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描绘“乐业上海”画卷

来源:青年报 2017/04/28 发布时间:2020-09-27 浏览量:11

0

孙一蕾

0

唐英

0

周琨

值此《乐业周刊》创刊一周年之际,记者寻访了周刊的老朋友:数位职业指导师、“乐业上海”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学员、“乐业故事”主人公,以及两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他们或是在上海充分就业,实现着自我价值;或是服务于求职者,帮助更多人走上工作岗位,都用自身行动诠释着“乐业”在上海的精神内核。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明玉君

孙一蕾

我要做触动人心的职业指导

孙一蕾是静安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过去一年来,在职业指导方面,我们的工作方法从把失业青年‘请上来’转变为我们自己‘走下去’,通过走进街道社区,和青年们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进而激发他们的求职愿望。”她说,“进行一对一访谈,并不简单。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谈,让更多人有所触动。因为我在过去的工作中,发现有些失业青年缺乏求职动力,他们并不想工作,更愿意宅在家里。应该有人来告诉他们如何求职以及相关的求职技巧。”虽然通过活动能够吸引大量求职者,但活动的受众还是有限,“因此我希望通过新的方式来拓展受众面,挖掘和帮助更多失业青年。”

同时,孙一蕾意识到很多求职者内心的需求、想法和观念需要通过面谈来了解,只有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辅导,才能真正地触动他们,而这也让她很有成就感。

谈及工作带来的收获,孙一蕾表示,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比如自己的孩子正值学龄,而因为自身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对于孩子读书的见解和其他家长有所不同,“在成绩之外,我很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所擅长的领域,并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行及时的规划和引导。”

对于未来,她说:“就业问题其实也是家庭问题,考虑到有些家长会干涉子女求职,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尝试开展家长指导。此外,希望通过个案分析,帮助更多求职者找到困惑的症结所在。”

■寄语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和同事们走进校园,播种职业的种子;我们走进社区,与几百名青年实践求职这件事儿。职业指导是把钥匙,为你开启职业之门,打开这扇门,你会发现:职业种类成千上百,职场如此精彩,场内喜怒哀乐百态,人生得以饱满。

求职者不畏惧不退缩+职业指导师不抛弃不放弃=遇见更好的职业未来。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孙一蕾

唐英

从就业指导工作中收获成就感

唐英是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的首席职业指导师,从数学教师转行职业指导、进入全新领域后的她,从刚入行的“压力山大”,到如今游刃有余、乐在其中。她感到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在收获满足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回首职业道路,唐英表示,伴随着职业指导工作的不断推进,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也在不断完善中。如今,工作内容更多元化,包括企业接待、岗位挖掘、安排招聘会等。此外,需要时刻保持与街、镇、村委的三方联动,并且需要走进企业、社区和高校,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服务工作。

同时,唐英感到自身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她说,“作为首席职业指导师,我们每年都需要进行考评,也就是做交流和总结。我感觉自己每年都在进步。除了沟通和表达能力比以前更强了,也意识到需要换位思考、揣摩求职者心理,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对于这些收获,唐英感慨道:“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要保持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也需要打造就业服务品牌。”而最让她感到高兴的就是求职者的笑容,“我们走访企业时,还会注意过去推荐到该企业就业的青年,当看到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会很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同时,她也坦言,由于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精通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自己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对此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全面的乐业服务。

■寄语

随着公共就业服务新品牌“乐业上海”于2016年的全新亮相和启航,《乐业周刊》与时俱进、将“触角”延伸至就业服务领域的四面八方,为打造新时期符合上海城市精神和区域服务特色的公共就业服务增色添彩。

作为曾经是《青年报》忠实读者的我,如今能为《乐业周刊》中的乐业故事作点评、并为周刊写寄语,我很荣幸,也很庆幸。庆幸的是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拉近了我们和求职者彼此的距离,让我们在职业指导工作上看到了更多希望。

值此《乐业周刊》一周年之际,祝福她也坚信她,今后的路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上海市就业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唐英

周琨

打造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

为服务更多企业,虹桥临空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自2011年成立以来,通过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共同交流、学习、培育和成长,为临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作为上海市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虹桥临空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先后开发了“精英讲堂”项目和“好讲师”培养计划,以及商务PPT制作等一系列深受白领欢迎和喜爱的培训项目,致力于将临空园区打造成为精英、白领“爱学习、乐分享、共成长”的乐园。

基地负责人周琨告诉记者,“虹桥人才特区企业精英讲堂”项目,主要包括精品课程、精英沙龙、高端论坛、企业互访等。如今该项目已经经过两轮资金注入,开设课程110余次,培训园区精英人才11000多人次。

从事高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园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来,周琨感受颇深。在她看来,基地面对的是众多入驻在临空园区的世界500强、地区总部型企业,要服务这些企业的人才培养,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度,掌握当下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跟各大企业负责人处在同一沟通频道。  

其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还需要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整合市场上先进的培训机构、培训讲师等资源,掌握先进的培训理念;另一方面整合政府的补贴培训政策,帮助企业实现“政企人才共育”。

