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邢终于工作了。看着这个已经“家里蹲”两三年的年轻人踏上了工作岗位,十八大代表、宝山区月浦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谭金凤舒了一口气,但随即又勒紧了神经:她手里还有300多个“嗷嗷待岗”的年轻人,年龄都在35岁以下。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约8万人,约占登记失业总人数的30%;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青年群体的总量约为2万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
谭金凤搞了30年的就业工作:这两年,忙着拉“宅男宅女”们上岗;10多年前,忙着跟企业打交道、拿岗位;17年前,忙着推公益性岗位,为下岗再就业人员解除思想负担……她告诉记者,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上海促进就业的政策重心变过三次:针对百万工人大下岗,开发公益岗位;建立市场化就业机制,为“4050”提供就业援助;现在,变成了针对年轻人的“启航计划”。
只要愿意走出来,就好办
谭金凤的感受与市人社局提供的数据一样,近两三年,“2030”就业难在月浦镇越来越明显。
“金融危机迫使很多企业减少了岗位,年轻人的就业环境不理想——但再难还能难过‘百万工人大下岗’那会儿?”谭金凤觉得,年轻人就业的最大难题不在岗位多少,而是缺少就业欲望。
“很多人情愿在家啃老。工作?只要没人催,他们就不想。”谭金凤遇到过的几个孩子都有个共同点: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成长经历中几乎没碰到过坎坷,他们的话语中很少涉及家庭责任感,也没有去工作的动力,甚至连家门都不愿出,“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年轻人走出去,然后,才去想办法让他们就业。”
今年6月初,月浦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成立了“启航计划领导小组”,带年轻人走出去,被放在了方案的第一位。谭金凤让年轻人走出去的办法是举办“专场招聘会”加“专场讲座”,并安排专业人士点拨,由就业援助员主动接近,引导“困”在家中的年轻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宅在家里毕竟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心理、社交好多方面是要出问题的。”谭金凤说,镇上马上要再办一所家长学校,让“启航”导师、专业机构来做家长们的心理工作,“只要年轻人愿意出来就好办了。我们有一批善于‘搭脉’的就业援助员,有一套岗位发现平台,就业网络很大。”
父辈缺岗位,子辈缺热情
谭金凤绞尽了脑汁,可从今年6月初到现在只推动了30个年轻人上岗。她有些看不明白:许多孩子学历不低,学习能力也不差,但就是因为吃不起苦,不愿意工作,“想想他们的父辈,那时找个工作有多难?”
回想起1995年,谭金凤告诉记者,那一年,《劳动法》出台,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就业模式,用工从“只进不出”变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当时的大型国企容纳劳动力最多,但效率低、包袱重,为把企业搞活,只好让大批人员下岗。
“当时从国企出来的人不少在厂里待了半辈子,旱涝保收,没练出什么技能;市场化的冲击让他们一下子掉了铁饭碗,很多人适应不过来。一些人原先是中层干部,一开始还会对工作挑挑拣拣。但后来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为了养家糊口拼了命地找工作。”谭金凤觉得,那个时候的工作很艰难,但看到同龄人的那股拼劲儿,再累也值。
她记得,为缓解下岗职工就业压力,政府在当时开发了“公益性四保岗位”,即保洁、保安、保绿、保养;很多培训机构也顺应形势陆续开了出来,不少人白天打工,晚上学习,后来凭着学到的技能重新找到了满意的岗位,“那段时间,只要我在办公室,就会有成批的人来要工作。我忙着做再就业人员的思想工作、忙着联系公益岗位、忙着找培训机构……忙得一刻不停,但看到大家重新就业,开心!”
跟企业的交情,派上了用场
除了缺少父辈的那股就业热情,现在的年轻人还常常因为“不会做人”而难以就业。谭金凤碰到许多年轻人,好不容易有了求职意愿,却过不了面试关。一些企业负责人告诉她:有的年轻人打扮得不够正气,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怎么说话……月浦镇因此建起了面试实训教室,请企业人事、培训中心老师到场模拟面试,给出个性化“修补”建议。
等到了岗位的年轻人有文凭,没技术。为此,谭金凤又开始到企业联系见习基地。幸运的是,只要就业工作有需要,谭金凤总能找到几家讲交情的企业出手帮忙。
这份交情起源于2000年。那时,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已经饱和,但还有大批劳动力急寻出路,市场化就业成了必然趋势。谭金凤当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放下架子”:“我们要上门跟企业讨岗位,说服他们尽量在镇上招工。”
谭金凤为此没少去工业园区。她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企业:有的很有社会责任感;有的摆出一副“不要烦我”的样子。谭金凤决定不再“空手”上门,她的见面礼是“政策”。“市场化运作就得遵循市场规律:企业要寻找低成本的劳动力,政府对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有很多政策补贴,用得好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而这些政策,大多数企业搞不清楚。”谭金凤说,她与企业的交情就是在一遍遍讲政策、用政策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