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在宝山区罗店镇内,就有着两位老民间艺人,他们平日里不爱打麻将、打牌,独爱在自己的小工作间内,创作一些手工艺品,而这些手艺有的已经被列为非物质保护遗产项目,有的或将成为绝唱。
朱玲宝:与彩灯的不解之缘
民间艺人朱玲宝是罗店彩灯的第二代传人。见到他时,他正在根据自己设计的花灯图纸,扎一盏六角花兰灯,“现在样子做好了,只要再给它外面穿一层衣裳,就算完成了。”
朱玲宝告诉记者,要做一盏花灯,不仅要花工夫,更要费心思。按照定下的尺寸排直钢丝,随后将钢丝拗成方、圆等形状,用胶布组装成型,再给花灯“穿”上漂亮的衣裳——“戴”浅色丝纺“帽”,“着”透光性好的浅色绸布“外衣”,“裤子”则是深色丝纺,再用亮闪闪的花边装饰轮廓,挂上摇曳的灯须和排须,最后在灯身上留下书法或贴上剪纸,一个花灯才算大功告成。
和其他地方的彩灯不同,罗店的彩灯花花绿绿,不免让人感到“乡气”。朱玲宝说,这是因为过去,彩灯主要用于祭祀和喜庆活动,因此色调一应要突出明显,不能像苏州的宫灯那样清新雅致。
谈起自己与花灯的不解之缘,朱玲宝回忆道,1983年,他在罗店镇举办的民间文艺年会上看了苏文华、王庆华两位老师傅的扎灯绝活,一下子就迷上了这门手艺。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看着跟着学,没过多久他就熟络了这门手艺的所有步骤。1998年,他在民间彩灯大赛中一举夺魁,制灯手艺远近闻名。随后,每到春节元宵或有喜庆盛事,来找他做彩灯的人络绎不绝。二十多年来,无数承载美好祝福的精巧彩灯从他手中诞生,其中有总长12米的双龙戏珠灯,还有世博灯等。
如今,一些在校教手工艺的老师、街坊邻居偶尔会来跟朱玲宝学学,他也常到各地去宣传这门技艺,但是让他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完全继承这门手艺。
张福成:罗店龙船制作唯一传人
和朱玲宝有着同样困扰的,还有罗店龙船制作的唯一传人张福成。“罗店龙船,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船的精美度和划手的表演技艺,因此可想而知,一艘龙船会有多么考究。”说起对龙船的第一印象,张福成的记忆回到了五十多年前。
1958年,罗店举办解放后第二次“龙船会”。正式表演这天,河边站满了围观的群众,龙船出现的那一刻,让张福成记忆犹新,“罗店龙船的船体昂首翘尾,船头上绑着一个小孩子做台角,充当梁祝、白蛇传里的人物;船上还有乐手,吹奏龙船音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龙船后来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
直到1993年,罗店的河道里已很久不见龙船。为了不让这门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失传,双双退休的张福成和二哥张福民经过几番商量,打算再造龙船。没有现成的书面资料,张福民全凭记忆,复原了龙船构造及造船工序。罗店龙船的船体昂首翘尾,船头有牌楼,船尾有艄亭,龙头龙尾亦须精心雕琢。其中,如何将船身用的木板烫得恰到好处,既呈弧度又不断裂,是一项“独门绝技”。“龙舟的船钉就是造船的重要一环,我们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位懂得打制特殊船钉的老铁匠,他也是最后一名懂得这门技艺的传人了。”另外,填补木板缝隙的“油灰”必须由麻丝、石灰、油灰等各种材料混合而成,其比例很难控制,兄弟两人多次实验才成功。
就这样日夜赶工三个月,一条长约6米,从头至尾装饰着牌楼、艄亭、令旗、双龙伞、木偶人、十八般武器和古代乐器的“青龙”完成了。第二年,“青龙”下水,阔别35年的罗店龙船名声大噪,张氏兄弟由此成为罗店龙船的“传人”。
然而,与众多民间艺术一样,无人传承成为罗店龙船最紧迫的问题,而且光一个人是造不了的,非要几个人默契配合才行。如今,张福成在家闲来无事时,会用各种种类的木头制作一个个仿真小龙船。即便比例从原来的16米缩小到16厘米,只是拿来赏玩,他也力求做到逼真,“真正的罗店龙船有它固定的排场,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