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出入口设置岗亭,安装栏杆、村内居民每人一张出入卡……村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在宝山区顾村镇胡庄村江宅新近施行。村长唐惠清称此举大大降低了当地的报案率,并通过此举或能发现在逃嫌犯。但村民吕先生认为,办理出入卡所缴纳的80元及停放车辆费用不合理。对此,唐惠清称,80元钱只是押金,可在居民离开村庄时退还。
村里要求缴费办出入卡
顾村镇江宅村位于共富新村西南侧,村北侧紧邻联谊路,村南侧紧靠蕴藻浜河,呈现东西走向。村庄附近有很多家工厂企业。记者赶往该村时,途经联谊路,发现不断有卡车从联谊路两侧的工厂企业中驶出。
数量众多的工厂企业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拖家带口,居住在附近的村落。而江宅村紧邻这些工厂企业,且村内也有多家企业,因此,该村成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量较大的村落。
近日,晚报114新闻热线接到反映称,相关部门在宝山区顾村镇江宅村各出入口设置了岗亭,要求村民每人缴纳80元钱换取一张出入卡。
反映此事的吕先生是一名外来人员,自称在沪10多年,全家人经营小生意,一直居住在江宅村。最近,村内在村出入口设置岗亭,并要求常住居民与外来租借人员一律缴纳80元钱,办理一张出入卡。吕先生认为,80元的出入卡让人难以接受,“我们在这里住了很多年,跟当地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突然要求收费,有些没道理。”
村庄三个出入口设岗亭
受地理形势影响,江宅村从东往西有三个出入口,均通向联谊路。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入口从东往西分设1、2、3号岗亭,岗亭边设置了栏杆,每个岗亭有两到三名保安执勤。
1号岗亭的两名保安介绍,他们刚刚到岗不久,分别来自附近的村庄。在2号岗亭门口有块黑板,提示村民尽快办理身份证卡;玻璃窗上还贴着一张告示,其中内容包括各种车辆的收费情况等。
2号岗亭在沈家宅桥东头。紧靠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道,一条水泥马路直通江宅村,不过,这条水泥马路如今设置了电子栏杆。水泥马路宽度超过了两个车道,马路西侧用黄线设置了一个个停车位,停车位上不时有车辆停放。
正在河边纳凉的一名村民向记者证实了缴80元钱办出入卡的情况。在路边一个院落,几名外来务工人员正在休息,他们向记者展示了两张出入卡。一张灰黑色、似车辆遥控器大小,为个人出入卡,卡上贴着一张纸张,上面写着出入卡主人的名字及所在村庄村名;另一张白色、似交通卡大小的出入卡,为车辆通行卡。他们向记者介绍,这些卡均为新近办理,每张卡收取押金80元,停车费另算。
附近有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名叫“顾村镇胡庄村江宅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大厅内,三四个窗口旁放着办理个人出入卡的铭牌,四名工作人员正在办公。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了吕先生所述情况。
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施
江宅村属顾村镇胡庄村委会管辖。该村村长唐惠清解释称,此举是新型村庄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举措,该举措曾在附近村庄试点,但相关措施方面并不够完善,而江宅村目前采取的措施则是相对较为严格,为上海首次采取的新型管理模式。
唐惠清村长介绍,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江宅村,如今,该村4000多人中,绝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工厂企业打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安的隐患,一直以来,该村报案率、犯罪率较高。在此背景下,适用于村庄的社区管理模式因此而生。该模式学习借鉴城市小区管理模式,也即是在村庄出入口设置治安岗亭,并安排保安24小时执勤,岗亭旁设车辆出入栏杆和电子感应器;同时,村内无论当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员,一律配备电子身份卡,携带该卡的村民在各出入口出入时,其个人信息均会通过电子感应器在岗亭内显示。
该模式从7月1日开始实施,7月1日前一周,由村委牵头、公安指导、5名本地村民代表和4名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共同参与的新举措开始实施,要求居民办理身份证卡。
80元制卡费用从何而来
对此,唐惠清介绍,村民所说的80元费用为电子身份卡的工本费,是代电子卡生产厂家收取。该费用仅作为押金用,村民或租客如果离开该村,可以到服务中心办理退卡手续,工作人员会将80元钱全部退还。
另外,车辆收费也是村民难以接受的情况之一,唐惠清称,该费用通过相关物价部门审批,“实际收费比审批费用已经降了很多。”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住户已同意了该项举措,只有部分住户无法接受,目前,他们正在做工作。而有关停车费用,唐惠清认为实际收费已是在物价部门批准的基础上打折后才收取的。
尽管社区管理模式在施行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在村长唐惠清看来,该举措对该村治安管理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从目前看,社区管理模式将大大有利于村庄的治安。”唐惠清称,住户办理身份卡时,个人身份证号等相关个人信息将被输入电脑,并通过网络与公安信息联通。“这里属于城郊结合部,外地来的一些人员或许存在犯罪嫌疑,以前,我们不知道,现在通过这个网络,个人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是在逃嫌犯,就隐藏不了了。”唐惠清说,施行一周以来,目前从警方反馈的信息看,报案率下降了6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