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爸爸不对,爸爸事事想护你周全,但实际上没有关心你内心的需求”。在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正枫心灵家园,涉罪未成年人小赵的父亲声泪俱下,对儿子诉说着内心的想法。
此前,小赵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宝山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正处于考验期的小赵和父亲参加了区检察院未检部门组织的亲职教育辅导活动。小赵和父亲的关系已经僵化,赵父怎么也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去伤害他人。让赵父感到措手不及的还有,小赵在自己的右臂纹了大片纹身。
赵父坦言:“我自己的父亲去世得早,所以我对孩子关怀备至,事事为他考虑周全,甚至设计好了他未来的路,可是我感觉他越来越疏离冷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泽华作为志愿者全程参与了这次心理辅导,谈话中她引导赵父挖掘孩子的优点。“有一次我在外地出差,他母亲突发疾病,儿子全程陪同母亲看病,有条不紊,他是个能干的好孩子。”赵父在叙述中豁然开朗,“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被一些所谓正确的执念推着往前走,事事想护孩子周全,却没有停下脚步去聆听孩子的需要。”赵父表示,在孩子的人生第一次触礁之后,他愿意改变自己,修整自己的认知,学着去支持、理解、认同,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谈话临近结束的时候,小赵主动提出要去掉右臂的纹身,这让赵父感动又惊喜。
这是宝山检察院未检部门以一对一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的亲职教育活动。2017年,共有15人次家长参加过这种形式的亲职教育活动。通过亲职教育活动,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了解并履行父母职责,提高教养水平,促进亲子关系和谐,从而有效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被害。
以调研作为基础,深挖涉罪背后的家庭因素
宝山检察院未检部门从该院2015年办理审查起诉的81名涉罪未成年人中随机抽取了50人,以他们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家庭情况为依据,分析其家庭因素,考察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教育失职的关联性,以及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6%的涉罪未成年人来自单亲或再婚家庭,56%的涉罪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直接管教和教育引导,家庭教养方式中50%为溺爱型、30%为放任型,60%的涉罪未成年人与父母缺少沟通交流,34%的涉罪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明显不服管教。根据这份调查结果,该院未检部门认为,亲职教育不可停留在偶尔组织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上,应当将其整体规划为系统规范的检察活动。
设置亲职教育流程,促进规范化建设
该院在检察工作中设置了亲职教育流程,在每个流程中设置规范化的文书,探索并确立了“六个一”的亲职教育方式。即签订一份承诺书: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前,要求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做出一份履行亲职的承诺书;发放一份《家长须知》:在附条件不起诉宣告后,送达一份介绍未成年人身心特征及父母与子女沟通方式的《家长须知》;签订一份考察协议: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的协议中,明确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在考察期应履行的亲职;观看一部视频: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组织家长观看一部警示案例视频;参加一次活动:组织开展亲子活动,使未成年人和父母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加了解,增进感情,融洽关系;参加一次教育课程:安排每位家长参加一次亲职教育课程,邀请心理、教育专家授课,帮助家长们认识到为人父母的职责、了解孩子的成长特征,学习与子女的沟通方式。
制定亲职教育方案,提高课程针对性
“小邵因为觉得父亲对他态度不好,心里很委屈。他这次涉罪,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也存在向成年人寻求关注的动机。我们这次打算邀请他的父亲过来面谈”,未检检察官桂燕萍在和心理咨询师电话讨论亲职教育的方案。一旦有未成年人涉罪,未检检察官会在详细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涉案原因之后,向家长发出通知,邀请家庭关系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参加“个性化”亲职教育辅导。针对家庭结构环境、文化观念的差异性,对各家庭进行分类指导。对有不同情况和需求的家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面谈活动结束后,小邵的家长对桂燕萍说:“谢谢你们,我和儿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谈心了,我真的感觉他长大了。”
打破资源壁垒,提升专业化水平
宝山检察院未检部门探索联合学校、社区开展亲职教育讲座,将检察机关已有的亲职教育板报、文件、视频等资源,共享给妇联、学校家长会、社区社工站等组织,使得亲职教育活动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起到区域内全面覆盖的效果。与此同时,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作为讲师,为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授课解惑之外,该院还注重提升检察人员的亲职教育水平,未检部门已有3名检察人员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