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学生圆梦出国留学路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3

一直以来,体教结合最大的瓶颈何在?家长们不愿子女投身体育的最大困扰又是什么?

出路。曹燕华说,过去许多小球员的家长目光并不长远,似乎一定要打进专业队、国家队,一定要拿到冠军才算成功。“乒乓球淘汰率很高,能进专业队的少之又少,如果照这样算来,进不了一线队的孩子都是‘废品’和‘次品’。”曹燕华快人快语,“但我们学校培养的绝不是残次品,即使进不了专业队,凭着乒乓这门一技之长,同样可以进入公安、海关、电信等热门领域,不少农村孩子还打着乒乓出国留学了。”

这番话在如今的曹燕华说来理直气壮。而就在两年前,她还曾忧虑,生怕自己没法向家长们交待。

两年来发生了什么?我们再度走进位于宝山区杨行镇的曹燕华乒乓球学校。

升学通道让本地生源爆棚

“现在我们在训的120名学生中,一大半是上海本地学生。”这是曹乒校副校长陈宝熙的开场白,而当初建校时这个数据是两成。即使两年前曹乒校十周年庆时,“乒乓沪漂族”还占据70%。

当年,即将上初中的曹斌最终放弃了专业打球这条路,作为上海人,“教练希望我一直打下去,但父母更希望我读书,不过未来考试能加分,我还可以在校队继续打球。”这是为人父母最现实的选择,谁都不愿自家孩子为了打球耽误学习,最终只能“瘸腿”走路。

因此,那些年,不只是曹乒,整个上海乒乓的后备人才库里,多的是“新上海人”。在这批孩子身上,承载着父辈宏大的梦想。可就当家长们砸了培训费下去,学校也好不容易挨到手下的苗子冒了头,但人才引进政策的收紧,险些让曹乒校困在瓶颈中无法突破。

但这些从两年前开始改观。2009年,曹乒校挂靠的宝山区杨泰小学改为杨泰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的学籍,让曹乒学生原本小学一毕业就无球可打的情况彻底消除。“原来有部分孩子小学已毕业,但还进不了一线队,属于两头不靠,只能被迫中断打球。”陈宝熙说,是杨泰学校九年一贯制的改革解决了曹乒校的第一道难关。

仅仅解决小学的出路问题,还不足以吸引思量周到的上海家长。而曹乒校自有后招,他们在杨泰学校开设了两个乒乓实验班,配备了学校最强的师资力量。上学期期末考试五个年级共15个科目中,乒乓实验班有12门科目的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

今年春天,曹乒又迎来喜讯,宝山区体育局、宝山区教育局、杨泰实验学校和曹乒四家联手与上大附中签订合作协议。“这几年上海教委一直在不断尝试体教结合的新思路,沈晓明副市长也想了很多办法,这次签约就是按照他的设计,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挂钩。”对于曹燕华而言,多年来的心病至此可以祛除一半。“乒乓球挂靠的上海交大和华东理工,每所大学下面挂靠三所高中,每所高中下面再挂三所初中,这样辐射下来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如此庞大的网络中必然能有我们孩子的位置。”她说,她现在能很放心地和家长交待,“你即使进不了专业队,当不了世界冠军,你还可以继续读书,有机会进非常好的高中和大学。”

曹乒办公室主任席睿信说:“以前,我们招的多是外地学生,通过与区重点中学共建二线队,解决外地生源的就学问题。但现在,本地乒乓球实验班已经超编了。”在家长们看来,既然学习能保证,不妨让孩子锻炼下身体,不要做个书呆子。

就在采访的当口,陈宝熙办公桌上的电话铃不断响起,都是外地生源来探口风,想要把孩子送来的。对此,陈宝熙只能婉言谢绝:“外地户口啊,真对不起,我们现在本地生源也已爆满了。”

金字招牌为毕业学生拓展出路

如果说曹燕华的名人效应曾在最初为曹乒校招徕生源,那么如今,曹乒的金字招牌则是国家队主力许昕。

许昕是徐州人,当初跟着汤志贤教练接受了曹乒的橄榄枝。曹燕华给了许昕高飞的空间,许昕则给曹乒贡献了意想不到的天地。

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许昕作为混双选手随队出征,虽没赢回多少荣誉,却带来一批意想不到的客人——施拉格乒乓球学校负责人。奥地利朋友找上门,要与曹乒谈份长期的双边合作意向。“因为我们听说许昕是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我们正希望培养出这样年轻的希望。”对方的理由很简单,条件却很诱人,每年暑期,对方都会提供一部分交流名额,让曹乒的孩子与奥地利的孩子易地训练。

许昕的活广告还做到了日本。日本新潟产业大学附中也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一年暑假造访曹乒。尽管只是同进、同出、同训、同吃,但暑假归国后的日本孩子,在全日本高中联盟中一举夺魁。他们让竞争对手跌破眼镜的同时,来曹乒“进修”的秘密也随着球队一道登上日本乒乓球杂志。

现在,日本好些国立大学都主动向曹乒要学生,希望能招收队员去他们大学俱乐部打球。“王凯和王舒都曾是农村的孩子,但从高中起就去了日本打球。现在,日本方面不仅按月给生活补贴,每年还为他们的父母提供两次免费探亲机会。”席睿信打趣说,这是真正的一人改变全家命运。

此外,新加坡、德国、瑞士的俱乐部或校园都有曹乒人的身影。“现在,如果再碰上孩子进不了一线队的情况,家长们要担心的不再是打不好球如何谋生的问题。而是怎样选择更好的出路,是进交大、华东理工、华东师大、华东政法,还是留学日本、新加坡、德国、奥地利,抑或找个公安、电信、邮电队打球。”如此甜蜜的选择,属于今日的曹乒。

【曹燕华乒乓球学校】

曹燕华乒乓球学校成立于1999年,位于宝山区杨行镇。学校成立之初,得到了宝山区政府、杨行镇政府以及杨泰小学的鼎力支持。镇政府投入巨资,兴建7000多平米的校舍,区教育基金拨款专门扶持学校,区体育局则帮忙解决教练员编制问题。

2001年,曹燕华又先后成立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和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并于次年与上海体育运动学校合作成立曹燕华俱乐部一线专业队。现在,曹乒已形成集“三线启蒙、二线提高、一线专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输送体系。

十多年的辛勤灌溉,换来今日硕果累累。迄今为止,曹乒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已获得包括世界杯团体冠军在内的国际比赛冠军24项、全国冠军30余项,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5名,向自己的专业队和其他省市专业队输送一线队员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