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在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大都市,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深入, 3700多个基层党建服务站点、接近12万个由“两新”组织建立的党支部、每年7800多项各区、街镇举行的党建服务活动,“大上海”精心打磨接地气的党建“小站点”,将党建这一“大命题”落于细微之处,以此凝聚党员群众。请听本台记者俞倩发来的报道:
坐落于闵行区吴泾镇共和村斗姆生产队的邻里服务中心,有300多平米,顶部是富有设计感的玻璃屋顶,采光极好,生产队队长王金宝特别自豪,这是上海第一个建在生产队的邻里服务中心:
【原来斗姆(生产队),总觉得这个地方很土。现在觉得到斗姆去也是一种享受,我们村里拆迁以后住在外面的,今天到哪里去了?今天到斗姆去看一看。】
这里的设施以及医疗、文体、党建等服务项目完全是对标区级社区邻里服务中心来做的。共和村党总支书记陈均徕说,这里如果租给物流企业,一年能有几十万收入,但是村民们表示,宁愿不要钱,也要有个体面活动的地方:
【我们执政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为老百姓服务,那么既然老百姓有这个想法,我们要满足这个需求。以一号里的这个标准,来建设我们活动中心的话,各方面比我们农村的一个宅地基上的村民活动室肯定会更好。】
“一号里”社区邻里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五年前正是在吴泾镇开始试点的,每个的服务半径是一公里以内的居民区,目前绝大部分社区都已覆盖到,现在则要将其根植入公共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吴泾镇党委书记杨其景说,基层党建就是要把这些以服务凝聚人心的 “小细胞”夯实:
【做这个党建工作非常核心就是把每个细胞把它做扎实,我们上传下达,了解社情民意,就能够做得比较通畅。我们党的公信力,在老百姓的心里大大提高。】
近年来,上海党建服务的趋势是持续向基层延伸,截至去年底,已建立居村党建服务站和建在楼组、宅基地等工作、生活单元的党建服务点3700多个。
如果说党建是为民服务的有力”支点“,那么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它就是引领创新制度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在静安的临汾街道,200多名机关干部、党员全部要定期走访和联系居民家庭,发现居住困难、因病致贫或是小区环境脏乱等问题,要通过手机上的街道信息管理系统上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景明说:
【生成一个工单,派给谁由他来总负责。这个处理要有痕迹,我们工单一般是设置两个礼拜,这两个礼拜里,你甚至连系统都没有登录,这个就超期了,自动显示红色,我们街道纪工委会每季度通报一次。】
临汾街道将社会治理直接嵌入政府信息管理办公系统,在上海是首创,杨景明说,对党员干部来说,这样的自我加压将成为常态:
【老百姓提的问题你把它解决了,有回应了。他觉得,哎呦,这个干部很把我反映的问题当回事。时间长了,我们党群干群关系,会更加密切。】
要让上海基层党建的脉搏跳动愈发有力,拓展 “两新”组织党建不可或缺,他们是党建的新领域和新空间。以静安区为例,所有的商务楼宇都组建了党建服务站点,以区域化党建的方式将辖区内200多家单位、企业网罗旗下。企业员工沈晓晴说,他们相近的几幢楼宇还建立了共同的微信公众号,专门组织公益活动:
【微社区里面我们有一个党员之家,欢迎我们的党员加入我们的志愿者。现在不是共享单车乱停放吗?志愿者看到自行车没有停放在规定的区域,那么能把自行车摆放整齐,这些活动都可以做的。】
据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最新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群众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的成效总体满意。
“有温度”的党建服务站点遍地开花,“有力度”的社会治理稳步推进,“有内容”的党建公益活动成为风尚,上海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在党建工作一线的静安区组织部副部长孙明丽深有感触,党建,对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就是在这些细的小的实的项目当中,党员体会到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底是怎么做的。才能引导他去把资源整合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整合到问题破解的方面。】
以上由东广记者俞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