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翻飞,用葫芦丝、口琴、巴乌演奏革命歌曲……台下民众听得津津有味,气氛活跃。不要以为走进了戏院,其实这是宝山区友谊路社区(街道)理论宣讲团的活动现场。宣讲员郭鸿初一上台,先来了一段民族小英雄李克元英勇抗日的说书。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郭鸿初擅长文艺创作表演,他结合宣讲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快板、民族乐器演奏等形式娓娓道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包括郭鸿初在内的162名社区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五老”志愿宣讲团,改变纯理论宣讲的传统模式,面向社区老百姓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在社区近5万名党员群众中开展了近千场理论宣讲活动。
乐于听、听得进、记得牢
记者了解到,宣讲团根据每年重点工作和社区实际,制定出年度基层理论宣讲活动计划列表,比如去年宣讲的重点有: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十二五”规划、建党90周年回顾、讲身边党员感人事迹以及中央、市委、区委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
前期如何准备?具体怎么讲?侧重哪些方面?为此,理论宣讲团团长——71岁的顾维安动了不少脑筋。每次宣讲主题一确定,顾维安就组织骨干备课,多次与宣讲员深入36个居委会调查研究。他们首先听取居委会、社区居民的意见,了解大家对这个选题有什么要求,回答老百姓关心的疑问,同时重点从宝山及友谊路社区(街道)的实际出发,参阅相关资料,讲完后再收集听众们的反馈,加以改进。
“首先是准确,要符合文件的精神;再结合理论与实践、上情与下情、台上与台下。群众讲实在,不图说教,例如物价、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决不能用空道理代替实际,从而帮助居民正确领会和运用科学理论以及方针政策。”顾维安认为,贴近性不等于只讲“鸡毛蒜皮”,不讲“天文地理”,而是从实情出发,上下串讲,以下为主,使居民以小看大,以我看他,摆正位置,奋发有为。
听课对象包括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学生等,其中大部分是老年朋友,如能加深听众记忆,讲得生动活泼,效果才会好。“因此,我们不打官腔,使用群众语言,其实大道理的源头活水就在百姓中间。”
据介绍,宣讲成员摸索出了“四讲法”,即“分类讲”——针对不同听课对象,有重点、有区别地进行宣讲,增加实用性;结合社区民生发展、身边人讲身边事的“串联讲”;鼓励宣讲者与听讲者互动问答、共同探讨的“互动讲”;融入文艺表演形式的“弹唱讲”。这样一来,宣讲团采取讲座辅导、座谈讨论、文艺表演、音像网络传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紧密联系形势,分专题、定任务,分片划块地开展了基础类、专题类、热点类宣讲活动,使社区居民群众乐于听、听得进、记得牢。
“银龄人才”打造先锋队
据悉,这支活跃在友谊路社区(街道)的“银龄人才”,平均年龄约63岁,大部分刚从机关等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他们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还有来自宝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80%以上是共产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有清晰了解;关注时事政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较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大都曾在原单位从事过政治思想理论工作,是社区退休同志中的佼佼者。
就拿宝林三村中的30、31号姐妹楼来说,这一对楼组中有一个由7位居民组成、共同管理楼中事务的管委会,其中3名委员也是宣讲团成员。他们较好地发挥了宣讲员的模范作用,利用各自特长在姐妹楼组内开办了《报刊阅读窗》和楼组黑板报,经常开展理论宣讲。
宣讲团成员陆文瑜,家住宝钢一村,他针对一段时间内小区治安卫生状况有所下降、居民有怨言的情况,以“建设和谐小区”为主题进行宣讲,并以此建议强化小区自治管理。后来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达成共识,并采取物、技、人三者统一的方式,使小区治安卫生环境有效好转。
在6年持续实践中,这支颇具特色的宣讲团注重“把讲台交给观众、把话筒交给百姓、把镜头对准市民”,结合新形势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从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一点一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答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受大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