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86周年 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的这两场活动为何引来关注

来源:上观新闻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2018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86周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牢记中华儿女英勇抗敌的壮烈历史,缅怀所有不畏强暴战斗到底的抗日英雄和爱国人士,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于1月26日开展了多项纪念活动。

当天,“一·二八淞沪抗战史”座谈会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召开,来自海峡两岸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一·二八淞沪抗战史”,展开学术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共上海宝山区委宣传部、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主办,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台湾政治大学人文中心承办。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云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抗战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坚决抗日的政治主张,领导上海市各级党、团组织和群众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斗争,声援和支持浴血奋战的前方将士。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列,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特别是以工农商学为基础的义勇军队伍,纷纷来到淞沪前线,为保家救国,与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箪食壶浆、生死与共,表现出他们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凸显了他们为民族自卫而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操。上海进步的文化界始终坚持抗战、支援前线、开展以抗日救国为内容的文化活动,是抗日救亡运动的生力军。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烽火岁月里诞生的中国抗战文化,以其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有力武器。

同济大学唐培吉教授认为,十四年抗战有两个淞沪抗战,一个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一个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二者之间应该有区别,一·二八淞沪抗战,是否应该叫上海保卫战?保卫战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这个城市的军民,可以说是孤军奋战,拼死要保卫这个城市。这个特点,一·二八抗战是符合的。保卫战另一层意思,是经过这个城市的军民浴血奋战,最后把这个城市保全下来。一·二八淞沪抗战做到了这一点。能不能把一·二八淞沪抗战改名为上海保卫战,这个名词更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段炼认为,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宋庆龄依然发挥着旗帜的作用,她的特殊身份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敬仰,无论是走上前线慰问抗战将士,还是设立国民伤兵医院救治伤员,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宋氏家族的成员有着不同的政治立场。然而,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逐渐捐弃前嫌,众志成城,在两次淞沪抗战中表现尤为明显。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吴海勇认为,一·二八淞沪抗战对聂耳创作《国歌》有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其音乐风格的转型,在1931年,聂耳对自己的音乐已经有一个转型的期待。他反思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思自己的艺术之路,认识到艺术如何才能长远地走下去的深刻问题,意识到艺术只有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他真正开始思考怎么做革命音乐。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杰对瑞士日内瓦国联档案馆藏中日冲突档案史料的生成、数量、类型及形态进行了全面梳理。这些档案主要涉及“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尽管这批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历史价值,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发掘整理这批资料,对推动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研究以及推动二十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史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党史馆主任王文隆认为,我们可以把一·二八淞沪抗战放在国际视角这一层面来审视,战争是一个点,但是可以扩散出去的面非常广,不光在国内,人心震动,在国际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和平众望所归,但是不断有国家在挑战和平的底线,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在这样的国际视角下看一·二八淞沪抗战,可以启发我们更多对这场战争侵略本质的认识。

国防大学讲师韩洪泉认为一·二八淞沪抗战,可以从三个视角加以观察,首先是军事斗争的视角;第二是救亡运动的视角;第三是精神文化的视角。从一·二八抗战一直到今天,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胜利七十多年以来,“一·二八”作为凝结着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一·二八”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王远义通过研究认为,蒋介石即便在抗战初期,仍然没有下决心抗日。他的问题是责任担当何在?今天纪念这场淞沪战役,我们要看到西方人怎么在欺负我们,帝国主义怎么在抛弃中国,最重要的我们还要让日本人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历史的基本史实,日本人要感到羞愧,要认罪。

复旦大学余子道教授认为,要把一·二八抗战放在中国十四年抗战全过程当中观察,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过程当中观察,在中国十四年抗战当中,一·二八淞沪抗战是局部抗战过程当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战役。它前承九一八抗战,后接一连串历史事件。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说,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役,是中国打响的第一枪。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史”座谈会举办的同时,1月26日上午,《东京审判中的东吴精英》展揭幕式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来自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行知二中的领导和专家、学生100余人参加了揭幕式并观展。

1946年,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中国共有17人参加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其中有10人是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校友。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东吴大学校友的杰出贡献,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的历程。本次展览共分两个部分:一是“以国家的名义”展示了参加东京审判的东吴精英的爱国主义精神。参加东京审判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校友,包括参加东京审判的10位校友,参加国内审判的5位校友。他们以国家的名义,对侵略者进行了审判;二是“精英成长的秘笈”,重点回顾了这些法学精英的教育经历:是什么精神促使他们在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据理力争,惩戒战犯,为国为民努力工作的?

本次展览由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东吴大学上海校友会、苏州大学上海校友会主办。展览预计到3月中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