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贯彻落实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更深入普及落实科学人才观,今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高层次人才网和《组织人事报》联合举办了“建设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大家谈”征文活动,刊发宝山区委书记斯福民文章:打造人才动力引擎,助推宝山转型发展。
上海宝山,地处长江、黄浦江、蕴藻浜交汇处,是上海北部的水陆门户,具有滨江达海的地域优势。历史上的宝山群贤毕至、精英荟萃,先后迁入过私立中国公学、复旦公学、同济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梁启超、闻一多、陶行知、陈伯吹等贤人能士也都与宝山有缘。具有悠久人文历史、浓厚文化底蕴的宝山,一向有着识才、爱才、聚才、兴才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动力引擎,宝山正全力打造成为各类优秀人才“近悦远来、大有可为”的滨江人才集聚区。
聚焦转型发展需求,以人才优先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宝山结合传统重工业区实际,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进行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先后关停并转2500余家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劣势企业,占到全区企业总数的近三成,有效盘活近万亩土地,并将这些“存量”土地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高效、低碳产业。围绕转型发展对人才开发提出的更高要求,以人才优先抢占发展高点,让人才充分涌现,正成为宝山人才工作的最强音。
首先,创新理念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宝山区委、区政府不断创新和提升人才工作理念,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打造滨江人才高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工程,并立足区情实际,着重围绕适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高效、低碳产业积极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在工作机制上,为确保人才优先的科学理念能得到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及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和部署人才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运作机制,健全协调小组议事规则、内容和程序,调整充实协调小组成员,细化完善成员职责分工,切实发挥协调小组在重大问题决策、重点工作通报、重要政策审议等方面的作用;还要求基层各单位健全并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明确各单位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切实增强全区上下共同推进人才工作的合力。
其次,科学谋划布好局。宝山在谋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时,统筹谋划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配套出台了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并由全区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将规划分解成了754项工作条目,由相关分管区领导牵头逐项落实。“十二五”期间,宝山将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宝山的发展之源、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强区之基。围绕能够带动整体转型发展的滨江地区、吴淞地区、南大地区、大型社区、老镇旧区等五大重点地区,重点引进、培育一批从事航运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动漫衍生、软件信息等方面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一批以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制造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人才和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发展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等。
第三,加大扶持增活力。宝山着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平台,以政策优势助推人才优势,以政策高地支撑人才高地建设。如,出台了“调结构、促转型”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9”政策,每年安排3.5个亿的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不仅包括区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和核心产业也设置专项资金,为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人才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此外,还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政策体系,推动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等融资服务平台,强化风投和担保工作,努力解决人才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需求。目前,宝山小额贷款公司共有9家,开业总量位居全市首位,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5亿元。宝山被评为“全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绩显著地方政府”。
聚焦重点领域需求,多措并举在引才育才上实现新突破
宝山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区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领域需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大力集聚一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核心人才,努力培养一批重点领域、关键产业、重点学科的领军人才,形成引才、育才、聚才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首先,突出产业引导,引进集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宝山把建设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紧密结合,联动实施,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瞄准产业发展集聚人才,结合宝山产业发展导向,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人才专项开发计划,大力引进民用航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钢铁延伸等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如,宝山目前已建成了一批以上海国际钢铁业服务中心、宝莲城中央商务区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上海钢铁业服务中心已经列入上海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宝山将围绕打造上海钢铁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整体开发人才,以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宝山通过产业领军人才的大量集聚,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如,位于宝山大场的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成立短短三年间已经汇集了今日动画掌门人张天晓、著名青年作家郭敬明、刀刀狗的创作人慕容引刀等行业领军人才,带动了今日动画、千橡集团、天涯社区、磨铁图书、酷漫居、淘米动画以及日本南梦宫中国总部等领军企业的落户,形成了动漫原创、动漫出版、动漫游戏、动漫生活和动漫文化五大领域的产业集聚。
