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站在上海第一高楼——位于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顶楼,也很难看得清楚对岸正在发生什么。然而,种种迹象显示,有着上海厚重历史的黄浦江畔,如今正在酝酿着新一轮金融乃至经济链变革。
据了解,这场沿着黄浦江的变革牵涉到位于浦西的黄浦、杨浦、虹口和宝山四区,覆盖范围从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到金融贸易,乃至旅游文化等领域,无所不包。
而根据四区不同的区位条件,变革过后,黄浦江畔也将形成新的滨水经济链,一场黄浦江新的融合和竞争,也将因此而风生水起。
新造金融集聚带
日前,随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弘毅投资等先后落户外滩,一个个金融新业态、新机构抢先入驻“撤二建一”后的新黄浦区。“一家机构,几十个员工,运作成百上千亿资产。”黄浦区区长周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黄浦区委书记徐逸波指出:“加速发展金融服务业,更加突出‘一带’(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核心地位,是新黄浦所要破解的首要问题。”
周伟对记者表示:“新黄浦区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中,以‘新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是‘龙头’。”
周伟坦陈,“撤二建一”后的新黄浦区,更加注重金融生态的发展。他说,外滩金融集聚带,除了金融机构落户之外,有外滩3号、18号等金融人才消费娱乐的场所,还有一个承担金融业俱乐部功能的外滩33号,以及金融人才公寓等等的配套。
“我们考察过世界所有的金融集聚区,都是金融业态和商业消费生态融合起来的。传统的金融集聚区,办公大楼林立,白天人流进来,晚上下班后人流出去,变成死城。实践证明,这种业态是金融机构不喜欢的。我们曾做过调研,90%以上的金融机构都愿意到外滩办公,正是看中了这里的综合环境和条件。”周伟说。
与此同时,虹口区区长吴清表示:“北外滩要为上海黄金地段的金融业繁荣,再添一把柴。”
相比小陆家嘴和老外滩偏重引入综合性、大型化金融机构,北外滩更青睐专业性、小型化金融机构,尤其是以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企业。为此,虹口区领导赴京与多家著名金融机构面对面沟通,积极推介北外滩的新定位。
对于虹口区而言,关注金融企业入驻北外滩后的发展环境,成为招商亮点。如今,以1933老场坊创意园为起点,一条沿河而筑的“音乐谷”正在谋划,以吸引音乐酒吧、咖啡馆、创意小店入驻,而往外白渡桥西扩的商业规划,也在抓紧落实中。
前不久,由上海市、虹口区和国泰君安、中海集团共同出资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已在北外滩正式挂牌,首期募集规模50亿元,将投向船舶、港口、航运服务等领域。区政府还设立了3亿元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第一年先投2亿元,以吸引更多优质金融资本集聚。
截至11月底,2011年全国共审批了5家公募基金,有2家花落北外滩。资料显示,今年已有35家金融机构落户北外滩,其中12家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2亿元,绝大部分是金融业的新面孔。
重现“水”的辉煌
黄浦江由淀山湖自西向东蜿蜒曲折穿过上海,在杨浦转了一个“U”形弯,也留下了杨树浦水厂、上海毛条厂、杨树浦电厂等为代表的一批百年工业遗存。
杨浦区滨江岸线长15.5公里,是中心城区最长的滨江岸线,随着上世纪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百年工业文明逐渐成为城市记忆和文化积淀,曾经的黄金岸线被大量工厂仓栈所“掩盖”,形成了“有江不见江”的尴尬局面。
重现“水”的辉煌,从传统工业向工业设计研发创意转变,是杨浦发展滨水经济带的主线。
杨浦区领导说,要与其他沿江区县形成错位发展,杨浦区必须对原有的滨江规划再深入、再优化,全面体现滨江集聚带的形态、产业、功能。
整个杨浦滨江区域将划分为三个部分:北段为军工路沿线,以现代工业制造和教育科研为主,形成产学研联合集聚;中段为复兴岛段,加强规划研究,使之成为上海市重要功能载体;南段为杨树浦路段,建设创意湾,成为国际商务、创意文化交流、时尚发布的体验休闲场所。
为了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型,杨浦滨江先后建设了渔人码头、世博秦皇岛路水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
“沿江开发与旧区改造必须统筹协调,杨浦区将建立一个市区联手、区企联手的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开发机制,推动老城区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杨浦区委书记陈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
“上海发展邮轮产业,建设邮轮母港,是推动消费升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也给宝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宝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雨如是说。
夏雨介绍,以宝山吴淞国际邮轮港为中心的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聚焦长江、黄浦江交汇处沿线的“四老”(老码头、老港区、老堆场、老厂房)的结构调整,整体推进滨江经济带转型发展,使拥有百年开埠历史的吴淞口成为上海海上门户新亮点。
截至目前,通过老码头功能转型,宝山已建成两个大型邮轮码头泊位,可同时停靠两艘10万吨级以上国际邮轮,通关能力达60.8万人次/年;老港区的定位转型,将30多年历史的集装箱码头转身为邮轮等服务性的综合型城市社区;老堆场和老厂房的嬗变,使历史悠久的钢渣堆场、老厂房分别成为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和创意产业园区。
合作与共荣
按经济学者沈晗耀的说法,黄浦、卢湾两区合并,将帮助上海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CBD(中央商务区),通过重新规划布局、政策调整、功能突破,产生新的生产力。
徐逸波认为,原卢湾、黄浦两区的产业结构极其相似。在金融服务、商业贸易等领域,彼此实力相当、功能相近,存在竞争大于合作和资源重复配置的现象。两区合并之后,便于统筹规划,减少协调成本,使两区的功能布局更优化,产业更协调发展,避免产业重构以及不必要的竞争。
“这种合并,并非单纯的区域扩展,而是功能性的突破,对上海中心城区滨水产业链的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徐逸波表示。
周伟则透露,“外滩金融集聚带”功能定位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重点吸引证券、基金、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融资服务等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为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
对于虹口区而言,到“十二五”期末,北外滩共有300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楼兴起,等于再造一个小陆家嘴。现在,虹口正在申请将北外滩提升为“航运服务及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旨在进一步扩大航运和金融服务业覆盖范围。
这也意味着,虹口北外滩金融服务业的崛起,加之黄浦区的“外滩金融集聚带”,以及陆家嘴,将形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角支撑。
而谈及宝山与虹口都在大力发展邮轮产业,如何避免同质竞争?夏雨直言不讳,这需要两区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他认为,虹口北外滩宜重点打造邮轮旅游核心功能区,宝山吴淞邮轮港将重点打造水上旅游平台整合运营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虹口区相关领导则表示,该区的产业定位瞄准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旅文体产业、低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五大产业,软硬件并举,将虹口打造成为像美国波士顿那样的航运金融集聚区。
通过邮轮经济带动腹地建设,调整功能的开发,是宝山发展滨水产业带的一大亮点。据悉,通过转变企业性质,宝山先后建设了安信商业广场、宝莲城商务区、上海国际钢铁物流商务区、万达生活广场等一批商业商务载体;通过企业转型,相继建成半岛1919、上海钢铁金融产业园、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等一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如今,宝山已完成和在建的服务业项目约52个,总投资约15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展望未来,夏雨表示,宝山将加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邮轮港配套服务设施,加大邮轮及配套服务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上港集团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上港十四区转型,形成各具特色、集聚发展、品牌鲜明的宝山滨水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