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疏堵结合 对症下药 处置建筑垃圾

来源:上观新闻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在收运源头用最严的审核监管来堵,在分拣处置末端用强有力的引导举措来疏,12月20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海针对建筑垃圾的“全生命周期规划”。

堵:违法情节严重直接吊证

近年被曝光的垃圾外运问题,凸显出垃圾收运市场急需整顿。明年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12月20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布了两项配套新规:《上海市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吊销程序规定》和《上海市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招投标管理办法》,从明年起,开始对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实施最严管控。

“屡教不改和严重违法违规的,都将被吊销运输许可证。”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辉表示,在一个自然月内,因未实行密闭或覆盖运输、超载运输建设工程垃圾、擅自处置建设工程垃圾或承运未取得处置证的建设工程垃圾等违法行为而被行政处罚3次以上的运输单位,将被吊销运输许可证;对于擅自处置数量巨大的建设工程垃圾、造成较大交通事故或环境事故、投诉举报集中、社会舆情反响强烈的运输单位,则将视为情节严重,实行“一票否决”,吊销运输许可证。

吊销运输许可证后,绿化市容部门将把行政处罚信息共享给相关部门。平时,相关部门也将把管辖权限内运输单位的相关行政处罚信息共享给绿化市容部门,作为吊销运输许可证的依据,让违法违规单位“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疏:四类建筑垃圾对症下药

严管建筑垃圾收运门槛后,上海的建筑垃圾将确保“内部循环”,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也无法减轻建筑垃圾对末端分拣处置环节的压力。《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关注到了这一点,首次以单章的形式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要求做了明确。

减轻建筑垃圾对末端分拣处置环节的压力,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为建筑垃圾寻找更多“出路”。“根据各类建筑垃圾,上海已经配置好了‘药方’。”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副处长陈一军介绍说,近年来,上海年均申报处置的建筑垃圾总量约有1亿吨,按照重量来划分,工程渣土约占九成以上;其次是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每年产生约700万吨,约占7%;此外还有泥浆和建筑废弃混凝土。

对于工程渣土,主要通过填平洼地、围海造地等方式消纳,近期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工程渣土消纳处置能力,建设启用南汇东滩N1库区外侧码头,形成3万吨/天的作业能力,机场三号围南侧形成1万吨/天的处理能力。

对于装修垃圾和拆房垃圾,主要通过分拣、粉碎制成骨料,用来填平洼地、修筑便道、绿地造景,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细分,加工成透水砖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奉贤柘林塘林带项目正在发挥作用,消纳上海西部区域及郊区需要应急处置的装修、拆房垃圾。

在此基础上,上海明确要到“十三五”期末形成750万吨/年的装修、拆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为此,要建设12座资源化利用设施。届时,上海装修、拆房垃圾,中心城区的由市属老港基地统筹处置;各郊区至少建设一座资源化利用设施,就近自行消纳。目前,浦东老港、曹路,以及松江、嘉定、闵行等地的相关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基本通过规划选址立项。此外,宝山、徐汇等地还有临时的装修、拆房垃圾分拣处置设施在运转,主要用来解决当地前期产生至今的存量建筑垃圾。

对于泥浆,上海正在研究通过源头就地干化和横沙岛区域围海造地等方式来消纳。对于建筑废弃混凝土,由于相关处置技术较为成熟,上海将加大资源化利用的力度。据透露,上海针对建筑废弃混凝土正在制定对应的回收利用办法,近期有望出台,将明确要求建设、施工单位按规定的范围、比例和质量来使用建筑废弃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