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开讲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式在线理论课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2017/10/15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各位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谈谈大学之道。”3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社科部的陈果老师像往常一样走上讲台,看了一眼手中的讲义,开始上她已讲了六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同的是,这一次她除了要面对在场的528位学生和25名助教,还要面对摄像机以及坐在电脑面前收看课程直播的数千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

 15日上午,由复旦大学牵头开设的“慕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讲“大学·人生”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开讲。来自复旦、北大、交大的四位人气教师施索华、张会峰、陈果、胡志辉先后亮相,面对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近5000名大学生开启了一轮针对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

 绝非为了赶新潮

 所谓慕课,即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指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所谓“混合式”是指其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学生可以在课程中获得数倍于传统授课方式的信息。称之为“大规模”是因为它打破了学校的界限,让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同时学习一门课程。而“开放式”则是指无论学习者的社会地位、收入或学术背景如何,该课程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参加课程学习。

 2013年5月,清华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合作,成为大陆地区首个加入慕课平台的高校。7月,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时签约慕课平台Coursera。此次思修课,就是复旦慕课的第一次开讲。

 “这种授课模式,在国外早有先例,”课程负责人、复旦大学社科部教授高国希说,“大家都很熟悉的网络公开课就是其中一种,但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仅仅是一种社会自我完善的课堂形式,而不是真正的课程。而在慕课里,师生之间能够面对面交流解惑,在网络的帮助下,学生又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性,获得的知识也更加丰富和凝练。”

 据高国希介绍,这门课程的教学分为在线进阶式学习和见面课学习两部分。在线学习计36课时,学生可自由在网络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参与实时评论、讨论和提问。为提高视频学习质量,学生每收看十几分钟,网页上就会跳出一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只有答对之后才能继续收看后面的内容。对于忘记收看视频的学生,系统也会不断发出催促通知。而见面课学习则计12课时,由大课堂直播互动和小组讨论组成,以弥补网络教学的固有弊端。

 “这不是一次玩花样、走形式的赶新潮,而是复旦整体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们为解决现存教学问题而做出的突破性尝试。”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颖说。

 学生能被真正卷入学习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宣讲式”授课,慕课带来的则是全新的“翻转课堂”,课堂内容以老师与同学间、同学与同学间的互动为主,而对知识的掌握则主要由学生自己在课下进行。

 “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王颖说,“我们的教学不应该为了教而教,而要思考我们教的是否是学生想要的。在慕课模式下,学生能够被真正卷入整个学习的过程,而老师也能够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陈果对这一点感触颇深:“我虽然教思想道德,但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每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心里都有数。道德上的ABCD谁都会选,所以我们不在课上谈晦涩的理论,而是用有血有肉的生活打动人。”“跟学生的真实生活有关,学生才能卷进来。”

 而之所以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复旦慕课的开山之作,也是“卷进来”计划里的一部分。“在国家课程目录中,思修课属于思政理论课,而在复旦则属于我们通识教育课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部分,”高国希说,“不同于经史子集,价值观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关系到他的灵魂和信仰。所以我们选择思修课,希望能够借此真正面对学生的困惑,探讨他们人生中的困难与坚守,与他们共同思考这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宗禾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