今年年初,随着虹桥临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训者联盟的正式成立,在融合商务交流、政策扶持、个人提升、资源整合4大功能的同时,也标志着临空园区培训中心服务企业的功能再上台阶。

周琨告诉记者,未来基地将依托培训者联盟,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提升课程质量、强化人才培养,将临空园区打造成为集人才成长、启迪智慧、企业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服务园区人才高地建设。

■寄语

《乐业周刊》中有很多政府补贴培训的信息发布和报道,在为青年提供政策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搭建政府与青年之间的沟通平台。希望《乐业周刊》今后能发布些成功企业家的相关报道,或增加有关企业岗位实践经验的分享,相信会对青年发展很有帮助。

——周琨

陈阳琴

多样化培养技能人才

百联集团自2011年6月成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分层的职工专业技术培训,较好地发挥了高技能人才基地的技术引领作用。

回顾过去一年,百联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汇集集团内外优秀的专兼职教师,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

百联集团教培中心主任陈阳琴告诉记者,集团近年来完善了企业技能鉴定所的机构设置,加强人员配备,强化培训的过程监控。目前,百联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唯一指定培训机构——上海百联商贸进修学院已成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学质量和诚信等级A级机构。

办学过程中,学院综合发挥标准化和个性化的优势,尝试“1+X”的培训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对课程进行深化、拓展;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坚持学习与实践并重,加强项目开发与实训室建设的衔接,为学员搭建具有培训、鉴定和展示三位一体的商品陈列实训室,进一步强化培训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随着国家职业资格清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基地将探索一条既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又切实加强集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道路——以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开发为抓手,探索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据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基地将申请立项超市商品整理专项、商场安全营业专项等5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

陈阳琴告诉记者,在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百联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推进培养方式多样化,积极开展多级层次、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如营销策划大赛、软件开发技能大赛等。

此外,今年,基地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师资管理办法,加大内部讲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培训技能与素养。

从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来,陈阳琴越发体会到培养价值型员工的重要性,她认为,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把握三点:一是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二是技能培训必须紧贴企业当下的业务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三是坚持“诚信”、“质量”、“价值”,以诚信办学,为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创造价值。  

■寄语

愿《乐业周刊》越办越好,成为就业者喜爱的信息平台和心灵家园,让“乐业上海”深入人心。

——陈阳琴

王黎萍

我的目标是成为人力资源培训师

王黎萍是一名85后,通过朋友介绍,从去年3月开始参加“职场菁英堂”课程,对此,她直言收获颇丰。“讲师陶琳的讲解往往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在工作中非常实用。而且我希望也能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人力资源培训师。”

日前,王黎萍入职一家金融公司,并且如愿进入了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公司的绩效、考勤等工作。在工作中,她感到,其实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HR是员工和老板之间的润滑剂,需要上传下达,在维持公司秩序的同时,还要平衡员工的心态,帮助公司防范风险。  

在职场摸索了一段时间,她也有自己的乐业心得。“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于职场怀有许多憧憬,但往往有些不切实际。”对于求职,王黎萍认为关键在于要准确地认识自己,并脚踏实地进行人职匹配,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求职时,不要着急,宁缺毋滥,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公司,否则后期容易跳槽。而如果频繁多换工作,可能就会在职场上越发迷茫,既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如今,在人力资源领域发展的王黎萍正在参与相关培训课程,准备考取证书,“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的目标努力。”

■寄语

职场和校园环境不同,许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容易在工作中四处碰壁,产生低落情绪。而《乐业周刊》专注于就业服务领域,能全方位地为职场新鲜人答疑解惑。希望《乐业周刊》越办越好,为年轻人传递更多正能量。

——王黎萍

罗秀萍

树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奋斗

罗秀萍去年大学毕业后,踏上了漫长的求职路。正在她四处投简历未果时,街道所属的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向她推荐了“职立方——青年启航职业苗圃”项目。

对于项目,令罗秀萍印象最深的是职立方负责老师的中肯建议,她告诉记者,“记得刚参加项目时,有家律师事务所通过招聘网站上的资料找到我,要求我先实习一段时间,实习期合格后,再入职公司。”当时,她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很纠结。而职立方负责老师建议她,如果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考虑实习,但同时也要做好不被录用的预案。”  

此外,罗秀萍表示,“职立方”项目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的自我认知,以及对于职业发展的深入认识。

此后,在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的推荐下,小罗来到一家央企应聘,求职成功后,从事通信服务的招标代理工作,主要负责与业主沟通、撰写招标文件等。

“通过工作我发现,国企的工作环境并非许多人想象的节奏很慢、很悠闲。”罗秀萍说,“面试时公司就曾提及由于我在天津上过大学,比较适应北方气候,可能会被外派出差,果然,就职后就有了到北京分公司锻炼的机会。”虽然在北京工作期间,时不时需要加班,但她觉得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谈及未来,罗秀萍表示,目前工作接触的范围较少,主要在施工方面,希望未来能够接触到更多领域,“而且招、投标工作很有前景,关联到医疗、通信等领域,今后还要不断充实自己,考取招标师、工程师等证书。”

■寄语

坚定梦想,不忘初心,愿更多人能快乐就业,祝《乐业周刊》越办越好。

——罗秀萍