其次,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宝山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有针对性地培育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方面,宝山早在1991年就启动了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尖子的选拔培养工作,截至目前累计选拔了六批共240余名,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培训、管理和服务的机制和方法。今年,宝山还将开展区领军人才的选拔,重点命名表彰一批区域内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通过给予配套资助、项目扶持、组建工作室等举措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培养,并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推进区域特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建设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契机,宝山依托区内院校资源,针对邮轮旅游、港口作业、物流等不同行业需求,通过创建上海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加强相关人才培训;同时,通过举办邮轮经济与港口城市开发建设管理赴美培训班,与新加坡邮轮中心、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使邮轮人才开发理念和机制得到完善更新。又如,结合宝山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出台《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和经费上加强了对宝山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和关心。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努力加大对各类人才队伍的整体开发力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创建劳模工作室、组织区级首席技师评选等举措,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录大学生充实村(居)两委班子、开展村(居)书记、主任“排头兵”评选,壮大充实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线指导服务,切实丰富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经验等。
第三,依托产学研合作,广拓引才渠道。在加大招才育才力度的同时,宝山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制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宝山区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宝山区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力推动了我区产学研合作工作的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三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地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既鼓励和吸引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团队参与我区的科技创新活动,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企业科技人才。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余项,区产学研专项资金投入1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超过1亿元。产学研合作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作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的海隆石油工业集团,通过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联合高校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室等创新载体,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有效培养和提高了企业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和能力,使企业在石油管、涂料、涂层研发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升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公司钻具生产在国内排名第一,TC2000/3000专用涂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加工涂层管300万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聚焦人才服务需求,优化环境凝聚人才
对人才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宝山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都把营造和优化有利于人才生活工作发展的环境作为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力争为人才提供更优美的环境、更舒适的空间、更舒心的氛围,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安下心。
首先,打造幸福宜居的城区环境。宝山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新格局,积极营造宜居宜业并重的环境。毗邻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昔日堆放钢渣的原址上,现已建成开放水、陆域面积100余公顷、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此外,宝山还有面积达4.35平方公里的顾村公园,这是上海城市“绿肺”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上海外环绿带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同时,宝山还建成了全国首个以河口科技为主题的长江河口科技馆、可藏书80万册的宝山图书馆(新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等公益性场馆,星月国际商务广场、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等一批商业中心、服务网点相继建成开业。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引进新建华山医院北院等优质医疗机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这些高品质、高水平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和人文休闲环境打造,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其次,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安居才能乐业,宝山致力于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一是针对人才所想所需,制定了《宝山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宝山区关于资助重点人才工作项目的实施办法》、《宝山区进一步加强联系与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重点加强对引进、集聚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项目的资助,并从科研设备、经费等方面支持优秀人才承担科技项目,为他们出版专著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囊括领导联系走访、人才资助扶持等全方位的服务扶持举措。二是大力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依托区人才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实现人才服务进企业,并对高层次人才开设人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专人负责联系服务,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三是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关心人才的工作生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学术度假、疗休养、健康体检等制度,并结合人才的实际需要,通过采取建设人才公寓、给予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多种形式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分层次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难题。同时,积极挖掘区域内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多渠道解决优秀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健康保健等问题,力争使广大人才能在宝山安心干事业、做贡献。
第三,营造开放宽容的社会氛围。宝山一直积极营造海纳百川、开放宽容的社会氛围,以形成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通过依托广播、电视、网站、报纸等各种媒体,深入宣传中央及市、区有关科学人才观及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及时报道人才工作重大活动及先进典型,提升人才工作和人才政策的透明度,形成“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同时,抓住人才典型宣传往往更具有贴近性、说服力的特点,通过编辑《宝山区优秀人才风采录》,编发《上海宝山人才工作》期刊,将拔尖人才、青年尖子名单编入宝山地方史志等措施,加大对区内人才典型的宣传力度,用优秀基层人才的事迹感动人,用优秀创业人才的精神激励人,用优秀专业人才的成长教育人,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积极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努力使各类人才在滨江宝山工作安心、生活舒心、服务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