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市贯彻落实市委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在市、区、街镇建立党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党建服务阵地继续下移,党建服务点延伸至居民区楼组楼道、农村宅基地等,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静安区彭浦镇龙馨嘉园,有个“3号楼”现象:底楼楼道的“僵尸”自行车被拖走,添置了沙发、椅子、茶几等家具,布置成了温馨的“公共客厅”。这里是居民区党组织建在楼道里的党建服务点,不仅公示着党员家庭的门牌号,还制订了站点党员学习、议事、走访、值日等制度。如今,这样的党建服务站从“3号楼”辐射开来,遍布小区6个楼组,楼组党建服务“一个点”,发展成“一条街”。
在上海,像龙馨嘉园这样的楼组党建服务点还有很多。近年来,本市贯彻落实市委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在市、区、街镇建立党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党建服务阵地继续下移,党建服务点延伸至居民区楼组楼道、农村宅基地等,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
阵地建在党员“家门口”
上汽集团退休职工孙海龙最近当上了奉贤区海湾镇世茂小区“党建微家”掌门人,在67号楼组跑上跑下,将写满联系方式的小卡片,发给楼道里的每户居民。67号楼底楼40平方米的公共区域也被重新布置一番,居民们走进楼道,就像进了家一样。
世茂小区67号楼道“党建微家”。
“党建微家”是奉贤区建在农宅、社区的党建服务阵地。“有了微家,无论是楼道党员和居民志愿者的活动,还是党支部活动,感觉更方便了。”孙海龙说,这是社区党员亮身份的“升级版”,党员活动多了一个阵地。闲暇之余,党员们在这里聚一聚,一起学习、议事、娱乐。党员和居民代表商议的楼道公约,编成了三字经,制成版画挂在楼道里。“整个楼道不仅没丢东西,还多了很多东西,居民们自发拿出手工艺品等装饰楼道,搬出书和杂志供大家阅读,邻里之间交流更多了。”说起这事,老孙很自豪。
近年来,由于党员人户分离、人口老龄化、常态化教育管理机制缺失等原因,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功能出现弱化。以奉贤区奉城镇塘外村为例,在党员群众的各类需求面前,仅有的一个村党建服务站显得捉襟见肘。而不少中心城区人口虽密集,居民区党建工作有活力但缺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一批建在居民、村民家门口的党建服务阵地应运而生。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闻喜路555弄居民区,曾诞生了14户“世博人家”,成为向海内外宾客展示社区文化、上海魅力的名片。世博会结束后,街道党工委传承世博党建的好方法,动员其中的党员在家门口换上了“党员之家”的牌子,向小区居民和楼组党员敞开大门,成了楼组居民党员议事、活动的阵地。在他们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亮明身份。如今已有200多名党员家门口挂上“党员家庭”的牌子,党小组活动原来只局限在党小组组长家,现在,党员们抢着“做东”,在“党员之家”轮流开展。
党员服务触角更灵敏
居村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在党员们看来,自从多了党建服务站,居村党组织有了更灵活的“耳”、“嘴”和“腿”,服务群众的触角更灵敏了。“百姓动嘴,党员跑腿”成了不少党建服务站的常态场景。党员们常到服务点坐一坐,和居民、村民议事,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
党员群众在居村党建服务站交流议事。
青浦区练塘镇泖甸村的虞阿婆向家门口的“党员家庭服务点”求助,她独自抚养的孙女上小学了,仅凭退休金度日,生活困难。服务点党员立即将此事告知村有关部门,为改善祖孙生活,村里为虞阿婆安排了清理垃圾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为她孙女申请低保,减轻两人的生活压力。
“有困难,找党员。”在不少居村楼组党建服务点,都亮出了这句平实的话语,这也成了党员对居民群众响亮的承诺。随着党建服务站向基层拓展延伸,党员服务零距离贴近实际需求,贴近基层群众。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根据辖区党员群众需求,探索实施服务清单管理模式,开展特色服务,形成了“一站点一特色”。庆源居民区党建服务站开出陈翠珍体育锻炼工作室,全年无休为老百姓服务;虹叶居民区党建服务站辟出虹叶书画室,党员群众进行书画交流、辅导等;瑞康居民区党建服务站的梁书记党建工作室,为区域内半岛湾、1930鑫鑫创意园的流动党员开展党建服务。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市已建立居村党建服务站2967个,全市还有1300多个建在楼组、宅基地的党建服务点,推动党建工作和服务全覆盖。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静安区芳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的两幢小高层各有72家房客。楼内的4部电梯“服役”20多年,经质监部门检测需换新。在更换老旧电梯的过程中,家门口的党员阵地和楼组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组织和党员们带领居民群众等攻破维修基金不足、足额缴费困难、底层家庭反对等难题,终于圆了“72家房客”的电梯梦。
“从前都是各家‘干好分内事’,如今变成大家‘参与社区事’。”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家门口的党建服务站、服务点通过党建引领的纽带,将社会治理的能量进一步激发出来。各党建服务站结合实际,遴选居民中有一定威望、热心党务工作和居民区工作的退休党员、在居民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物业和业委会成员等,搭建社区自治平台。
徐汇区凌云街道各居民区党建服务站依托梅陇三村“绿主妇”、梅陇五村“茶友沙龙”、梅陇九村“创意环保手工制作”等居民区自治团队,围绕小区生活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带动居民群众群策群力,协同治理。长宁区仙霞街道仙逸居民区党建服务站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工作等平台,借助多方力量,协同攻克老旧水管改造、老公房加装电梯等难题。
不少社区加强统筹协调,将区域单位、在职党员、群团组织等资源下沉服务站,调动外部力量为居民群众服务。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对接区域单位,31家区域化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在服务站提供35项公益服务,如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建筑管理学院立足松延服务站开展义务家教,松一幼儿园在长白新城服务站打造“叮当小屋”,丰富的活动项目深受家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