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顾村馨佳园在保障房基地推出固定“服务日”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5

地处宝山顾村镇馨佳园社区,作为申城六大近郊保障性住房基地之一,如何管好这个比市中心部分街道面积都大、人口都多的大型居住区?过去3年,“当家人”们不断探索,现在已渐渐从“孤岛”变成名副其实的“温馨家园”。顾村镇党委副书记陈继渭说,从最初一顿年夜饭难题,到现在的固定“服务日”,背后正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组团聚力。
保障房难题:年夜饭难吃
其实,这一切的起点和一顿年夜饭有关。
今年77岁的王秀珍,至今还记得从虹口搬来馨佳园的第一个春节,小区周边没有菜场、超市,甚至没有一家小吃店,离此地最近的菜场在10公里外的刘行,骑自行车至少半小时。
馨佳园的第一批居民是2009年4月正式入住的。他们基本来自杨浦、闸北、虹口、静安等中心城区。“2010年的大年夜,十七八个居民吵到居委会门口。春节了,他们买不到菜,吃不了年夜饭。”一居委负责人金凤芬说。之后,她把曾联系过的卜蜂莲花超市经理的名片翻了出来。最近的卜蜂莲花在杨行镇,开车约20分钟。“花了大半年时间沟通,超市的负责人起先有点‘嘎得得’(沪语,即不愿意),不愿在此设班车接送点,因为居民太少,利润抵不上发车的成本。后来好说歹说,居民多了,超市终于同意拉了条班车线过来。”保障房里的居民们终于能在大超市买到菜。
“还有不少居民反映卜蜂莲花东西少,价格贵。”金凤芬说,一块肥皂贵1角,一瓶洗洁精贵5角,这在不少人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小区里的这些从市中心动迁来、但收入低的居民来说,分量很重。于是,她又跑到1小时车程外的嘉定家乐福联系班车。“两个大超市都能买东西,居民们有个比较,第一次说了‘满意’。”
“服务日”打破工作常规
金凤芬这种个体行动,在2011年8月馨佳园居民区党总支成立后,特别是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来,开始找到了“组织”。“馨佳园社区目前仍处于边建边入住阶段,公共配套设施尚未同步到位,居民生活和相关服务不够便捷,与居民的期望相差很大。小区党员也有百余人,热心的志愿者也很多。”顾村镇党委副书记陈继渭说。党总支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居民的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摸,了解他们的普遍诉求。“调查后,我们又把3000多条诉求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报箱漏水等可以马上解决的小问题,另一类则是针对孤寡老人精神慰藉等深层次的需求。”
自此,一个从党总支到党支部、小区志愿者、楼组长等在内的金字塔式信息组织网络铺开。通过主动走访联系,困扰居民的一个个问题浮出水面,在顾村镇党委协调下,党总支把各类行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起来,设立“周一综合服务日”和“周二温馨服务日”。
首个“周一综合服务日”由居民区党支部、物业、保安、民警、开发商、职能部门、服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服务队在楼道巡查中,便接到一居委22号一楼的老王投诉。由于房屋沉降,他家门外的排粪管道高出地面,整幢楼的粪便全堵在他家的马桶里。物业来修了不下三、四次,可每次刚通完,过几天老问题又来了。“我们知道后,马上进行现场协商,最终,物业把王先生家厕所的地面全部撬开,一次性把问题给解决了。”金凤芬说。
“周二温馨服务日”的内容更多样、更贴近居民日常所需:上门为孤老打扫卫生,为残疾居民送饭。
联席会议解决“老大难”
两个服务日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被提交到党总支,甚至顾村镇政府的层面,通过物业、社区派出所、工商、城管等各类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尝试解决。
“今年3月份,有关部门在菊盛路开出约300平方米的场地,引入30余个摊位,设立临时菜场,随着入驻居民的逐渐增多,临时菜场的局限性日渐显现。”馨佳园居民区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周明龙说。
由于建标准化菜场需要区级层面部门协调,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们先后同宝山区发改委、工商等联系,几经周折,距离临时菜场数百米外的上海翼家菜场最近开门迎客。这家标准化菜场营业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引进各类摊位105家。临时菜场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下阶段,菜场还将进一步保证优质服务和低价销售,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对周边的马路菜场进行整治。像翼家菜场这样由联席会议制度解决的案例,还有馨佳园接驳地铁的社区巴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自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来,已收集居民各类诉求300余件,解决答复率达87%。居民区党组织和党员的诚挚关爱和贴心服务让居民倍感温暖,居民不仅送来了锦旗,更由衷表示“这里曾是‘孤岛’,现在则是名副其实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