当年才26周岁的严静谊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好在年轻,让我有更多精力来应对。”严静谊说。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居民基础状况,严静谊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进行排摸,完善健康档案,有时一个晚上要爬好几栋楼,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这份努力没有白费,目前金石服务站已建档6571份,签约2290户。

底细摸清了,服务也紧紧跟上。58岁的退伍军人老张一年前中风,左侧手脚留下了后遗症,一直在市区各大医院间奔波,但血压还是忽上忽下,最后才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到小区卫生站。严静谊认真翻阅病史,仔细询问各种情况,很快发现老张不仅重复用药,而且药物中还有过期的!“元凶”终于被找到,老张服药开始正常,半月后过山车似的血压趋于稳定。事后,老张给严静谊送来了锦旗,逢人就说,家门口的“小医院”非常管用!

如今,严静谊已经在金石卫生站工作三年,她也带领团队,逐步建立完善了“多想一步,多看一步,多做一步,多问一句”的“四多”工作法。她和团队开通了“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每次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站内站外从未发生过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她还组织团队定期为居民清理家庭过期药品,站里站外,收获了许多感谢和赞扬。

乐于奉献 将医疗向社会延伸

难得的是,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严静谊还秉承大学期间的一腔热忱,热情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做了不少“份外事”。

2013年,在攻读大学本科学历时,严静谊就在带教老师带领下,共同指导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团市委一等奖。2014年,她受母校之邀,成为《乡村医生职业生涯》课程外聘老师,开展了一系列课程讲座。严静谊还参加了区红十字会师资培训,普及救护知识及技能。近四年来,她为宝悦、宝通、宝祥、上河苑居民,以及罗泾小学、罗泾中学开展了救助知识培训,为青岛啤酒厂、海龙石油公司、伯利休斯、合瑜电机等企业培训了两百余名红十字会救护师。

2015年,严静谊在一次参加与罗泾镇派出所的联谊活动中,对民警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从此每月固定两天,为派出所民警监测血压与血糖情况,并做好疾病及用药情况监督指导工作,被民警们视为好姐妹。

“我从小就梦想做一个医生,现在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严静谊不久前在入选“上海市最美乡村医生”名单以后说,“今后,我的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本领更大病人更加喜欢的好医生,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